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抗癌食物
微信朋友圈经常流传一些抗癌食物,比如“抗癌百菜之王是哪种菜?看完之后震惊”,说的是据美国纽约一家专门从事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透露,中国和日本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西方低得多,是由于中国和日本妇女多吃大白菜的缘故。又如“吃西兰花、甜椒、胡萝卜、西红柿、香菇、蘑菇、开心果可以抗癌”,还有“十大抗癌食物风云榜”:大蒜、柑橘、亚麻籽、蓝莓、三文鱼、番茄、红酒、菠萝、橄榄油,甚至推出“抗癌食物排行榜”。
破解:这些所谓的抗癌食物有没有科学的实验或临床数据?
实际上,“抗癌”两字本身就不科学严谨,不如“防癌”来得确切些,因为预防癌症是归属于范围很广的预防医学科学体系,不但基于避免外因致癌因素,还需环境的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包括均衡饮食、合理运动、健康心理、定期体检等综合因素的干预。
癌症并不是仅仅吃一些所谓“抗癌食物”就能预防的。当然,食用健康安全的食品是预防癌症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微信上疯转的很多抗癌食物,既没有动物和人类试验的大数据验证,也没有对其食物中有效成分的科学分析,更没有对这些食品目前的安全状况调查。
要证明一种食物成分有助健康、有降低癌症风险的效应,动物实验只是非常初步的结论。食物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而人体又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还没有哪种试验能证明某一食物的抗癌成分能发挥多少功效,更无法确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能有多大作用。
如果说某种食物有抗癌效果,就必然要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对整体健康而言,这样过于单一的饮食模式可能是不利的。就拿所谓的“抗癌冠军”红薯来说,至今其抗癌机理并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其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有一定作用,但吃红薯并非多多益善,因其营养组成并不均衡,它高糖、高纤维、低蛋白质,还有较多氧化酶,多吃会造成腹胀、反酸等,也可能影响人体对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还可能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特别是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肠炎和肠道手术病人,更不宜多吃。
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有些所谓的“抗癌食物”如果在污染的环境和不良的种植条件下,还可能存在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污染的隐患。所以说,选择质量安全的蔬菜可能比盲目选择“抗癌百菜之王”更重要,更何况“称王”的食物也并不一定优于其他食物。
反对过分宣传抗癌食品的神奇作用,并不是说这些食物不好,而应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鱼,保持食品多样化;少喝酒、不抽烟、少吃烟熏、腌渍加工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和火腿、香肠等加工红肉制品,再加上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经常运动、不熬夜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可以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大量癌症病例数据研究分析提出的建议。
想吃出健康,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去掌握度、控制量,讲究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比起单靠吃所谓的抗癌食物更有利于预防癌症。
作者:马志英
来源:《食品与生活》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