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加班多吗?

日本人加班多吗?

即使留住人的肉身,绝不代表他能稳定持续地输出优质的工作表现。

“日本人加班多吗?”这是我来日本工作之后,中国亲友最频繁问我的,远超过其他任何话题。这要如何回答呢?先讨论加班的定义是什么。是下班时间之后在办公室多待一分钟都算加班?我觉得这样不大合理。卡着时间、一到点就屁股弹离座位飞奔而去,这样的姿态有点难看。所以,我们姑且把加班定义成公司规定下班时间仍需继续工作超过半小时。当然,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还要工作,那绝对算加班了。

按照这个定义,目前日本人加班情况不算太严重,节假日还需要回公司上班的情况基本上没有。有一次参加东京校友会,遇见某著名咨询公司的高层,他半开玩笑地挖我去工作,我也开着玩笑回应说:“听说咨询公司太累、加班太多,我可不敢去。”没想到他特别认真地说:“不,我下班时间后从来不在办公室超过一个小时,我不想让员工们不敢回家。”这句话让我肃然起敬。我管理的被投公司的COO也往往按时离开办公室,直接汇报给他的部门的员工自然都可以松一口气。但实际上,我和他的工作互动非常多,不管多早多晚发邮件给他,基本上很快都能得到答复,周末和节假日出差也毫无怨言。我十分欣赏这样的领导:对工作认真负責,但绝不机械化管理下属。

在日本,加班的第一大原因就是 “领导不下班,自己也不好意思走”。但是,有多少领导是真心因为挥汗如雨地工作才在下班时间后留在办公室?更常见的情况是领导白天到得太晚,所以下班时间必须装装样子。最可恶的领导是快到下班时间才进入工作状态,甚至这个时间才进公司,然后噼里啪啦给下属分配任务,生生地逼着下属加班。员工带着情绪加班,工作表现肯定不是最佳水平。如果老板长期如此,员工自然会有应对之策——白天的时间会彻底“磨洋工”。这样的工作效果其实可想而知。

我管理的被投公司有一位女主管最近辞职了。以日本的职场文化,她这次离职有那么点“混不下去”的意思。公司高层私下告诉我,她的管理风格让下属不能接受,其中之一就是她上班总是最晚出现,但下班也是最晚。她只工作了八九个小时,却变相导致下属必须加班。有一年多时间,她的一位下属负责的项目有些特殊情况,导致这位下属每天要在公司干到晚上十二点以后。她不安排富余的人手去支持,还说公司已经报销下属打车回家的车费了。

我现在做VC,看过太多公司的管理,也担任过几家公司的管理高层。我们经常说投资就是投人,同样,管理公司说到底也还是管人。如何让“人”发挥最大的能力,为公司创造至少大于公司雇佣他的成本的价值,这是公司管理最基本的问题。人不是机器,只要开通电源,就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即使留住人的肉身,绝不代表他能稳定持续地输出优质的工作表现。所以管理“人”最重要也最复杂,绝对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

最近跟朋友交流工作心得。我说,公司经营出现困顿时,一旦管理层开始猛抓两项工作,那公司必死无疑,而且是速死:一项工作叫“抓考勤”,一项工作叫“卡报销”。为什么?这说明领导层感觉到员工的生产力不足,钱不够用。但领导层没有认真去分析问题,拿出解决方案,而是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手段,这就是懒惰和无能。这样的公司,除了迅速倒闭,没有其他结果。

最近996席卷许多公司,不妄断对错,但我觉得十分可悲。我能理解行业竞争激烈,也欣赏企业大佬们保持危机感,但一周工作72小时就能找回创业精神?这与质问爱侣“你为什么不如当年那么爱我”并索求伴侣微信秒回的天真少女有什么区别?

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是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状态。我曾在微软工作,老同事说当年微软美国总部的员工到了下班时间,滑着滑板出去买点披萨,然后回公司继续加班。可是我加入的时候,总部的员工已经都开着豪车上下班,朝九晚五。微软倒闭了吗?当然经历过危机,也没有找回创业精神,但它依然是优秀的互联网公司。

996不是不可以推行,但如果常态就是996,一旦出现危机,再如何鼓励员工拼命?一周72小时在公司,员工生产的成果真的是一周工作40小时的1.8倍吗?把每位员工圈在公司里,榨取他们的最大劳动力,员工如何去照顾家庭?

与中国热议“996”相呼应,日本上班族最近的热门话题是正播出的电视剧《我,到点下班》。听名字就能猜到情节。不管当年日本人加班有多拼命,至少日本从政府到企业到普通员工,都切实地在改变这种状况。加班太多的日本公司被称为“黑公司”,轻松的国企被称为“白公司”。有选择的情况下,优秀的人才当然避免去“黑公司”。到底是优秀人才8小时创造的价值大?还是庸才在办公室呆坐12小时更有效?如果公司连这个都判断不出来,估计也开不长久。

不要说这是“必经阶段”,也不要说日本美国当年也是这么拼命加班才到今天如何如何。我们有那么多“独角兽”“五百强”,什么时候能输出中国独创的、最高效率、最优质的企业管理方法呢?

作者:沐兰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201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