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刘备托孤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幼主刘禅守住蜀汉基业。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承诺自己必将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去世五年后,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递交《出师表》,然后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战争。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先后五次率领大军对曹魏展开军事行动,最后他自己也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
从战争结果上来看,诸葛亮五次北伐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死磕曹魏呢?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三国时期的格局是吴、蜀弱,曹魏强,诸葛亮如果一定要发动战争,最优选择也应该是打着为先帝复仇的旗号去讨伐东吴,可他却偏偏要挑战强大的曹魏,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动机呢?
按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说法,北伐是为了“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但以当时蜀汉的实力,基本没可能实现战胜曹魏,还于旧都的目标。这是连我们普通人都能看出的问题,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难道还会看不出吗?因此,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真正目的肯定不在于此。
既然发动战争的目标不是为了战胜对手,那诸葛亮又为什么要死磕曹魏呢?要知道战争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情,频繁发动战争的结果只会导致民不聊生。诸葛亮为什么宁可让举国上下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将北伐大业坚持到底呢?其实,《出师表》开头第一句话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当时蜀汉刚刚平定了南中地区的叛乱,与曹魏处于相持阶段,与东吴也已重修旧好。外部形势看起来并不恶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呢?那答案就只有一个:危机不在外患,而在内忧。
蜀汉地区共存在着三个股主要势力,一是益州本地的益州集团;二是原益州牧刘璋带入益州的东州集团;三是刘备入蜀后带入益州的荆州集团。这三股势力除了益州集团外,其他两派都是外来户。但从政治地位上来说,第一梯队是荆州集团,第二梯队是东州集团,第三梯队才是益州集团。
作为本地豪强大族的益州集团在经济上拥有绝对优势,所以每次蜀汉发动战争时,他们都成了主要摊派对象。然而,这些出钱最多的豪强大族却在政治上长期受到排挤,蜀汉核心管理层的大门对他们完全关闭,所以他们的地位只能被边缘化。为了防止益州集团凭借本地人的优势蛊惑人心,蜀汉决策层还专门为益州集团量身定制了很多法律条款来惩治不法行为。
由于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等,所以益州集团的人对蜀汉政权充满怨恨,他们巴不得曹魏的王师早日南下,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而这种怨恨又导致了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制定出更严苛的手段打压益州集团。
另一方面,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之间也存在着权力博弈。后者试图上位,而前者则全力阻止后者进一步攫取政治权力。
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事实上就是指蜀汉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妥协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所以,为了转移矛盾,加强内部凝聚力,发动战争就成了最佳解决方案。谁要是在战争期间破坏国家内部稳定,那就成卖国贼了,益州集团心中即便是有再大的怨恨,也不敢轻易去触碰这条红线。
诸葛亮坚持北伐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消耗曹魏阵营的实力。当时曹魏所占据的中原地区原本是全国经济中心,后来由于长期战争导致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益州、荆州、扬州这些地方因偏居一隅,受战争破坏较小,经济和社会环境都相对稳定。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蜀汉和东吴虽在军事实力上远不如曹魏,但却能与之形成三足鼎立。
可是,曹魏在平定了中原地区后开始积极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力,一旦让曹魏进入长期稳定发展阶段,以它的体量,很快就会在经济上对蜀汉和东吴形成碾压之势,到时候统一全国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诸葛亮不断北伐除了要解决内部矛盾外,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对曹魏进行战略骚扰,让其无法稳定发展。虽然这种战略迟早会把自己拖垮,但对当时的蜀汉政权而言,也确实没有什么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