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的时候大家总是在梦想钱,但真的有钱人会告诉你,钱拿在手里可是很烫手的。
这倒真不是因为有钱人矫情,而是人的生活水平和财富积累总是上去时心安理得,下来时愁眉不展。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钱越多的人就越担心找不到能够保值的投资标的,眼睁睁地看着钱蒸发,心里当然不是滋味。
所以聪明的有钱人,总会把一部分钱转移成一种叫“避险资产”的东西,以防年景不好的时候财富平白蒸发。
可惜现在这年头,别说P2P、股票基金了,就是短债、货基都有可能暴雷,连保险都被人做成庞氏骗局了,优质避险资产太难找。懂行的人还能买买古玩黄金,手表汽车,不懂行的人真是人在家中坐,钱从门口溜。
这事要是放在清代,可能就没那么麻烦了,那时候的人擅长把老婆当成避险资产来保值。
这是真事。
清朝是古典社会伦理的巅峰期,政权和族权相结合定下了种种规约,以强化对女子的支配权。而对人格支配的最高形态,其实并非剥夺生命权,而是买卖。毕竟,两个自由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命案,但只有“奴隶”才能被买卖不是吗?
这才有了清代臭名昭著的“嫁卖生妻”。
生妻是指有夫之妇,嫁卖生妻就是说在未与丈夫履行离异的情况下买卖妻妾。这种有悖伦理的行为在清朝是明令禁止的,《大清律例》规定:“凡将妻妾受财典雇与人为妻妾者杖八十,典雇女者杖六十”、“若将妻妾妄作姊妹嫁人者杖一百,妻妾杖八十”。不过说是这么说,嫁卖生妻在中央和地方的诉讼档案中可是并不少见,特别是灾年的时候。
俗话说添粮不如减口,妇女买卖就成为了灾荒年间人们自救的手段之一。毕竟收成好尚且不能温饱的百姓们,再遇到像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大旱四年,还要被劣绅贪官雁过拔毛,分分钟就是千万级人口的饥荒。
别无生策之时,只能卖儿鬻女了。
社会学家潘光旦这样写道:“荒年来了,家里的老辈便向全家打量一过,最后便决定说,要是媳妇中间最年轻貌美的一个和聪明伶俐的十一岁的小姑娘肯出卖的话,得来的代价就可以养活其余的大小口子,可以敷衍过灾荒的时期。”
清代中期民间娶妻的平均彩礼数额约为18两,而乾隆中期雇工一年的工价仅仅为3.5两,差不多要不吃不喝搬砖五年才能娶得上一个媳妇。看上去是比今天的小伙子们娶亲都困难,但有钱时娶妻纳妾,到了在旱灾年间还可以再嫁妻卖女,既可以解决家中米粮匮乏的负担,又可以得到一些财礼,女人其实扮演了避险资产的角色。
可能有的宝宝就要问了,人有天赋人权,怎么可以像商品和金融标的一样随便买卖呢?
这话不错,但这样的宝宝显然就是没有把问题放在时代大背景下来讨论。
其实放在清代那样的社会和家庭结构里,女人在婚嫁的第一步,就已经是一种类似商品的存在。婚事由父母操办,与年轻人的自由恋爱基本无关,主要以门第、贫富等硬性指标决定。这些指标,类比商品的参数,至于男女生本人的品貌才能,是过了门再讨论的事。在结婚前,女性就像一件商品,彩礼就是售价,交付款项后所有权从父家转让到夫家。
当然这也并不直接意味着得到所有权的夫家可以把她再转移到别的地方。妇女是否具有“避险资产”属性,仍然需要一些产权方面的讨论。(这里仅仅是作为历史背景下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厘清一些经济概念,我们自己是坚决反对人商品化的。)
避险资产要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产权要明晰。
这一点是符合的,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本质上界定了家庭中的从属关系,规范了包办婚姻中的决定权。双方父母交换了财礼,这段婚姻就板上钉钉地生效了。而在遇到困难时,丈夫可以把从属于自己的妻子卖掉,并且嫁卖生妻的流程和初次婚嫁基本一致,需要凭媒嫁娶、主婚、财礼以及婚书。官从政法,民从私契,妇女的产权就是这么转移的。
其次,避险资产必须有和风险资产在不同时间段置换的可能。
从历史资料里记载的文书来看,粮食短缺越严重,嫁妻卖女就会越多,妻妾市场的供应量多了,需求却会相应的减少,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动,市场上妻妾价格就会下降。粮价反映着风险,妻妾价格反映着避险资产属性,妻妾价格与粮价负相关,符合避险资产的置换要求,如同现代社会的国债、美元等,是风险来临时的首要选择。
第三,易得和易变现。
虽然土地、房产也都可以用来变现,但这些东西要求下层群众有着一定的财富积累,不是谁都轻易购买的。而娶妻则相对容易,既有赖汉娶好妻,也有瘸驴配破车(ju)。另一方面,不动产有地域的限制,买卖并不方便。而妻女是活人,可以跟随夫家移动,流浪到什么地方没钱了,随时可以出手。
不过既然要选择卖动产,为什么挑妇女儿童下手而不是把男性卖掉呢?
在父系社会里,男性被认为是一家之主。虽然有上门女婿一说,但男性在当时社会的自主性较大,完全可以跑路自己务工,风险极大,所以男人卖不上价。相反,三纲五常里有“夫为妻纲”,女性被教育要服从丈夫,独身女人在当时社会跑路单干也不现实。
一切因素都决定了,女性在那时就是避险资产,一旦有什么灾祸,就容易成为被转卖的对象。
好在大清已经亡了。
本回完
小油条是非凡油条的新栏目,尝试以一千字的篇幅展现非凡油条常规文章难以抵达的世界深处的某一点。
篇幅比非凡油条更短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方便我们追热点),口味保持一贯的爽脆,敬请关注。
作者:虾饺
编辑:养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