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迷惑行为”的中国变异
“迷惑行为大赏”又成了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一股亚文化现象。
微博上,以“迷惑行為大賞”为代表的搞笑类博主每天梳理一大批“黑人问号脸”的“沙雕事件”,满足网友的搞笑或猎奇心理。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
“迷惑行为”这样一个日语中充满着含蓄、内敛意味的词汇到了中国互联网世界逐渐变异,反而成为了某种情绪宣泄式的狂欢。
一
日式含蓄的缩影
“迷惑行为”这个词充满了日本式的含蓄,以及不麻烦他人的情绪。
“迷惑行为”原本的意思指的是,那些会给人带来麻烦、困扰的行为(比如地铁上横躺着睡觉/图书馆里大声喧哗)。
日本是个害怕麻烦人的社会,也是一个含蓄的社会,用词往往内敛、委婉。甚至常给人含糊其辞的意味。
著名的“今晚月色真美”就是最佳案例。这个典故来自于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在学校当英文老师的时给学生出的一篇短文翻译。
当时要把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时男主角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学生直译成“我爱你”。但夏目漱石说,日本人不会这样说的,应当更婉转含蓄。学生反问后,夏目漱石回答,“月が绮丽ですね(今晚月色真美)”就够了。
当女主答应男主的告白时,也只需要用“风也温柔”回答即可。
回到“迷惑”这个词,日语中的“迷惑”其实包含的意思是:麻烦、困扰。
在形容他人给自己带来麻烦和困扰时,往往不会直接用这些词,而是采用“迷惑”。
比如说在中国“严禁XX”的指示牌,到了日本往往表述手法相当委婉,变成了“神奈川県迷惑行為防止条例”。
“迷惑行為防止”,基本等同于一个非常正式的书面用语。
不过,在日本互联网世界,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迷惑行为大赏”。这种“迷惑行为大赏”和中文互联网世界那种“热幽默”的意味有着巨大差异。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著名的资讯网站livedoor上的“迷惑行為”板块。
这个板块其实更多是有关给他人制造麻烦的社会新闻汇总。
我们可以看看6月17日更新的两条新闻。
第一条是,三重县松阪市商业街出没了所谓的“正论叔叔”。精神科医生指出,这种人的行动是由强烈支配欲望和孤独造成的。特别有支配欲望的官员退休后很容易发生。
第二条是,由于狂热的粉丝应援活动,导致人气组合Hey!Say!JUMP中止了2019年内圆形竞技场的巡演。在各种各样的艺人和偶像的支援的场合,都有这样破坏礼仪的麻烦爱好者。
这种新闻其实比较类似于“江西五套都市现场”这类城市鸡毛蒜皮小事的社会新闻集锦。这类社会新闻存在的价值在于消磨时间,通过欣赏这些颇为愚蠢的新闻吐槽生活、放松心情。
总结来看,“迷惑行为”的用法在日语之中相当“性冷淡”。
它更多用于书面的禁止,在新闻事件之中则表达了对添麻烦的厌恶感,仅仅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新闻之中,才包含那么一丝丝冷幽默的意味。
二
中文世界的狂欢
“迷惑行为”这个词流传到中国之后,迅速从过去的“性冷淡”变成了“热狂欢”。
在中文互联网世界,“迷惑行为”成了和土味、沙雕对等的词汇。大多数国内网友把迷惑行为理解为指那些很迷(让人琢磨不透,很奇葩)的事。
公众号“字媒体”甚至还制作过一个有关迷惑行为的释疑图片。
这个“黑人问号脸”的使用非常精髓。基本能够概括“迷惑行为”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的全部意义。
那么“迷惑行为”这个词究竟是如何在国内出现并变异的?
我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翻阅了和“迷惑行为”这个词有关的20页内容发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日本新华侨报网上一篇名为《日本电车上的15大"迷惑"行为》的文章,当时“迷惑行为”的用法还是日文原意用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吐槽“旁若无人,大声说话”、“从耳塞中露出来的音乐声”、“手机电话铃声、通话”等不文明行为。
但是在2019年3月之后,“迷惑行为”这个词才真正火遍中文互联网世界。而且用法逐渐变异成了沙雕、土味。
“迷惑行为”这个词被带火可能和微博土味博主“迷惑行為大賞”等一批搞笑类博主有关。
“迷惑行為大賞”这个账号在今年2月之后注册诞生,不断发布各式各样的奇葩内容,整日引发网友一连串“哈哈哈哈哈哈”的评论转发。
“迷惑行為大賞”典型的内容风格便是土味、沙雕现象的发布或搬运。配合着一连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制造热幽默的氛围,极度追求感官刺激。
此后,一批研究“迷惑行为”的文章出现。不断强化“迷惑行为”的中国式语义。
我梳理了下这小半年来以“迷惑行为”为标题关键词的文章,发现“迷惑行为”这几个字的用法几乎和“沙雕”、“土味”异曲同工。
《“迷惑行为”刷屏抖音和朋友圈,人类为什么热衷迷惑行为?》
《垃圾分类迷惑行为大赏:你是什么垃圾?》
《90后抗秃迷惑行为大赏》
《让人满头问号的迷惑行为,已经成了沙雕网友新的快乐源泉》
青年亚文化媒体VICE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有关“迷惑行为”的专栏,专门整理全世界各地无厘头的新闻。
可以说,“迷惑行为”这个日语词汇,最终在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最终实现了彻底变异。甚至成了一种游戏化的表示。
这种变异当然也引发了一部分专业日语学生的不满。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如何看待“迷惑行为”一词的流行?》
日语专业的学生表示称:非常痛恨这种直接把日语词不翻译就拿过来用的行为。
但事实上,语言的变异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现象。
维特根斯坦此前提出过一个名为“语言游戏”的概念,按照他的解释:
存在于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正在进行的语言活动当中,如同日常生活中其他游戏活动一 般,遵照与生活相关的规则,在不同的平面上移动或活动一些对象,并从中创造娱乐的气氛。
也就是说,语言的使用其实是不规则的,往往会因为“创造娱乐的气氛”最终呈现出别的使用方式。
三
“语言游戏”的变异
之所以会出现一个词汇在两个国家出现了两套用法这种情况,还是和中日两国互联网世界的差异有很大关系。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解释:
特定语言中出现的语言游戏就是人们社会生活形式的表现。在这种表现形式之下,语言游戏促使人们把语言研究立足于语言使用过程。“语言游戏”包含生活中的一切语言活动,是生活的一部分。
中文互联网世界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解构式的无意义狂欢,一个表达形式的日趋激烈。
任何严肃的事件到了中文互联网世界,往往都可以因为宣泄生活压力,变成搞笑式的表述。李彦宏的被泼水这一事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迷惑行为”这样一个原本严肃的词汇,变成一个颇具“沙雕”意味的词汇,其实也是“被泼水”的一种表现。
表达形式的日趋激烈更是人们在长期感官刺激下追求更大刺激的一种结果。
翻转电台在《词义弱化和世界丧失》这一期节目之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中文互联网世界正在面临着“词义弱化”这种语言通货膨胀危机。
按照这个节目中的说法,我们使用原本词语的词义已经不足以描述我们要表达的想法了,所以在原本词语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或者再造的方式形成新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的想法。
比如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发明这个词用在iPhone上都稍显过分,然而现在可以用在任何新款手机的宣传词中;
再比如某件事是某个圈子中的“革新”,甚至“革命”,“进化”,这种本身词义程度很强的词,它的描述价值不断缩水,就好像货币贬值一样。
现在的互联网的中文环境中,大量使用顶格表达,用最极端程度的词语很宽泛地表达人们的一切想法。这里面包含着情感性表达的纵欲,专业词汇的退化,语气词口头禅的通俗化肮脏化。
日语词汇本来可能是保值增值的,“迷惑”指得是“麻烦困扰”,“痴汉”指得是“色狼”,“今夜月色真美”是“我爱你”。
但是到了中文互联网世界,这种通货膨胀使得原本词汇含金量下降了,人们不得不采用更浮夸的词汇或行为去维持原有的语言价值。
“迷惑行为”最终也因此沦落成了我们的沙雕行为艺术。
文|吴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