加拿大自上而下的垃圾重生之道,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加拿大自上而下的垃圾重生之道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撒泥池市,前阵子出现了一道与往日不同的风景,家家户户平日各色各样的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灰一绿两只塑料高桶——灰桶中的垃圾将照旧送至填埋场,绿桶则囊装了餐厨垃圾和花园植物垃圾,将运往其他地方积肥。这是作者所在的撒泥池市垃圾管理的一个历史新起点,标志着该市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处理正式启动。当地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两种分类,这对我国的城市管理有什么启示呢?

加拿大撒泥池市采用一灰一绿两种垃圾桶,灰桶中的垃圾送至填埋场,绿桶装餐厨垃圾和花园草木垃圾,用于堆肥。

撒泥池市居民使用蓝色塑料盒和塑料袋存放可回收再用的废品,称作“蓝盒子回收”。

去厨余让填埋场多用17年

笔者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撒泥池市,经过4年左右的酝酿协调,终于正式实行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了。餐厨垃圾单独分类并非撒泥池市的创举,这在很多国家的城市如美国旧金山、西雅图、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和多伦多等城市都已实施多年。BC省也有几座城市早两年就起步了,只是最近撒泥池市也赶了上来。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垃圾分类呢?不妨先从本地的垃圾场讲起。

撒泥池市所在的BC省省会维多利亚市,其唯一的垃圾填埋场叫“哈特兰”,面积3.29平方公里,供全市34万人口使用。哈特兰垃圾场离市区十几公里远,位于一片居民区的尾端空地。这里闻不到任何垃圾腐烂的味道,也见不到山包状的垃圾裸露。视野所及,是一大片如龟背一样画着横道竖道、规整得井井有条的土地。场内每片区域只要填满7米厚的垃圾,就会覆盖密封起来。

哈特兰对垃圾腐烂过程中的气味、空气质量、地面水、地下水、土质、有毒物质的渗透等等,都有一系列监测和环保措施。垃圾填满覆盖土层之后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栽植了树木;一旦垃圾场全部填满,这块土地将变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填埋场的周边,有沼气处理设施,还有引流储存雨水的清澈池塘。夏天塘内荷花亭亭,出污泥而不染。

然而,填埋场并不仅仅着力于填埋垃圾。填埋之前,还要再把最后一道关:尽量减少填埋量,并不放过任何可再利用的物品。填埋场入口处,设有分类严格的各种物品回收存放处,免费供居民交放;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的垃圾,比如灯泡、电池、油漆、汽油、机油、易燃液体、电子产品等,都有专门的分类回收,试图把垃圾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一个私人经营的垃圾倾倒场,上世纪70年代被本地政府买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大量投资,进行基础工程和环保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垃圾管理的全球典范之一,多次获得国际有关大奖。

但是,垃圾场总有一天会填满,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垃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消除垃圾。这里所倾倒的垃圾中,一半是家居的日常废物。据分析,其中厨余垃圾比重很高,占垃圾总量的30%。本来,这个填埋场到2035年将被填满,那意味着又有新的土地会被占用以存放垃圾。将玻璃瓶、铝罐、废纸、硬纸板等可回收物移出填埋场后,如果再能减除餐厨垃圾,则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可以增加17年。而且,餐厨垃圾中还蕴藏着价值不菲的财富,根据本地媒体报道,本地餐厨垃圾每年约3万吨,若用于积肥,可生产有机肥料1.7万吨。

垃圾车将灰桶里的垃圾运至填埋场

民意调查不可少

早在2010年,撒泥池市就开始考虑实行餐厨垃圾单独分类。然而,从当时到今天的全面实施,却花了数年时间。这一小小的举动看似简单,成本却相当高。从收集的基本设备、存放和积肥的土地,到人工运作,都要花钱,每一分钱都将分摊在居民身上,所以都要精打细算。

该市垃圾的管理费用,本来已经达到每年每户超过160加元(约806元人民币)了,增加餐厨垃圾的分类后,费用还将提高,政府必须考虑居民的经济负担,不能擅自为民做主,他们的责任只是为市民提供服务,身份不过是一个大管家,每一分钱的使用都要听取市民意见。

需要考量的细节很多。比如,多长时间收一次餐厨垃圾?多大的桶比较合适?超过正常量的垃圾,是否应当收取额外费用,收取多少?收垃圾时,是工作人员到每家后院取(这是要增加垃圾工人工时的),还是居民自己把垃圾放到路边?撒泥池市的家庭垃圾原来一直由政府人员收取,商业垃圾则由承包商负责,那么餐厨垃圾是政府直接雇人,还是承包给私人公司?

在参照早些年维多利亚地区其他两市试验性回收餐厨垃圾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春季,该市在两个生活小区开展了试验,小区内90%的家庭参与了这一行动。3个月后,市政府下发调查问卷,听取参与试验的583户人家的反馈意见。据此,市政府又做改进,然后再进一步安排回收细节。

起初,政府就收取垃圾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请市民将垃圾桶在收垃圾日自行放到路边,这样每户每年只需多交6加元的管理费;另一种是由垃圾工到每户后院的垃圾存放处取,这样,每户每年的费用将增加20加元。经过多方民意调查,政府最后遵从大多数居民的意见,选择了第一种做法。

哈特兰垃圾填埋场内每片区域只要填满7米厚的垃圾,就会被覆盖密封起来。

哈特兰垃圾填埋场的周边,设有沼气处理设施。

市政府的工作细致周到

更为关键的是,政府要在任何一项政令和法律实施前,提供详细的信息和咨询,而不是只着眼实施后的严格惩罚。在全面展开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之前的几个月里,市政府的工作尤其细致周到。

他们向居民详细解释餐厨垃圾的回收程序。首先告知大家什么是餐厨垃圾,即所有厨房食物加工后的剩余物质,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骨头、奶制品、肥油以及餐巾纸等一切可以腐烂的自然材料;然后解释存放方式:餐厨垃圾的存放分大小两个桶,小桶用于收集每日的残渣剩饭,小桶装满后再转放入大桶。发放垃圾桶的同时,居民还得到几个餐厨垃圾袋样品。这种袋子看上去像塑料袋,实际上可以和食物一起降解。

政府还建议居民把肉类和骨头类残渣先放入冰箱,等收垃圾日再拿出来放入大垃圾桶,以免造成臭味泛滥,特别是避免招来动物。要知道,这里喜欢垃圾的动物可不少,大至棕熊,小至老鼠,都在四处觅食。最常见的是浣熊,它是本事最大的偷食垃圾老手。夜深人静时,浣熊就来寻访各户的垃圾桶,一闻到食物味道,就将垃圾桶推翻在地,用爪子打开桶盖,把鱼刺、肉骨头全部翻出,舔食一顿后,留下一地狼藉扬长而去。居民为防浣熊,都要设法把垃圾桶固定住,把桶盖加栓扣死。

经过几年的酝酿、试验、咨询和推广,2014年春撒泥池市终于实施了这一行动。最初3个月实践下来之后发现,每天有6.5吨餐厨垃圾送去积肥,减少了37%的填埋垃圾,比预测的量还要多。

哈特兰垃圾填埋场附近引流储存雨水的清澈池塘。夏天塘内荷花亭亭,出污泥而不染。

“蓝盒子回收”使垃圾减四成

除了灰桶和绿桶,当地居民还使用一种蓝色的塑料盒子和塑料袋,存放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品,称作“蓝盒子回收”。这项计划早于1989年在一些市区开始引进,到2000年维多利亚市下属的13个市已经全部实行。

起初,蓝盒子只收玻璃瓶和易拉罐,蓝塑料袋则用来盛废纸,每两周收取一次。政府把收取这项垃圾的任务承包给了一家私人公司。此后,蓝盒子可回收的物品逐年增加,从硬纸盒、硬纸板,到包装商品的硬塑料,再到软饮料包装盒等。今年,蓝色塑料袋里还增加了纸杯回收。每增加一项回收物品,都是政府与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再生产企业等各方商议、落实的结果。

为落实蓝盒子计划,政府也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包括详尽解释操作步骤。比如,请居民把所有回收物品清洗干净后再放入蓝盒子,以保护收取人员的健康,也避免吸引动物。政府甚至还提醒居民,要把硬塑料盒放在份量较重的物品下压住,以防被风吹跑。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新移民初来乍到时对蓝盒子回收并不了解,难免错放物品。这时,收取人员会在蓝盒子上贴一张黄色纸条,告诉居民哪种物品不能回收。自蓝盒子回收计划实施以来,维多利亚市已经回收了20万吨可供循环利用的废料,为填埋场减少了超过40%的垃圾。

BC省是整个北美首先立法,建立软饮料包装盒和啤酒罐回收退款制度的地区。消费者购买软饮料果汁时,要多付几分钱的环保费;饮料喝完后,把空盒拿回商店,便能得到退款。1995年,撒泥池市有一家私营公司开办软饮料包装盒和酒瓶回收退款业务。不到20年,这家公司为填埋场减少了相当于面积像滑冰场一样大、高度如27层楼的垃圾量。

回收不仅减少了垃圾,还辅助了公益活动。比如,本地中小学生为筹措旅行经费,常到各家各户收集酒瓶、铝罐、饮料盒,拿到收购站兑换现金。一个几十人的小团队,齐心协力,一次总能筹到上千加元资金。这成为本地各种学校和社团最常用的筹款方式。邻里们接到孩子们为筹款捐献废品的请求,都乐意相助。捐献几个旧瓶子,既是支持孩子们的善举,又省了跑废品回收站之劳,何乐而不为?

哈特兰垃圾填埋场外,按照大小整齐排放的旧床垫。

公民参与的独特贡献

文明的时代,是每个公民参与的时代。任何社会做任何事,仅靠政府的力量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BC省,有无数的公民组织,在为减少垃圾做着各自独特的贡献。比如,衣服的再利用。这里有许多慈善组织专门负责收集旧衣服,定期打电话给每户居民询问有无衣物可捐,并到各个生活区上门收取,然后把居民的捐献转送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穷人。

再如回收图书。书籍可作为废纸处理,但那还是浪费。有很多贫穷地区需要图书,图书的再利用比作为废纸再生产更有价值。为此,本地有许多团体收集旧图书。除了二手书书店,还有为募捐举办的旧书义卖,更多的是直接把旧书捐献给低收入家庭、教育机构和贫穷国家。在我们的社区里,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一种一人多高的蓝色大铁箱子,写着“收集旧书”,专供居民随时把不需要的图书捐出来。

还有食品捐赠。许多家庭的食品都有剩余,吃不完、过期后直接扔掉,就是极大的浪费。本地超市内都设有食品捐献处,还有叫做“食品银行”的公益机构,大中小学每年两度组织“食品银行”捐献活动,专为穷人募捐食品,也便利居民把家中过剩的罐头或干货拿来捐献,减少浪费。

有人还倡议改变过节消费的观念。比如,圣诞节不购买塑料圣诞树,树立圣诞节送礼的新观念:送给亲人美好的回忆,而不是最终成为垃圾的礼品,比如全家一起照相、骑车、用本地食品做一餐美味佳肴等。如果购买礼物,包装上应使用可回收纸等等。

细心的人如果上网查看就会发现,可回收物品的单子很长很长,真正要送进填埋场的垃圾在不断减少。

垃圾填埋场外的电冰箱回收存放地

生产者担责垃圾处理

在努力回收的同时,加拿大也力主生产者担起处理垃圾的责任。每个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完成寿命后的再利用负责。BC省有20多个这样负责回收和环保的生产者非营利组织。有一个叫做“BC多种材料”(MMBC)的非营利机构,20年来,一直专注于推广和监督各个产业对自己产品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不断引导商家,提供各种有利于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推动建立制度性法律保障。在他们的推动下,从2014年起,BC省正式实施一项法律,每个厂家都要承担对自己所用包装材料的收集、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责任。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者,朝着生产无垃圾废料、无污染产品这个方向努力。商家对自己的产品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在BC省不乏其例。本地最大报纸《开拓者时报》就是一例典范。

这份报纸为自家做广告,用自己的产品向读者传播环保观念:“我们报纸使用的纸张,源于木纤维残渣、本省锯木厂的剩余边角料——这些废木料原是当作垃圾放入填埋场或是焚烧掉的;我们还使用质量很差、不能制作木材的原料,以及回收的废报纸和杂志做成的纸浆。我们的报纸如何能再利用呢?建议如下:一、折鸟笼,做手工;二、放入蓝色回收垃圾袋——这样可以用于生产新的纸张;三、积肥或用于园艺——在花园里使用这些报纸作为护根,可以有效控制野草生长;四、食用——本报使用的印刷油墨是可食用的菜籽油(注:加拿大官方食品指南里并无此建议)。”最后,报纸还特意使用大字体强调:我们为地球做了些好事。

专门回收图书的箱子

彻底无垃圾的时代可能离人们还很遥远,但改变观念,从减少垃圾做起,却是每个人现在就可以立即采取的行动。

◎廖晓英 撰文/摄影 (发自加拿大)

网编/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