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老茧登上《自然》,哈佛“赤脚教授”力证光脚胜过穿鞋?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新上线的一篇论文则说:光脚胜过穿鞋。哈佛大学著名人类学家Daniel Lieberman教授和同事提出的证据表明,脚底老茧既能在光脚走路时起到保护作用,又比穿鞋更能保持脚底的触觉敏感程度。

Daniel Lieberman教授致力于研究人类身体活动的演化,人类如何走路、跑步和攀爬是他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人类行走和跑步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直到最近,我们基本上是赤脚或穿非常简单的鞋子。”Lieberman教授说。那么,赤脚与穿鞋,哪种方式更适合我们?

Daniel Lieberman教授倡导和践行赤脚跑步 | 哈佛大学实验室主页

2010年,他和同事们观察了人在赤脚跑步时和穿着现代跑鞋跑步时的差别,发现赤脚跑步的人倾向于前脚掌着地,而穿上跑鞋后通常采用脚跟着地方式。相比之下,前脚掌着地产生的冲击力更小,相应地也不容易受伤。该结论很快在跑步界引起热议。这项关于光脚的研究荣登《自然》封面,Lieberman教授也获得了“赤脚教授”(barefoot professor)的美称。

光脚跑步的孩子和穿鞋跑步的孩子,脚落地的姿势不同 |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

此次,由他主导的赤脚研究再度登上《自然》,考察的是长期光脚行走时产生的“天然足垫”——脚底老茧,或者用更科学的说法叫足部胼胝。

据作者介绍,尽管大量老茧是人类进化中的常态,但这可能是首次有研究给长期光脚的人测量脚底老茧厚度以及老茧对触觉敏感性的影响。

研究人员招募了100多位成年人检查他们的脚底。这些受试者大多来自肯尼亚,其中超过半数平时习惯光脚,小半惯于穿鞋。研究人员使用超声波测量他们的脚底后确认,和预期的那样,习惯光脚的人在脚跟和前脚掌都拥有更厚也更硬的老茧,比习惯穿鞋的人厚了30%左右。

惯于穿鞋的脚(左)和惯于赤足的脚(右)| Daniel Lieberman

老茧虽然能提供保护,但直觉上我们常认为老茧会让脚底变得不敏感。当我们走在地板或沙滩、香蕉皮或乐高积木等不同的表面上,脚底会传来截然不同的感觉,提醒我们调整姿势、保持平衡。更厚、更硬的老茧能不能有效传递触觉呢?

研究人员用实验给出了与直觉相反的答案。他们通过不同频率的振动来评估足底的两类皮肤触觉感受器。实验所用的振动频率相当于我们在行走或跑步时脚触地那一刻感受到的压力变化。测量结果显示,脚底老茧不输柔嫩皮肤,老茧的厚度和硬度并不影响两类足底神经末梢的敏感度!

用来检测足部触觉敏感度的特制设备 | Daniel Lieberman

作者分析,厚厚的老茧之所以能够让足底保持敏感,是因为死细胞的硬度使得地面的机械刺激能够几乎“无损”地传递到皮肤深层,进而由那里的神经末梢把信号传给大脑。这种信号有助于经常光脚的人保持平衡,强化肌肉,在脚和大脑之间建立更强的神经联系。

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光脚、穿硬底鞋和软垫鞋走路时,脚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相比厚厚的老茧,鞋子虽然会在脚跟刚触及地面时减缓冲击速率,但最终会向关节输送更多能量。这种机械负荷的变化究竟会对骨骼产生哪些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认知。

两位研究者正用测力板测量一个惯于赤足者走路时的生物力学特征 | Daniel Lieberman

看到这些结果,是不是就感觉不用穿鞋了?研究人员认为那倒未必。毕竟,鞋子可以比老茧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又可以保暖,更别说还有打造形象的作用。

对于这项研究提供的新发现,《自然》同期刊发的评论认为,“应该穿什么样的鞋可能是更迫切的问题”。比方说,对于平衡能力和脚部敏感度都自然降低的老人来说,或许穿硬底鞋可以有助于加强对地面的感知,降低摔倒的风险。

现在,你对是否穿鞋或穿什么鞋有新的选择了吗?

参考资料

[1] Nicholas B. Holowka et al., (2019) Foot callus thickness does not trade off protection for tactile sensitivity during walking.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19-1345-6

[2] Kristiaan D’Ao?t (2019) Walking on your sensitive sole. DOI: 10.1038/d41586-019-01953-6

[3] Daniel E. Lieberman et al., (2010) Foot strike patterns and collision forces in habitually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ers. Nature. DOI: 10.1038/nature0872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学术经纬”。

《返朴》,致力好科普。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联袂担任总编,与几十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一起,与你共同求索。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2019@outlook.com。

报道 | 学术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