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内容里(没看的可以翻看历史消息),我们介绍了汽车外形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脱去”汽车的外衣,了解一下汽车的“内在美”。
这个爆炸模型是由一台02款奥迪A6拆解而来,下面请跟随小编从车头开始看:工程塑料制成的前保险杠内部有肋板以提高强度,但由于那个年代对行人保护还重视不够,所以保险杠内部并没有填充泡沫材质以保护行人。
接下来就是霸气的前脸了,从这个角度看,有一种变形金刚正在变身的感觉。图片最下边的银白色铝制防撞梁保护着水箱等易损部件,厚度不错,用游标卡尺测量约为3.5mm。
防撞梁由两根圆形立柱支撑,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纵梁上,这样发生轻微碰撞时可以通过拆卸螺栓来更换防撞梁。今天大多数汽车也是这样的可拆卸式设计,不过十几年前的车就具备这样的设计理念确实值得点赞。
需要指出的是,防撞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低速碰撞中对散热器、保险盒等脆弱部件的破坏,以减少维修成本;另一个作用是发生偏置碰撞时,将一侧受到的力传递到另一侧,让整车的吸能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总而言之,它在高速碰撞时作用不大,因此大家不能太迷信它的作用。
大家可以看到散热器后面的发动机是纵置式,A6作为前驱车为什么要纵置呢,一方面或许是出于合理分配前后轴载荷的缘故;另一方面A6还有quattro车型,采用纵置有利于布置四驱系统传动系。
对这台老旧的1.8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小编本来是打算跳过的,但是它上面有个部件值得一提:进气歧管(上图银白色的部分)。大家会发现它前端回旋一圈之后连接至各气缸进气门处,并且越靠近进气门的部分内径越细,为什么呢?小编举个不恰当的栗子吧,这就像捏扁水管后,水流就会更有力。所以,这么做的好处是:低转速时气流经过了又细又长的进气歧管,能增加气流速度和气压强度,并使得汽油得以更好的雾化,燃烧的更好,提高扭矩。
而在发动机转速比较高的时候,进气歧管就会变的又粗有短,这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混合气,提高输出功率。高转速时进气频率上升,此时控制阀开启,气流绕开下部导管直接注入气缸,这降低了进气歧管的共振频率,利于高速进气。
还有当年的良心配置——透镜大灯,并且大灯高度可调节(白色箭头所示)。
因为是爆炸模型,为了直观的展示各个部件,所以并不是每个部件的位置都是装配状态时的一一对应关系。大家请看变速箱下放置的副车架,副车架上固定有双叉臂悬挂,02款A6的副车架和现款A6的已经完全不同了,倒是材质一直都是铝合金。铝制摆臂能够有效减少簧下质量,从而提高车子的行驶品质。(小编后面会专开一个专题介绍各种悬挂。)
看完车头,小编带大家看看A6当年内饰的风范。
内饰以深灰色和米色搭配为主,中控上镶嵌的茶色金属板很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中控上布置着密密麻麻的按键,论科技感自然是不能和现款A6比了,不过商务稳重的风格被一直继承着。
下面那张图片是车身侧围的门槛(箭头所指处)的内部构造。
门槛作为重要的承力部件,是由多层钢板接合而成。请仔细看,门槛外层与内层是由钢板焊接构成一个矩形管状,同时管状内部还有很多铆钉铆接着加强板。整个门槛呈多层空心管状同时附带有加强板,大家并不要觉得这样的门槛弱不禁风,事实上这样的结构轻量化并且强度高。不光是门槛,A柱、B柱也有类似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得谈谈这部A6的后悬挂。
这个后悬挂用料扎实,中间的横梁比成年人的大臂还要粗不少,并且还有一个横拉杆,钢管与钢管之间的焊缝均匀而细致,这比很多合资品牌紧凑型车强多了,可惜它依然为非独立悬挂,用在一款行政级轿车上寒掺了点。话又说回来了,A6配备的非独立悬挂调校的很好,舒适性很棒,奥迪能把“土豆做出烤肉味”确实不容易。
悬挂后面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就是塑料油箱。塑料油箱因为有着很好的工艺性,因此很多塑料油箱都形状诡异以便贴合车身底部。此外,塑料油箱有着很好的绝缘能力,能很好的防止静电产生。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车采用了塑料油箱。
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对这台老A6有多少认识了?汽车上的细节太多了,小编在一篇文章里只能泛泛而谈,下一期里,将给大家带来一些车身结构方面的知识,敬请期待!
对本期文章的意见请在下面给小编留言。最后,小编就以A6的尾部当做结尾吧。
(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欢迎阅读此文章,想获得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车业杂谈”微信公众号,微信号:qichezhoulei,分享更多原创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