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培养执行力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培养执行力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谁都喜欢有执行力的人。恐怕只有一种人不喜欢有执行力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人”。小人决不可能喜欢执行力很强的人,因为一对照,会使小人相形见绌,露出无能而奸诈的原形。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对民族的强盛做出很大贡献,对社会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但是,落后的呆滞的教育观念也影响着受教育者。从科举至今,那种陈旧呆板滞后的教育培养的人,令人感到十分奇特。这些教育培养出的官迷,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今天,这些人更为能说会道,精细,功利,記忆力特好,嘴巴特能说,就是不想干活,厌恶劳动。他们宁可骗亲戚朋友同学老乡的钱,几十人挤在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里搞传销,也坚决不去劳动。他们热衷于办公室白领的生活,向往“动口不动手”的工作,自己租城中村的房子住,却天天当豪宅房屋销售中介,天天说“快买,快买,又涨价了,房东后悔啦,毁约啦”。那种手段,像农村集市村姑的口气。或者天天在那里打一些房贷租借的电话,问这问那,十分怪异。

培养一批、两批这样的人,影响不会太大,但几十年,上百年都培养这种没有执行力、不爱劳动实践的人,这事情就十分麻烦了。他们说治污不难,但水越来越污,鱼儿翻肚;他们说治堵不难,但天天在堵,开车不如人走路;他们说水质越来越好,只见桶装水品种越来越多;他们说看病不难,他自己可以找熟人,但他们的亲戚朋友一样难,难,难;他们说要讲真话,可你一听他们的话,没几句是心里话,都是场面上的客套话、大话;他们说要感恩,搞了几十年上百年,都不清楚谁是恩人。

执行力强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堪回忆的过去,往事并不如烟。在做多错多的岁月,能给他们什么?给他们的只有批评、批判、斗争、谩骂、侮辱、攻击。所以,他们中不少人慢慢学会了“动口不动手”;学会了宁可多决策,而不去实践;学会了多说少做,甚至不做。

但他们中也有人懂得民族的利益,懂得100张图纸不如一次实践;懂得100个承诺不如一个兑现;懂得要吃面包必须种麦,要吃米饭必须插秧种禾苗;懂得一场电影虽然只有几个主要的角色,但却经常需要千军万马,需要路人甲、乙、丙、丁。于是,他们甘于做这样的人。幸好近年来的形势发展急剧转型,执行力强的人越来越吃香了,人们越来越注重各种实践活动了,德国人那种蓝领文化受到关注了,人们开始慢慢注意执行力这个问题了。

怎样培养自己的执行力呢?大家要永远清醒地知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若是一个读书很细、悟性较高的人。你可以把这两句话变成自己的座右铭——实践出贤人。实践是检验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弄明白知行合一关系的人,其实已经醒悟了。

思想上觉悟后,第一件要悟的事是什么呢?必须学会做事要有头尾。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决不可拍胸脯接任务,拍大腿说“糟糕”,后拍脑袋说“吸取教训”。要思考能否胜任,一旦承接,决不可甩手交给别人,或半途而废,或三心二意。“有头尾”的意思很明白,你必须从开始到结束全程参与,必须放下虚伪的架子,认认真真干活去。

第二件事是学会在合作中补台而坚决不拆台。每个人干事时,都会遇到不顺心、不顺手、不顺意的事情,所以有“好事多磨”这一说。在这过程中,不管是你不顺心还是你的合作者、团队中有人不顺心,一定要补台,一定要全身心相助。实话说,现在媒体披露的电梯事故、建筑工地棚架倒塌、医院医生被砍、小贩和城管打架,笔者逐件分析,都与没有人及时补台、善于补救有极大关系。笔者在工厂待过几年,深知举手之劳,助人一臂之力,多一句劝导和蔼的话,许多恶性事件就会迅速扭转。这就像演话剧,如果你的同台演出伙伴忘了台词,卡住了,你必须圆场,补救,把话接到你的台词中去,把戏演下去。这样的人,才是高人,才是能人,你必须如此,决不可冷场或到此为止。

第三件事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出现困难不可轻易往上交或往下推。什么是往上交呢?是说干不了了,没有能力完成了,等等,说一大堆困难。什么是往下推呢?是责任下移,一个个按官位、按资历往下推,推给一个最倒霉的人。切记,这是一种很坏的手法。我们一旦承接了任务,一定要知难而上,一定要下苦功夫,用巧劲,要脸露笑容但心是绷紧的,胜利常常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齐心合力困难就会少,人人推责困难如天大。不要揽功推困扰,要努力去解决,善于解困。

培养自己的执行力是有很多办法的,但要重实践,爱劳动,有智慧,善动手动脑,这是时代的需要,也应是一个人的理想目标之一。

告诉你一个笔者的发现,广东珠海是从来不出乞丐的,因为他们有一种当地文化:坚信一人乞食,三代被人瞧不起。并且他们坚信,只要勤劳,必可温饱,干活不会累死人,只会受气后气死人。虽然执行力不可和劳动画上简单的等号,但它毕竟是落实某件事、操作某项任务、完成一件工作的过程。所以,不妨从中吸取养分,养成一种身心并动的习惯、一种抓落实的品性、一种热爱劳动的本色。那,你还会当乞丐吗?笑话。

(黄言立荐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

责编:天翼

作者:朱仲南

来源:《今日文摘》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