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要从一个简单的要求开始?

从一个简单的要求开始

我养成读书习惯的最初原因,缘自父亲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当时我12岁,由于太沉溺于玩耍,学业成绩始终处于中流,即便是作文,也都是词句干瘪的流水账。那晚,好像是期末成绩报告单发到手里的那个晚上,整天忙碌的父亲突然把我唤至身边,先让我仔细看看成绩报告单上的每个数字,然后对面露羞惭的我说:“不用我说,你自己也已明白从此应该认真读书了吧。现在我给你提一个简单的要求,就是从今晚起,你在睡觉前坚持读20分钟的书,教科书也行,我书架上的书籍也行。一旦养成习惯,我不信没有效果。”

没想到,就是这个简单的要求,竟然提升了令我尴尬的学业成绩,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甚至因此改变了我的一生。父亲的要求是简单的,但他的监督也够严格。凭着这20分钟,那年的暑假里我重读了一遍上学期所有的课本。在新学期开始之后,我又开始读些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外书。渐渐地,我觉出了其中的乐趣。倘若没能完成这一当晚的任务,睡觉时就会觉得空落落的,非得重新爬起来把书读完不可。

又一张成绩报告单递到父亲手里,父亲看后高兴地说:“看来我那个要求的效果已经出来了,道理你已明白,以后就用不着我再来督促你。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学习如此,做人同样如此。”父亲的话语总是那么简洁,却又让我不敢糊弄。

就这样,睡前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从小事做起,比别人多做一点、早做一些,凡事都给自己加点码的习惯也始终未改。数十年过去了,尽管不能说我的人生有多完美,但我毕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且最终的结局往往胜于预期。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父亲及时提出的这个简单要求所发挥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前不久,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母亲扯着10岁左右男孩的耳朵,厉声叱责了一番之后,便连珠炮似地提出了一系列苛刻要求:以后,做错了的作业都给我再做20遍、一回到家就把语文书上的成语抄15遍,到了外婆家要对每一个大人露笑脸、舅舅们塞给你的钱一分都不能要,上个双休日被你乱花掉的钱必须在这个星期省回来……孩子唯唯诺诺,却又不得要领、茫然无措地望着母亲,尔后痛苦地皱皱眉头。这些要求本身或许都是有道理的,但层层叠叠加在一起,它的庞杂、繁重、冗余又是显而易见的,非但天真活泼的孩子无法不折不扣地完成,就算是这位母亲也不能照单全收地做到。是啊,无法完成的要求,即使再多、再高、再好,又有何用?一位学生在给老师的周记中直率地写道:父母对我的要求太多了,什么都在苛求我,我早就疲掉了。

人生中最高妙的指引,绝不是事无巨细的絮絮叨叨,更不是不切实际、违逆常理的繁苛强求,因势利导、点石成金显然更为有效。成长中的孩子自然不可放纵,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也缺少不了长辈的指点甚至督促。然而要求越多,并非必定带来越好的效果。要求越复杂,越可能让人无所适从。度与量的问题,正是方法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着从一个最简单的要求开始吧,正确的人生之路也正是从这最简单、最易行、最完美的跬步开始的。

作者:孙侃

来源:《科学24小时》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