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法国投降后,德国为什么从巴黎拉回一节旧车厢?

如果说《凡尔赛和约》是以法国为首的战胜国对德国的“暴力”掠夺,那带给日耳曼人的,一定是无尽的屈辱和不满;如果说随着巴黎的投降,让法国人感到更加悲催的,一定是落了个“亡国奴”的下场。

当德军第18集团军在香榭丽舍大街举行阅兵式的时候,原先喧闹、繁华的大都市竟成了“空无一人”的死城。多数人逃往乡下,少数人躲在家里闭门不出,一些不甘做“亡国奴”的法国人选择了反抗,戴高乐就是他们其中杰出的代表。然而,他却被自己人判处了死刑,这是怎么回事呢?

“亡国奴”的悲惨遭遇。

首先,对法国人而言,1940年6月21日,是一个充满耻辱的日子。这一天在贡比涅森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举行停战谈判,选择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意义吗?有,对德国人来说,意义更大。

原来,这是22年前德国向法国及其盟国投降的地方。当年,法国人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胜利,在此竖立了胜利纪念碑,上面雕着一只跌落的德国鹰。并将签字用的“福煦列车”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历史真会开玩笑。此刻,当年签字的车厢从博物馆拉了出来,德国人高高在上,而法国人不得不和当年德国人一样,忍受着投降和任人宰割的屈辱。然而,更难以接受的是,德国开出的条件比当年法国的条件更苛刻,简直就是冷酷无情。

签字结束后,花岗岩制作的纪念碑被炸掉,而签字的列车厢被运往柏林当做展品。因为,这是希特勒送给德国民众最好的“礼物”,更是一雪前耻的纪念品。这种复仇后的快感,让民众更加疯狂的追捧他们的领袖。

其次,报复性制裁。一是,占全国3/5的富庶工业区由德军占领,非占领区由维希政府统治,在加上分割出来的阿尔萨斯-洛林和禁区,战败后的法国实际上被分割为4个区,原本一个完整的国家被支离的面目全非了;

二是,维希政府还要负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头三年就上缴了近3000亿法郎,平均每天上缴3亿法郎;同时大量的战略物资被掠夺,甚至将马克与法郎的兑换比由战前的1∶11迅速升值至1∶20,以此掠夺大量的财富。

当然,更严厉的是,解除法军的全部武装并把武器交给德国,包括实力不弱的海军,官兵必须复员、解除武装,所有舰船停泊在本国港口废置不用。同时,凡是反纳粹人士,以及帮助其他国家对抗德军的法国人,全部交给德国。

抵抗运动。

巴黎投降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人民都注视着法兰西的灭亡,几千万法国民众成了亡国奴,许多法国人听到广播后都哭了。然而,贝当政府的无能,让不甘当“亡国奴”的戴高乐在伦敦树起了抗争到底的大旗。

很快,许多爱国志士陆续来到英国,并站到他的旗帜下。其中不少人是从法国逃出来的中高级军官,甚至包括米塞利埃海军中将。为了向全世界宣告反法西斯的法军仍然存在,在国庆节这一天,他们举行7000多人参加的阅兵式。

奇怪的是,戴高乐举动却得到国内达官贵人和海外殖民地总督们的耻笑,认为他就是一个追名逐利、野心勃勃的家伙。更有甚者,贝当政府“命令”他回国自首,并在“缺席的”情况下判其死刑,成为二战中最奇葩的判决。

就在这时,收留戴高乐的英国人却向昔日的盟友动武。

原来,维希政府手里还保留着包括一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多艘战舰和潜艇,这对英国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于是,多次与对方进行协商,要么自沉,要么被英军击沉。总之,就一条,不能让德军利用。

这个“无理”的要求,自然遭到贝当政府的拒绝。英国皇家海军“无奈”的向法国舰队发起了攻击,致使其大部分舰只被英军俘获。剩下的舰船也被迫接受英方的要求,解除了武装,总算是除掉了英国的心头之患。

然而,这一举动却招致了广大法国民众的愤怒和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国家会同时遭到敌人和朋友的攻击。其实,道理很简单,此时的维希政府就是德国的“奴才”,哪里还有国家尊严,也正应那句话,“落水的凤凰不如鸡”。

戴高乐的国家意识。

初到伦敦的戴高乐,可以用“孤家寡人”来形容。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得到丘吉尔的“支持”。然而,老谋深算的丘吉尔本想扶持一个依附于英国的政府,即可以领导法国地下抵抗运动,又可以拿捏一下。

可是,这个落魄的戴高乐并不想以牺牲国家利益来做交易,他处处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丘吉尔周旋。

首先,他以自由法国政府的身份,与流亡到英国的挪威、荷兰等国的政府取得联系,寻求他们道义上的支持。同时,他始终以国家的身份与英国进行“必要的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丘吉尔—戴高乐协议》。

在协议中,双方要保证法国的独立,并且英国要帮助其复国。这在法律上就彻底打消任何攫取法国领土的想法。另外,他在不断地扩大部队规模。在他看来,一个主权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真正地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尊重。

其次,开展正常的国家交往。在英国的法军开销是由英国先垫付的,但他坚持所有开支立账,并表明这是借贷,以后偿还。这些做法,即摆脱了经济困难,又使两国关系正常化。

同时,公开对德宣战。即表明法国人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得到同盟国的帮助,又能否定维希政府的合法存在,可谓是“一箭双雕”啊。当然还要有实际行动,很快,第一批“自由法国”的飞机对德国鲁尔区进行了轰炸。

当然,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不甘心长期“屈人篱下”。于是,转战法属非洲殖民地,在那里建立起复国和抗战的根据地。在非洲,他们在各个战线上奋勇出击,和盟军一道打击德意联军。随着军事力量不断壮大,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美国的认可。

戴高乐此举,也成为他日后赢得总统宝座的重要因素。也许有人会说他是个善于心机、追逐权力的人,但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