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科学机构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评价是“至少跟同类传统食品一样安全”,或者说“其食用风险并不比传统食品更大”。
事实上,如果我们考虑其某些特性及监管因素,会发现转基因食品甚至比“传统食品”更安全:抗虫转基因技术减少了农药残留,显然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接受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层层检测,大大减少了食品生产中的不规范行为,这也提高了其安全性。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传统育种种出来的玉米,经常被玉米螟虫啃食,而被咬过的玉米在下雨后,很容易发生霉变,从而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素以及致畸的伏马毒素。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氯化钾的5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转基因抗虫玉米能够防止被虫咬,也就减少了发霉带来的致癌问题。
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相比,转基因育种更为精准、过程更可控、性状可预期。杂交育种可能一次导入的就是上千上万个基因,形成数以百万计的基因组合;辐射诱变育种一次可能导致成百上千个基因突变,既有我们需要的突变,也有我们不需要的突变。转基因育种一次只转入一个或几个基因,转入的是什么基因,插入的位置在哪,后代是什么情况,清清楚楚。
也有人说,“杂交育种只是同种植物之间的交流,而转基因植物导入的是跨物种的外源基因,更危险”。实际上,如果它们成为食物进入人体,人的消化系统根本不会管这些基因从哪来,都“一视同仁”地进行消化。
需要提及的是,“纯天然”或“自然食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毕竟人类的食物都是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的育种、选择而来的,但即使是人类上千年“挑”出来的食品,也不一定是安全的。很多人爱吃蕨根粉,蕨根粉源自蕨菜,蕨菜也是南方人很爱吃的一道野菜,但蕨菜中的原蕨苷具有致癌性;烧烤、腌制食品会增加致癌风险。所以,并不是祖先“吃了上千年”的是就是安全的。
本文内容来自《思维上的困惑: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
附录:
盘点国际上权威组织对转基因的态度
来源:人民网
链接:https://yuqing.people.com.cn/GB/n1/2019/0409/c422584-31020724.html?from=groupmessage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国际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扩展至2017年的1.898亿公顷,增长了约112倍,超过全球耕地总面积的12%。全球六大洲的67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转基因作物种植或进口。
与此同时,转基因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相关争论不绝于耳,众说纷纭。为进一步促进公众科学认识、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国际权威组织也先后就转基因问题进行表态。
世界卫生组织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安全性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此外,在此类食品获得批准的国家,民众对这些食品的消费未显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欧盟委员会
根据500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历时25年开展的130多个科研项目,得出结论:“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更有风险。
毒理学学会
科学分析表明,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过程不大可能导致任何连毒理学家都不能预知的其他危害。对消费者而言,现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水平看来与传统食品的安全水平相当。
国际科学理事会
现有的转基因作物以及由其制成的食品,已被判定可以安全食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被认为是合理适当的。
英国皇家学会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转基因农作物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食用转基因农作物是安全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
历时2年研究、分析30年来900项基因工程技术研究资料后认为,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表明目前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与传统方法培育的作物之间在健康风险方面存在差异,没有发现任何疾病与食用转基因食品之间存在关联,没有发现确定性因果关系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会造成环境问题。
巴西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墨西哥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第三世界科学院
发表《转基因植物与世界》,认为“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更有营养、储存更稳定的食品,给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带来惠益。”
美国科学促进会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是安全的。为在美国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每一种新的转基因农作物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分析和测试。有时会有人声称,给动物喂养转基因食品导致了从消化紊乱到不育、肿瘤和早死等异常。尽管此类说法通常都很耸人听闻,获得媒体的大量关注,但没有一个能经得起严格的科学审查。
(责编:王堃、章翔)
专家解读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人民网
链接:
https://yuqing.people.com.cn/n1/2019/0419/c422584-31039460.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据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9年2月26日完成了对Calyxt公司转基因高油酸大豆FAD2KO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公布了其安全性和营养评价报告的相关信息。该转基因大豆具有高油酸和低亚油酸的特点。根据Calyxt公司提交的材料,FDA认为该转基因大豆的成分、安全性及其他参数与目前市场同类产品无实质性差异,其上市不再需要FDA的审查或批准但仍需获得美国环保局(EPA)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许可。
近几年,“转基因”相关舆情热度在网络上一直持续不断,其安全性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面向终端消费者的转基因食品,各国安全评价的模式和程序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评价原则和技术方法都是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的。
对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不久发布的这项转基因高油酸大豆的食用和饲用安全性评价的咨询报告,美国对转基因的评价模式是对产品进行评估,而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既对产品、又对过程进行评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评价体系更加严格。
此前,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就曾在各类学术报告会就“美国人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欧洲是否对转基因采取‘零容忍’态度”“转基因作物是否会破坏免疫系统或致癌”等转基因领域争议较大的话题进行回应。
许智宏指出,转基因农作物评定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对农作物品种的评定,不仅要通过食品安全评价,还有环境安全评价等。他强调,经过科学评估、依法审批的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风险是可预防的。
据了解,依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我国制订了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等系列评价指南。转基因产品的食用安全主要评价基因及表达产物在可能的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是否会带来安全风险。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供体与受体生物的食用安全情况、基因操作、引入或修饰性状和特性的叙述、实际插入或删除序列的资料、目的基因与载体构建的图谱及其安全性、载体中插入区域各片段的资料、转基因方法、插入序列表达的资料等;第二部分是营养学评价:包括主要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分析;第三部分是毒理学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等;第四部分是过敏性评价,主要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过敏原评价决策树依次评价,禁止转入已知过敏原。另外,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中外来化合物蓄积情况、非预期作用等方面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系列安全评价、试验检测,逐一排除转基因产品在食用安全上的潜在风险,保证通过安全评价、获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事实上,截至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种作物。而经常被误解为转基因作物的圣女果、彩色甜椒、小南瓜、小黄瓜、胡萝卜、甜玉米、紫薯等,实际上并不是转基因的。
文 | 科普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