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潜质,能不能挖掘出来就看家长了

依依和平平是一对姐弟,相差3岁。同样的原生家庭,却造就了两个相差甚多的孩子。每每带俩娃出去,旁人都很疑惑:“这真的是亲姐弟吗?”可这就是亲姐弟,至于为什么有如此差距,孩子的亲生父母自己也没有答案。

那么,所谓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首先是颜值。姐姐颜值很高,皮肤很白,水灵灵的大眼睛,大长腿;而弟弟虽然五官也不差,但搭配在一起总感觉有那么一点奇怪,只能说颜值一般。

其次是性格。姐姐性格外向,而且口齿伶俐,沟通能力很强,人见人爱;而弟弟就明显少了姐姐的自信,总是闷闷的不爱说话,默默地听旁人对姐姐是各种夸奖。

有人会说,会不会是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事实也并非如此。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颜值都高,且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智商情商双高,是多少人眼中的一对璧人。且妈妈两次怀孕,吃的都是一样的营养品,产检也一样重视,工作强度和心情好坏也无太大差别,只能说,有些事情就是说不清楚。

等到两个孩子上学,差距就更明显了。姐姐学什么都快,一点就通,不怎么需要辅导成绩就名列前茅;而弟弟呢,学什么都慢,真的是有时候慢到妈妈都忍不住想哭,怎么就是教不懂呢?可是,智商情商双高的妈妈是不会放弃的。

想到孩子不可能学得面面俱到,在和爸爸商量后,他们决定好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一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可帮助孩子大脑的开发;二是数学是一生中学得最多的一门课程: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包括到了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都在学习数学。

决定了之后,爸妈就轮流辅导。因为工作都很忙,且孩子的课业负担也不轻,他们的做法是每天给孩子讲解半小时的数学,然后再让孩子练习半小时的数学题。至于题目的来源,先是课本的课后练习题,然后是教辅的练习题,最后还用上了奥赛的真题。爸妈从简单的题目入手,慢慢地增加难度,日复一日,只坚持、不放弃。

孩子虽然学得慢,可是也很有耐心。有时候半个小时的时间到,可是还有一个题目只做到一半,他也一定会坚持把题目做完,才合上练习本。姐姐有时候会淘气:“你怎么这么笨啊?我一分钟就算出来了!”但爸爸妈妈虽然心里跟姐姐想的一样,表面上也还是会向着弟弟:“姐姐这么聪明,那一定能把弟弟也教成1分钟算出来,对不对?”被爸妈“推动了一把”的姐姐,有时就也加入到教弟弟的队伍中来,一家人甚至把这当成了一种乐趣。

转眼间,弟弟已经初一了。没没没想到的是,在入学测试中,弟弟的数学竟然考了满分,年级第一。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老母亲多年的心血昂!”而此时的弟弟,五官渐渐长开,身材逐渐挺拔,也越来越阳光帅气了!

多年铁杵磨成针!

故事中的姐姐和弟弟,其实是真人真事,有朋友跟小编分享了这个故事,小编用文字把它描述了出来。就像这个弟弟一样,真的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潜力。至于能不能挖掘出来,家长怎么做的就十分重要。很遗憾的是,小编也经常听说,家有俩娃的家庭,父母往往会偏爱那个比较漂亮和比较聪明的,导致另一个孩子的更不自信,甚至有些许怨言。其实,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只要你多加引导,两个孩子都是可以一样聪明可爱的!

比如小时候记忆力差的华罗庚,反应慢,一直延续到高中。后来,通过不懈的努力,竟然成为优秀的数学家;

比如生性迟钝、记忆力极差的叶奕绳,读起书来往往如过眼烟云,前读后忘。后通过刻苦努力,他成了文学家,还创造了“约取实得”的读书方法;

再比如发明了点灯的爱迪生,小时候却对字母文字有阅读障碍症,甚至被当成笨孩子退学,只能由母亲在家教他识字。

愿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