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遇到了哪些贵人?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认为他是乱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乱臣贼子。但不论是持哪种观点的人,都不会对曹操的个人能力持怀疑态度。

曹操的出身也算显赫,其父曹嵩是汉灵帝时期的太尉,位列三公之首,是朝廷里首屈一指的大官。可是,曹操的家世在当时上层社会中却并不被人看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曹操的爷爷曹腾(曹嵩养父)是个宦官,也就是太监;二是曹家底子太薄,跟那些世代为官的士族比起来,显然不在一个级别。

不过虽然如此,曹操还是凭借其卓越的个人能力,在群雄逐鹿的时代中脱颖而出。他相继击败了“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东汉宗室出身的刘表、割据西北的马超、韩遂等人,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并成为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奠基人。

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除了靠自身努力外,遇到贵人相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在曹操的一生中,他遇到了哪些贵人呢?

曹操早年是个著名的纨绔子弟,各种调皮捣蛋的事情没有少干。有一次,洛阳一户人家新婚大喜,曹操就拉着袁绍一起潜入这家人的后院中,待到晚上快要闹洞房的时候,曹操和袁绍在外面突然大喊:“抓小偷!”结果大家全都操着家伙跑出来,曹操和袁绍迅速冲入洞房中将新娘子给劫持了。有人看到新娘子被抓,立即在后面追赶。结果袁绍在跑的时候衣服不小心被荆棘给勾住了,曹操一看形势不对就指着袁绍对后面的人喊道:“偷儿在此!”袁绍心急之下赶紧扯断衣服跑走,这才没有被人抓住。

当时大家公认曹操就是一个鬼主意很多的“混世魔王”,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败家子。可是,有一个人在看过曹操后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他的名字叫桥玄。

很多人知道桥玄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两个著名的女儿:大乔、小乔,不过这很可能是误传。孙策、周瑜迎娶大乔、小乔的时间是199年,而桥玄在183年就已经去世,死时已75岁高龄。从年龄上来判断,桥玄是大乔、小乔之父的说法应该靠不住。

桥玄是东汉中后期的名臣,他性格刚强,不阿权贵,为官清廉,所以在当时很受世人的尊敬。桥玄在第一次见到曹操后,就当场这样对他说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下将乱,非济世之才不能挽救大局,在我看来,你就是那个能安定天下的人”。不管桥玄当时说这番话是出于什么依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位老爷子的确实慧眼识才。而对于曹操来说,桥玄的这番鼓励给他的人生添上了非常重要的一笔。此后,曹操摒弃了以往那种浮夸浪荡的生活,开始真正用心做事,并在二十岁的时候被举为孝廉,正式踏入仕途。

184年(光和七年),桥玄去世,享年七十五。许多年后,曹操终于事业有成,他感恩桥玄当年对他的教诲、提携之恩。于是写作了一篇《祀故太尉桥玄文》的祭文,悼念之情,溢于言表。

曹操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名字叫卫兹。虽然三国里的许多人物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听说过卫兹的人却很少。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曹操看到董卓在京城的种种倒行逆施行径后,决定不能与这个人同流合污。于是他改名易姓逃到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召集了五千兵马,决定讨伐董卓。不过在曹操招兵买马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物非常关键,他就是卫兹。

卫兹是陈留的名士,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家大业大。他和曹操一样,对董卓的横行霸道早已看不下去了。曹操到陈留后拜访了卫兹,两人一拍即合。为了支持曹操的事业,卫兹散尽家财资助曹操起兵,而且他本人也加入曹操军中,参与讨伐董卓。

然而不幸的是,在曹操与董卓的第一场较量中,曹操遭遇大败,士卒死伤大半,卫兹也在此战中阵亡。后来曹操事业有成,并没有忘记卫兹当年的资助之恩。他加封卫兹之子卫臻为关内侯,任尚书、侍中、吏部尚书等职。卫臻去世后,魏国第三任皇帝曹芳(曹操曾孙)追赠他为太尉,谥敬侯。

曹操人生中的第三个贵人名字叫鲍信。在三国历史上,鲍信是属于那种最不受人关注的角色之一。然而在真实历史上,鲍信不仅帮曹操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

曹操与董卓的第一场较量被打败后,返回到了关东联军(即《三国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的酸枣大本营。然而令曹操感到心寒的是,联军中的主帅们各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没人愿意真正出兵讨伐董卓,也没人把曹操说的话放在心里。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济北相鲍信。鲍信对曹操说:“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巾军作战时被杀。鲍信亲自带着兖州的一批州吏前往东郡邀请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担任兖州牧。就这样,曹操通过“民主选举”全票通过,成为了兖州牧,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兼大军区司令员。

不久,曹操率兵与青州黄巾军开战。然而此战中曹操因为轻敌冒进,结果遭遇黄巾军围攻,鲍信在战场上拼死救出曹操,自己却被黄巾军杀害,连尸首都不知去向。无奈之下,曹操只好用木头刻了鲍信的形象,哭祭鲍信。同年冬天,曹操大破黄巾军,并收编了三十余万降兵,曹操将其中的精锐编成一支新队伍,号称“青州兵”。

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追记鲍信功绩,上表封鲍信长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加拜骑都尉,使持节。

正是在桥玄、卫兹、鲍信这几位贵人的帮助下,曹操完成了从一个纨绔子弟到有志青年,再到割据军阀的转型,并最终成为三国时代最无可争议的一方霸主。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