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电影版《最好的我们》上映已经一个多星期了。
从电影院走出来,碑妹心里「耿耿于怀」了很久。
这份「耿耿于怀」,与电视剧版带给我的「耿耿于怀」全然不同。
如果说电视剧版给人的感觉是「若将飞而未翔」的欲言又止,那么电影版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欲速而不达」的操之过急。
无论是男女主内心情感变化,还是情节转折,或是剧情铺陈,都带着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的生硬和刻意。
其中的褒与贬,都对准了同一个名字。
陈飞宇。
陈飞宇,何许人也?
就算你对这张脸,这个名字再不熟悉,但他的父亲陈凯歌,母亲陈红,你一定听说过。
10岁出道,就出演由陈凯歌拍摄的史诗级巨作《赵氏孤儿》;16岁,又在陈凯歌另一部史诗级巨作《妖猫传》里担任导演助理。
无论哪个维度看,陈飞宇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演员的天花板了。
可如今,挂在这个名字后面的,还有一个称号:「全方位低配吴亦凡」。
的确,无论从长相、演技、声线、台词功底上,陈飞宇与吴亦凡都有些许相似。
回到这部《最好的我们》。
首先明确一点,演员的表演,一定程度上是靠气质在支撑的。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再有天赋的演员,也会在一部戏中一个趔趄翻个跟头。
大多数时候,资质一般的演员,对于导演以及角色本身的依赖更大,因为他们几乎不是在塑造角色,而是在塑造自己。
这个过程中,演员自身气质与角色贴合度越高,越容易让人忽略其表演上的不足。
就像刘亦菲之于小龙女,春夏之于王佳梅,王祖贤之于聂小倩,胡歌之于李逍遥,刘昊然之于余淮…
刘昊然的形象实在太符合原著中「乍一看不是很帅的那一种,眼睛小小的,但仔细看,尖尖的虎牙笑起来还是一副很可爱的模样」的描写了。
而陈飞宇呢?
他更像一个精通撩妹的情场高手,一个高冷叛逆的学渣潮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霸道总裁。
与耿耿的初次见面,脖子上挂着挂个头戴式耳机,身背单肩背包,双手插袋,嘴角露出一抹狂狷邪魅的笑容。
这种意味深长又毫无意义,微抬45角度看天的同时勾起嘴角的细节在剧中俯拾皆是。
类似这些表演的细节,不为剧情和人物建立服务,从他的眼神里,从他的蜜汁歪嘴笑中,你只能读到一句话,那就是:你们看,我真是360度无死角的美少男啊。
但大多数时候,他的表演都深得面瘫派真传,秉承着「一切从简」、「冷若冰霜」的教义,以不变应万变,任你泰山崩裂,我自平静如水,岿然不动。
当然,这个流派的佼佼者目前还是掌门人安吉拉老师。
▲苦中作乐的灵魂派演技
私以为,陈飞宇在表演上还停留在对镜头建立理解的层面,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表现能力,再或者是气若游丝的台词功底,都无法做到差强人意。
他精致地太用力了,致使他将原本那个本该骄傲真诚的余淮,演绎成了呆板高冷,难以接近的反叛少年。
这的确有戏路限制的原因,但也一定程度上能发现,目前看来,他并没有走进一个角色的能力。
这种与人物的距离感导致的角色破碎感,塞再多的配乐,打再厚的滤镜也无法拯救。
简单地说,在这部《最好的我们》里,你感受不到陈飞宇对余淮这个角色的独立思考,以致于他无法使角色保持鲜活,进而无法在110分钟里,建立角色足够丰富的心理支撑,做出足够丰富的表演细节。
类似的演技,其实我们早在两年前的《秘果》里便已领略。
他在《秘果》中的表演依旧具有极大的辩识度,无论何种情境总是一副生无可恋、无神呆滞面瘫脸。
当他捏着女主的鼻子试图警告时,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当喜欢的女老师与他擦肩而过时,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当女主和他分享他喜欢的老师的秘密时,他的表情还是这样的。
他坚定地站在了咆哮派代表人物吴亦凡的反面,甚至在这部电影里,「蚂蚁竞走了十年了」的欧阳娜娜的表演,都比他灵动不少。
明明是一个自幼坎坷,内心敏感的少年,但在陈飞宇的表演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冷漠。
他没有选择「自己进角色」,而是肤浅地停留在「你们来拍我」的层面。
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表演科班训练,所以他早就习惯了「我就是我」的演法,却没试着从直觉中跳脱出来,去学习如何「我变成他」。
一成不变的演技,也让他演过的角色自动失去灵魂,而陈飞宇永远徘徊在剧情之外。
在他那里,人物被简化,演技是下意识的程序化,看似帅气逼人,实则空洞虚无,批量生产,经不起揣摩,更没有可供解读的深层内容。
陈飞宇声称自己是奔着演员和导演这条路去的,但实质上,我觉得他并没有认真去试图走好这条路。
《将夜》中,他在胡军、郑少秋、刘佩琦、倪大红、金士杰、黎明等一大堆老戏骨面前挑起大梁,同样受到了「尖子生」般的期待和关注。
该夸就夸,这一次,他的表现有进步。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电视剧的体量决定了他有更长时间去丰富「宁缺」这个角色,同时他所赋予「宁缺」身上的感情和高光点便有了「细水长流」的可能。
首先承认,作为明明可以走流量演员路线的小鲜肉,打破一些常规的偶像戒条,放下矜持的偶像派头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在如今的扭曲的演艺圈里,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他饰演的宁缺在大面上是没被指摘的,而且有突破,有颠覆,至少在他的眼神里,我们可以读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信息量了。
但这个突破和颠覆,是相对于他以前,他始终太难放下自己,也太难做到袒露,更难达到爆发。
不信你看,宁缺准备去追堵坏人了,内心毫无波澜,像是在课堂上偷偷睡着之后被老师突然点名叫醒。
准备出战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打瞌睡。
同伴们全部阵亡,宁缺只身归来,心情混乱,少年英雄的气概中理应夹带着无限悲伤。
可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咦,怎么没有表情。
这真的不是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叫醒气得嘟嘴的高中生吗?
这还没完。
开心了,勾起邪魅一笑,挑眉。
愤怒了,频发性目光呆滞,继续挑眉。
耍帅时,惊讶时,烦恼时,啥也不说了,继续ctrl c+ ctrl v。
归根究底,他的偶像包袱还是太重,愤怒,苦恼,喜悦,忧虑的感情表现在他脸上,都被单一地简化成面瘫+挑眉。
这种公式化,外化的表现方式,实在不能称之为演技。
把人物立起来,至今还是横亘在他自己和角色之间的最大难题。
我想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从小一帆风顺,导致他的表现能力和感知能力,可能还是太单薄。
正是因为完全没有「想红却红不了」的困扰,所以你不会看到他奋不顾身扑到一个角色身上。
那些轻飘飘停留于网上的「演技爆发」「眼前一亮」之类评语,相信无论是陈飞宇还是陈飞宇的父亲都知道,要么出于迷恋,要么出于客气。
强有力的后台,已经成为陈飞宇身上最大的注脚。
这没问题。
但是随之纷至沓来的,不是精良的作品,耐看的角色,反而是源源不断的演技通稿。
你会发现,他既不是我们熟悉的「体验派」演员,也不是「方法派」演员。
他更像是一条巨大生产链条上的一个产品,用一次次地选择重复,选择风险最小的角色,调动最少的五官,重复着模式化的平庸。
跳出演技之外,我是相信他想做一名演员的,没有太多星二代的架子,也在试图认真地守住一个演员该有的神秘感。
但重复穿着一件角色外衣瞎忙活,久而久之,不仅是观众,就连演员本身都会没有新鲜感。
如果不迅速转换跑道,热度和口碑,迟早会分道扬镳。
目前看来,陈飞宇究竟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
不在于他离「低配吴亦凡」这个标签有多近。
取决于他能离开「陈凯歌儿子」这个注脚有多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