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的中文名是怎么来的?

相信大家对于中学化学课上必背的元素周期表并不陌生,每一个化学元素都有对应的中文名称,但是有些元素名却十分难写,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那么大家知道这些化学元素的中文名到底是怎么取的吗?

当我们展开元素周期表时,不难发现元素周期表最后几位元素总是以Uu开头,这是一种临时的命名规则,这种命名办法被称作为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在这种命名法中,为未发现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此规则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解决了对新发现元素抢先命名的恶性竞争问题,使得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据。

原则上,只有IUPAC(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拥有对新元素命名的权利。当然,新的元素获得了正式名称以后,它的临时名称和符号就不再继续使用了。

但是要给新元素取一个中文名,仅仅尊重IUPAC元素命名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按照元素的中文命名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推广性、用字的一致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金属元素名称用“金”为形旁,在常温下为固、液、气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分别以“石”“三点水”和“气字头”为偏旁,尽量采用左右结构、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尽管汉字博大精深,但是出现一些新元素时,我们还是会采用新造汉字,这主要是因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不能像印欧语系的各语言之间那样,在引进科技名词时可采用转写的方式。要从气、石、金部中寻找一个形声字而不与其他常用字重复是很困难的。其次,元素定名还必须符合1932年以来的“元素命名原则”——元素用字的右半边为声旁的惯例。因此,元素的中文命名要准确、唯一和使用便利,很难从已有汉字中选出。何况,新元素发现的周期比一般词汇增长的周期要长,并不会妨碍汉字规范。因此,在选字未果的情况下,新造汉字是必要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徐寿,他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清代化学家。他鉴于西方的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反复推敲后采取音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创造了新字,基本上解决了由拉丁文译为汉字的问题。例如,钠、钙、砷等是根据拉丁语前两个字母的音,再加偏旁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这些元素的汉字名称至今仍被采用,但也有的名称经过科学的实践已有了改变。正因为从徐寿翻译化学书籍开始,我国才有一套系统的中文化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