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宋代起中国人就格外喜欢日本刀?中国刀真不行吗?

编者按:近期,冷兵器研究所通过《过日本刀收藏指南:中国造成了日本史上两个名刀匮乏期?》和《落后中国1000年的包钢制刃为何成日本刀主流?解密清代中日刀剑交流史》两篇文章,介绍明、清与民国中日刀剑影响交流史。其中有读者提出了这样的异议,你说包钢制刃落后大陆1000年,那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大量购买和喜爱日本刀的事情怎么解释?其实逻辑上说,一个商品的工艺是否落后,与其是否精美或受到热捧,没有直接关系的。否则怎么解释那些受到热捧的“古法、手工”网红店?而从刀剑专业角度上,为什么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喜欢日本刀了呢?真的是因为日本刀的制造技术远超中国了吗?

日本刀不论从外形还是锻造都来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自唐代起,日本遣唐使采购的中国刀的数量日渐减少,日本本土冶炼刀剑技术日趋成熟。到宋代日本刀开始被商贾带到中国来贩卖,在中国文献中日本刀这一称谓正式形成。元代中日刀剑交流也很频繁:元军东征日本,日本倭寇来袭,直接导致日本步战刀代表-打刀在室町时代末期形成。有明一代自不用说,仿制和引进日本刀贯穿明代始终,清代也有很多佩刀仿日本刀成型。

▲由上至下分别是绿营斩马刀、绿营长刃大刀、绿营双手带刀、绿营背刀、绿营窝刀-来自《皇朝礼器图示》)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以缴获日本刀为荣,缴获的日本军刀层层上交,对内有将军收藏,对外作为礼物赠与友军这些事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件外国的武器引起中国如此重视这在世界武器交流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而很显然,中国人对日本刀的喜爱是从宋代开始的。我们就来说说宋辽金中国中日刀剑发展脉络。宋(960-1279年),对应日本是平安时代(794-1195年)中晚期到镰仓时代(1185-1333年)中晚期。平安-镰仓时期的日本刀分期为古刀。镰仓及日本南北朝时代被称为太刀的黄金期。公元1596年日本庆长元年进入新刀期、新新刀期和现代刀期。

日本的古刀期大约600多年的时间(约990-1595年),对应中国的辽金宋元时期。也是日本刀存世量较多的时期。古刀期的日本刀,材料钢锻炼属于初期低-中温炉(吹子)时期。私人及零散商用小规模冶炼,产品为鉧铁和铣铁,依然需要刀匠拆分后使用。镰仓与以后的室町时期多用铣押法:成品率不如鉧押法,含杂质较多,但精心炼制的产物含碳高且不均匀,经过反复折叠锻打之后,碳的分布趋于均匀,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许多自然变化。这一点被认为是古刀的地铁与动态的丰富程度与自然变化,优于新刀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跨度长达600多年的古刀期实物标本检测中,我们看到当时的绝大多数制刃法普遍采取丸锻(一枚锻/无垢锻)及二枚锻法(就是一根钢条或两根钢条直接锻打)。这种锻刀法是在观察、使用进口中国及朝鲜刀成品过程中,不断实验配比得出的结果。如果我们结合奈良时期的上古刀的直刀来看,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一条发展主线,日本锻造和热处理控制刀弧度的技术正逐步成熟。伴随这条主线还有一个发展脉络,那就是刀从平安时期的朴素高雅发展到镰仓时代雄健华丽。形成此发展主线脉络的原因分别为:锻造技术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改变。上古-古刀期太刀刀姿的变化。

日本国宝金地螺钿毛拔形太刀(毛抜形太刀:茎兼柄)就是一把典型的太刀,当然这把刀的刀身相对来说还偏直,属于由直刀到弯刀的过渡期的作品。日本国宝:受蕨手刀影响的金地螺钿毛拔形太刀(平安时代)切刃造

日本国宝: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太刀-童子切安纲(平安时代)镐造就外形而言和我们后世见到的日本刀已经相差不大了。)

类似安纲弯曲(日本称之为反)太刀的出现,也伴随着镐造(镐造,最常见的日本刀造型。被认为是由切刃造进化而来)这一造型方式成为主流。平安-镰仓太刀的元幅(刀刃后段的宽度)宽,先幅(刀刃前段的宽度)窄,腰反(即刀身从较靠近柄部的位置就开始弯曲,在刀身中部弯曲的叫中反,前端弯曲的叫先反)特点十分明显,这种姿形的特点叫踏张姿。太刀的形象总的来说是又细又长,切先(刀锋)很小。刃长普遍在二尺五、六寸(75.8~78.8cm)为多。镰仓中期日本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其太刀开始变得相对宽厚,显得愈发雄壮。刀锋变得更短,称为猪首锋。华丽的刃纹开始流行。镰仓中晚期的太刀可以用豪壮雄大来形容,身幅变得更宽,元幅与先幅差距更小。这个时代短刀也开始出现。武家政权的兴起,对刀剑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由于后鸟羽天皇的重视并设立了御番锻冶制度,面向全国大力鼓励造刀业的发展。正治元年(1199年)他让位给土御门帝之后,越发沉迷于锻刀之术,在皇宫禁院中建设锻刀场所,偶尔还自己烧刃,促使日本各地的刀匠竞争、磨练技术,其结果是各地巨匠名工辈出。镰仓时代是日本锻刀业古今未曾有的盛况的时代。备前国国包平作。通称名物大包平。刀匠为包平,下图为因为是刃长三尺的大太刀,所以叫大包平。

我们说下同时期的中国刀。先来看材料钢,宋代中国刀的材料主要有灌钢法、百炼钢法炼制的钢材。。灌钢法在各种制钢技术中最为重要,自中国南北朝后以被广泛采用,其后又衍生出多种工艺形式。沈括(1031-1095年)《梦溪笔谈》中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意思是说,用含碳量低的熟铁条将含碳量高的生铁盘绕包起,外面用比较致密细腻的泥裹上,然后整体加以煅烧,煅烧时熟铁和生铁融化,二者的含碳量加以平均,这就形成了“团钢”,也称“灌钢”。这是文献记载中首次使用“团钢”和“灌钢”二词。这种方法,用封泥来隔绝空气,在煅烧的过程中,钢材中的碳不至于因为接触氧气而产生变化,使得工匠可以根据事先调配熟铁和生铁的比例,来精确控制产品中的碳含量。此外,有经验的工匠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封泥的成分,使封泥兼具给钢材脱硫脱硅的造渣作用,比宿铁法显然是有改进的。

百炼钢的工艺过程,最早也见于《梦溪笔谈》——“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制作百炼钢的原料是质地较好的熟铁(即所谓的精铁)而不是生铁。一般来说熟铁的含碳量偏低,为了得到制作刀剑的优质钢材,就要在反复锻炼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渗碳。宋代中国刀形制的发展与变化,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融合有关。针对到具体刀形:中原文化典型短柄刀的形制主要有环首直刀。环首直刀刃口偏直,刀头加宽,桃形刀镡,刃柄一体锻造,尾端大环。既可以单手使用也可供双手所持,类似的刀形上可追溯到西汉环首刀下可延续到明清。下图为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铁刀

江苏省镇江高资于1974年出土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环首直刀,实物经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对此刀金相鉴定后发现此刀采用比较成熟的夹钢技术。《文物》杂志1983年7月》这样描述此刀的材料:“这把铁刀由夹钢工艺制成的,它以熟铁作为本体钢。刃钢用4%的碳钢锻接。夹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本体钢和刃钢的锻接工艺要求很高。这把铁刀的金相组织表明它的本体钢和刃钢部分粘合情况良好,可见南宋时夹钢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咸淳六年铁刀是目前检测到的我国最早的夹钢制品。”下图为三枚夹钢示意图

和包钢相比较,夹钢成本低廉且容易修复,夹钢制刃取代多数包钢制刃的时代,目前推测应该在宋代前后。而骑兵作战的劈砍需要则造就了弯刀。刀锋尖锐的钢铁弯刀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的波斯,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也较早,不会晚于2世纪的东汉,历经唐代在宋、辽(916-1125年)得到大发展。下图为宋李公麟(1049-1106年)作《免胄图》,请注意跪服回纥首领所佩弯刀

金代(1115-1234年)加宽了刀幅是因为破甲的进一步的需要。出土的辽、金刀剑形制上,除十分厚重外,与后世明清雁翎、柳叶刀已经非常接近。下图为黑龙江省博藏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铁刀

为了对抗辽金西夏(1038-1227年)骑兵,宋代出现了弯曲的手刀。宋仁宗时期的《武经总要》中短柄刀只有一种,故此周纬(1884-1949年)《中国兵器史稿》说:“可见宋人之用短兵……,抑且不甚重刀,想因模仿外族短兵过甚之故,是以杂式短兵极多。”手刀的刃口弧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坚重有力,呈现厚重的前锐后斜的姿态,并带有刀镡,更适合劈砍。类似的刀形实物上可追朔到东晋(江苏镇江出土(见刘建国镇江东晋墓《文物资料丛刊8》1983年))下一直影响到明清。下图为东晋铁刀长77厘米

下图为《武经总要》前集中,器图部分里关于刀八色的配图中的手刀图

这个时期,目前国内鲜有宋代引进的平安-镰仓时代的日本古刀传世或出土。但是诸多的记载证明了宋代中日间存在刀剑的交流和贸易。我们来看欧阳修(1007-1072年)的《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日本方面的资料同样可以佐证,成书于镰仓初期的日本《宇治拾遗物语》:“以太刀十腰为质,则可自唐人(宋代中国人)借来六七千匹之物。” 《宋史.日本传》中也记载日本赠献宋室的方物就有日本制作的铁刀。很明显,从宋代开始,日本刀开始向中国输入,随着时代的推移,输入量愈来愈大,对中国刀的影响也与日俱增。那这是否说明,宋代中国刀剑质量和水平普遍低于日本了呢?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先确认一个明确的事实,宋军并没有采取日本刀的形制作为制式武器。

从军事角度:1、就锻造和实战性而言宋刀并不弱于同时期日本刀。从锻造工艺角度而言,宋代有延续前朝的包钢制刃和改进的夹钢制刃,已经足以锻造足够实用的刀剑,而同期日本的丸锻和二枚锻法比起三枚夹钢法制刃法来说没什么优势,不可能使日本刀在性能上远超越宋代中国刀。2、宋代中国刀普遍不如日本刀精美,这个是有其必然性。日本刀属于武士私产,代代相传,自然舍得花钱装饰良刃。3、不仅如此,日本刀刃和装是两个概念。一把良刃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外装,实战刀装、保存刀装和仪仗刀装可能同时存在。其中仪仗刀装极尽华美,实战、保存刀装朴实耐用。而中国在和平时期,少有人舍得花大价钱去打造宝刀,军队制式装备从压缩实战成本的角度考虑,基本上不太讲究外观。在唐代以后,中国刃与刀装多采取尾铆结构,刀装与刀条固定为一体,刀装要么是朴素要么是奢华。奢华一定是少数,所以外装美观的中国宋刀存世量相对较少。下图为镰仓时代兵库锁太刀侟

再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宋刀没有受日本刀形制太大的影响?理由有如下几点:

1、日本刀制造与维护成本过高,不适合中国军队大量列装。宋代兵源冗杂,数以百万计,兵士武器由国家配发,兵器使用粗放,很难做到认真保养。如果配备进口良刃,武备维护修缮成本过高。要知道,欧阳修《日本刀歌》中那把装饰精美、锋可切玉价值百金的日本刀,是好事者用来禳妖辟邪并不用于实战。这么贵的刀,你认为主人会舍得用起实战?下图为宋武经总要中的云梯可见宋代军士手中的手刀

2、日本刀不适合当时的中国战场环境。宋元辽金战场,各方防护装备发展均超过同时期的日本。以辽金元代甲胄的坚实程度,使用日本刀来破甲,还真不如用厚重的宋刀及用重力砸击的鞭锏骨朵类的钝兵器打击来得实在。3、用刀技法上看论单兵素质,单个宋代军士是和单独镰仓武士用刀对决恐难以取胜。但是战场胜利并不是靠个人武艺娴熟,靠的是训练有素战阵的组织协调。并且宋代开始出现火器,更降低了日本刀的使用价值。下图为全身着甲持环首直刀的宋代武士(四川彭山县江口镇石龙村虞公著夫妇合葬幕棺饰画 南宋

我们谈了宋代日本刀对中国的交流,那么中国刀对日本刀就没有影响吗?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无疑是最有杀伤力的军种。早在2-3世纪,蒙古马就经朝鲜半岛引种至日本,在南信(长野县)木曾山区之中培育繁衍。从平安时代到日本战国时代木曾马就是武士的主要坐骑。直刀适合徒步作战、劈砍性能尤为突出,而后产生弯曲的太刀,主要原因便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直刀时代不同,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弯曲的太刀和弓箭是在马上战斗力最强劲的武器。(马鞍、马镫等马具是在飞鸟-奈良时代由唐代传入,此后日本的战场逐渐开始才有骑兵的出现)为了取得更大的成果,日本刀在每次战斗后都必须不断改良,才有了今天的形状。下图为始于镰仓时代的日本骑射流镝马中武士带太刀

日本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资源较为匮乏,日本人普遍缺乏战略格局和战略思想。正因如此,他们总会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发展到极致,作为普通的日本刀和普通的中国刀来对比,日本刀无疑是胜出一筹。这是两国刀剑思路所决定的,日本人考虑的是精致,而中国人考虑的是量产。而抛开武器范畴不说,仅就艺术品这范畴而论,作为普通人会选择哪种,这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