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红茶如何形成下午茶文化的生活方式?

闲说英国红茶

行走茶路15年,编著并出版《绿茶地图》一书。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上海)陶瓷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世界茶联合会、日本绿茶协会法人会员、上海交通电台访谈类特邀嘉宾。

克里斯(Chris)是我14年前在做茶文化推广时认识的英国老师,为英国做了大半辈子的茶叶拼配研究。10年前认识时他已经66岁,与我算是忘年交。如小伙般壮实的老爷子腰板笔挺,一周还坚持去赛一次马。我问他保持年轻的秘诀,他说了三样:红酒、红茶和女人。或许中国男人都想说克里斯道出了男人们的心声,不过他说的女人可是他亲爱的夫人和女儿。

克里斯来中国时,我曾经陪他一路从上海到北京,也一路有幸与这位英国绅士聊聊茶的故事。

妇孺皆知,茶的故乡在中国,英国从17世纪中期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数量不多,但是到19世纪,他们对茶叶的需求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以至于只能用鸦片来平衡白银的进出。后来,为了满足对茶叶更多的需求,英国人便开始在自己的殖民地印度自行种茶,后来慢慢延伸到尼泊尔、斯里兰卡。

克里斯做了大半辈子的茶叶拼配,却从未来过中国,我实在是觉得好奇,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实在太久了,悠久得让人觉得世界上做茶的人不到中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事实上,不算从小喝茶的家史,从正式改版接手一本茶的专业杂志开始,我混迹茶海已经整整15年了,发现以茶延伸出来的诗意只是让小部分人群悠然自得,作为茶的故乡,茶叶的鼻祖,仍有大量的中国人群对茶完全无缘。然而,英国从中国引进茶叶才300多年,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普及的英国下午茶文化的生活方式。

我想说的是,中国有大部分消费者分不清的茶种类,还有繁多的制作方式,更有众多的茶叶名字和品牌。但是在英国,人们所说的茶即为单纯的一种——红茶。英国菜系并不是很有名,但是英国人对于如何喝好这一壶红茶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我把中国的茶称为“(原产)地茶”,而把英国人所推崇的早餐茶、下午茶、伯爵茶等称为“拼配茶”。英国的红茶原料基本都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将这些茶拼配一下,形成了稳定风格的英国红茶系列。其以标准为原则,生产出品质统一的品牌红茶。而对于其冲泡的讲究,牵涉到其水、其壶、其摆设、其糕点,中间的学问不亚于中国的茶道。出产绅士、淑女的英国,一杯红茶真是帮了大忙。

克里斯说,在英国随处可见花园中的喝茶之地,更有英国女性将“如何喝好一杯红茶”为选题,以此来培养小辈们良好的教养和相处的礼节,而这一习惯已与茶同生几百年。中国的茶出口到了英国,而英国却留下了茶的灵魂,并演变成了其稳定的饮茶文化。

这个鲜活的饮茶文化符号缘起于宫廷皇室,是在拥有大把奢侈时间里的情怀烂漫,是在奢华的空间,用美味的糕点佐茶,可以闲聊可以跳舞,于是“Tea Garden and Tea Dance”便成了英国下午茶的文化符号。雅致的物质环境与社交功能看似比茶滋味本身来得更为重要。

但是有一点,正规的英国下午茶所用茶必须是红茶,而且不能是茶包,至于先加奶好喝(milk in first)还是后加奶好喝(milk in after)则形成了两派阵营,并且为此争论了100多年。

这个问题我和克里斯先生当年也讨论过,我自己也俨然像个专家似的做过多次实验,最终还是倾向于将热茶注入牛奶中,牛奶的温度慢慢升高,两者逐渐融合,红茶的苦涩味在牛奶的包裹中变得比较柔和。

现在去我国香港或者英国喝茶,他们有各种品牌的早餐茶、下午茶、格雷伯爵茶,而这些茶的核心就是拼配技术。记得当年克里斯先生家族制作的茶品是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的原料茶拼配而成的,所制作而成的早餐茶口味比较清新淡雅,而下午茶相对会较浓郁些。当年不断学习品饮这些茶品,至今我大脑里依然深藏着这些记忆中的味道。后来去印度、斯里兰卡以及尼泊尔,在当地喝过他们不同山头和海拔的单品茶,总是觉得在口感上欠缺了英国红茶因拼配后而生成的独特滋味。

如果要组织一场英国下午茶会,除了选择好红茶外,还要选择器皿、布置环境、制作糕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有的呈现都体现了茶会组织者的各种才能,尤其是审美和品味。

正式的下午茶仪式,一般是在下午的2~4点间,点心有三明治、司康饼、凝乳奶油、果酱,还有一些水果等。

茶,俨然已经成为英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常有人说:“Nothing is better than a nice cup of tea”(没有什么比一杯暖暖的好茶更美好了)。

作者:吉洺萩

来源:《食品与生活》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