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平等,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90后新疆妹子初雯雯被人称为“女版泰山”,
她是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
2岁就被父亲带到野外,
7岁就跟着动物保护团队露宿荒野。
别人的少女时代充满诗词歌赋,
她的青春就被各种动植物的名字填满。
她总把自己看成野生动物的一员。
为了拍好野生动物的照片,
在雪地里挨冻、在河道里熬夜是常有的事,
她还曾经被雪豹盯上,
差点为事业献身。
《初瞳》是她第一本摄影集,
里面还记录着她野外生存的血泪史。
久居城市的人看完,
都会感觉有种雨后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
1
在我们眼里,野生动物摄影师都是穿着迷彩服、扛着相机很酷的样子。
实际上初雯雯为了拍一张照片,可能蹲在泥坑里、泡在雪里,风吹日晒几天甚至数个月。有时身边围满蚊虫,浑身被咬得鳄鱼皮似的。为了不打扰动物,大小便装好在塑料袋里,把自己伪装起来。
有一回朋友打电话问她在哪。谁知她正趴在雪地里拍雪貂,嘴里一边哆嗦道着“冻得脑子都快炸了”,手就是舍不得松开快门。
原来她在新闻看到,村民在长白山发现紫貂。紫貂胆子都小,总被人抓去做成貂皮大衣。所以即便今天见着了,明天也未必能幸运碰上。于是秒订机票,赶往长白山。
下了飞机,又坐了9个多小时车,才找到发现紫貂的那家农户。一路上,堆在路肩的雪比汽车还高。她一下车,雪“哗”一下没过膝盖,每走一步都要先把腿奋力拔出。
就在农户前院雪地上,几只紫貂探出了脑袋,不时爬上松树跳来跳去。行李一扔,她就掏出相机,往雪里一趴,参数都没调,光顾着傻按快门。
她为了拍昼伏夜出的河狸,经常要在河道里冻一宿;有次埋伏拍雪豹时,雪豹忽然改变方向朝她走去,幸好雪豹停下盯了她几秒就转身小跑走了。
初雯雯被很多人问过,一个小姑娘,为什么非挑受苦又不赚钱的事儿?
她想用照片让大家看到,野生动物活泼灵动才是它们最好看的样子,而不是被做成大衣或围巾,也不是被泡在药酒里。
2
初雯雯的父亲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
她2岁开始被父亲抱着去野外。十一二岁跟着队伍救灾,扛着冻死的动物尸体在雪地里一路走。别的孩子忙着背古诗词时,她在卡拉麦里平原上记认每种植物的名字。
十几年前她还是扎着俩麻花辫的小姑娘,父亲便领她上科克森山看盘羊。
身后的背包比她人还大。累得实在不行,她就把腰上的袋子往上拽一点,把肩带松开一些,让屁股多承受点重量。
一些巨岩要护林员拉她才上得去,她总会转移话题,“盘羊真厉害,这么陡的地儿都能随便蹭蹭蹭就上去了……”
父亲不催她,也不帮她,只是默默放缓脚步,假装监督护林员做好记录工作,等她跟上,也不点破。
每次看着盘羊,她都觉得那是当年父亲保护过的那群盘羊的后代,有种世间轮回的感觉,仿佛自己与年轻时的父亲重逢。
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之前以为腰椎间盘滑脱,现在走路一瘸一拐。护林员偷偷给他们父女拍了一张照片,老爷子阔步在前,初雯雯低头跟随。女儿手里多了一枚“长炮”,父亲手里多了一根拐杖。
身边的人都在感叹:老初家对动物的爱,真是代代相传啊!
动物保护就是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自然破坏起来很快,砍掉一棵树只要几分钟,但种一棵树则要几十年。
3
初雯雯的日常生活跟同龄人不同,不是在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在赶往保护野生动物的路上。
以前身边的亲戚朋友会评价她“她呀,野孩子”,这几年已经变成了“她呀,野人”。除了上学呆在城里,一有时间她都会选择呆在野外,看她最爱的河狸,陪父亲看盘羊……
她总是将自己当作野生动物的一员,喜欢站在它们的角度去思考。
也许因为作为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她经常趴着,或者蹲着。这样的角度很贴近动物,以它们的视角来观察大自然,看日月更替。越了解他们,看到他们经历伤害,就像自己受伤,所以想要保护。
原本《初瞳》的书名叫《窥》。因为拍摄野生动物的前提,就是不能打扰它们的生活,只能透过相机小小的取景框窥视。
拿她最爱的蒙新河狸来说,大部分时间她也只是躲在相机背后,窥视它们搓搓手、揉肚子,一看就是半个小时。
初雯雯说野生动物保护也是,不是在它们身边才叫保护,而是不打扰、不伤害,在远远的地方欣赏。
“这件事很艰苦,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倒觉得自己没有坚持过,这本身就是我的生活。心甘情愿做一件事情,才会有好结果。”
每当她从城市回到辽阔的平原,都会觉得所有事都不是事。
她始终相信,善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在,无非是有没有被藏起来,也许一张照片、一段故事就能激发出这些善良因子。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由初雯雯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