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网购,真的out了么?

再不网购就老啦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还没尝试过“网购”,那你可就Out了。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网上购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而且也慢慢变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格调。

网上购物的一般流程,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银行卡的号码,店家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简单一句话:只需要手指轻轻一点,你喜欢的东西就到家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最主流的网购用户(20-29岁网购人群)规模同比增长23.7%,10-20岁网购人群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0.4%,50岁及以上网购人群用户规模同比增长33.2%。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计,2015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近10%的零售销售将在网上进行。网络购物市场呈现出普及化、全球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网购群体主流年龄跨度增大,向全民扩散。

中国第一单网络购物发生在1996年11月,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他通过网络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早在这之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致力于推动中国网络购物。但这种做法在当时遭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在线购物?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物流配送问题?网络购物能否解决网络支付问题?然而,如今看来,这些质疑早已不是问题了,它们已经被大型购物网站和除了邮政以外的快递公司及众多与各大银行对接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所解决。

非典:开辟网上购物新纪元

2003年,非典来袭。不少人被困在家中,想买东西又不能出门,就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了。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几年时间,网民的数量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养成了网购消费习惯,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形式等方面的瓶颈也逐步被打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形式。此时,为保障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便亟需规范网购行为。2014年3月15日《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施行,主要内容如下:不得确定最低消费标准;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强制交易;未经同意不得发送商业信息;不得以虚构交易提升信誉。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 2.8万亿,增长 48.7%。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4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

阿里巴巴:梦想成真的中国传奇

850万网商、3.34亿活跃买家、120万快递从业人员、5万淘宝模特……这些平凡的创业者们,缔造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年成交额2.3万亿元的电商传奇。

2014年9月19日晚间,当全世界的目光投向阿里巴巴集团这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时,董事局主席马云把8个普通人推上了纽交所敲钟台。

“你知道阿里巴巴吗?”“知道啊,芝麻开门。”这是多年前美国旧金山一名服务生面对马云给出的回答。认准这个名字能叫响,马云决定给新成立的网站起名“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最早的业务从中小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开始,要为中国出口制造企业更容易找到海外买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了让人们在网上放心交易,“阿里巴巴”创建了一整套网购体系:研发了支付宝,建立了网购担保交易机制;创建了网上互评机制,在网络世界搭建了一套信用体系;建立菜鸟物流,让快递员面对成倍增长的网购包裹不再跑得气喘吁吁;开设小额信贷公司,根据信用记录和经营情况给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依靠这套体系和免费开店模式,“阿里巴巴”将美国购物网站eBay赶出了中国,并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平台。

“阿里巴巴”打开了中国消费市场,创造了上百种新职业,直接和间接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数以万计的企业升级换代。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2014年11月11日当天,“阿里巴巴”天猫平台交易总额达到了571.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59%。按全国13.6亿人口来计算,相当于每人平均消费约42元。这一天也成为了电商行业打造的网购狂欢节。

2014年以来,英国、法国、韩国等接连与“阿里巴巴”接洽。在俄罗斯、巴西等地,“阿里巴巴”旗下的海外购物网站——速卖通成了当地访问量名列前茅的网站。

移动购物:网络购物的宠儿

CNNI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36亿,其中手机购物的使用比例达到了42.4% 。移动互联网碾平了“线上”与“线下”的鸿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的发展,让人们把更多的“碎片”时间放在“持续不断地享受移动购物的乐趣”上,让网络购物真正做到了“淘”不出手心,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014年12月12日,淘宝网推出的“双十二”购物优惠活动降临杭州各大商店,用手机支付享五折优惠的大促活动,让久违的“长龙”再现。

2015年春节,互联网大佬们联合为全国人民上演了一出“抢红包”大战:腾讯力推微信“摇红包”,并与春晚互动;而支付宝红包被微信封杀后,另辟蹊径,推出“口令红包”,即在朋友圈发数字口令图片就可抢红包;百度钱包也发起“现金红包”玩法,朋友之间可以零成本建立红包、拆红包……除夕当天,共有6.83亿人次参与了支付宝红包游戏,红包的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达40亿元;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元,截至当日22时34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峰值达8.1亿次/分钟。

如今,不少人都在去年的微信红包活动中被“勾引”着绑定了银行卡,养成了移动支付习惯,微信钱包也已开通话费充值、理财、打车、彩票、网购、订餐、公益、电影票等多种业务,涵盖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2015年3月8日,淘宝网推出了“扫码半价”活动。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9点至24点,扫码购活动共售出了近千家超市以往一天的商品销量。在所有扫码的人群中, 90后用户占比最大,达到了47.25%,00后用户位列第二,占比高达36.11%。这也颠覆了传统商业的消费主流人群,00后第一次登场就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但是,移动购物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在无Wi-Fi存在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网络流量支持,支付渠道的闭塞性,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售后服务手续繁琐,以及电商的信誉度和正品保证……即便如此,移动购物黄金时代的到来已毫无悬念。

海淘:引领网购新风潮

自古以来,只有相互交流的文化才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网购时代,人们渴望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尝试不一样的体验,于是,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海淘应运而生。

海淘,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购买海外/境外的商品并运输到国内。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马桶盖”风波么?风波持续发酵,市场将“海淘”这个字眼又重新推到我们的眼前。其实买“马桶盖”何须亲自跑到日本当地采购?坐在家里就可以把它“海淘”到家。

海淘这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带给人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一揽所有精品的美好体验。与此同时,转运公司的不断完善势必带动海淘队伍的进一步壮大。海淘在众多阻碍因素的制约下还能够风靡全国,其中很大部分功劳要归转运公司。转运公司解决了消费者在海淘过程中要支付高额直邮运费的问题,还帮助消费者解决国外收货地址的问题(国内的收货地址是不能够达成交易的)。而第三方支付的介入,实现了国内货币和国外货币的兑换,最终达成与国外卖家的交易,免去了申请外币信用卡以及支付等繁琐的手续。

当然,海淘有风险,下海需谨慎。海淘中会遇到如关税问题、维权与售后服务问题、转运风险、盗号风险、信用卡被盗刷等情况。如果想确保海淘安全,就要尽可能选择可信度高的购物平台。在海淘前也要做足功课,事先了解一些关税和外语知识,多关注各种海淘论坛与网站,多与他人交流经验,如果有朋友凑巧可以一起拼单,也可省下不少运费。

当前,网络购物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潜移默化却又根深蒂固的影响。

作者:潘楠楠 林优白

来源:《科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