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能有几分毒?

中药几分毒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中,中药药性温和,是安全、可长期服用的,然而频频被媒体点名的中药安全事件使得中药处境日益尴尬。其实,对于中药的毒性,自古以来中医本草书从来都没有避讳过。《素问》曾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凡是药都有一定毒性,服用时应谨慎选择适应征,终病即止,不可过服。

然而,与自然亲近的中国人尤其是老辈人,依然会在感冒时在厨房里切点生姜丝,加点红糖,再扯点葱白,煮水趁热喝下;在胃胀气不舒服的时候从窗台上取一块晾晒干净的橘子皮(陈皮)泡水喝。人们并不怀疑中药的药效,但对中药的安全性存疑。中药究竟有多少毒副作用?服用中药是否安全?本刊就此采访了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雷允上连锁总店店长蒋燊。

中药种植与采收

蒋燊介绍,影响中药品质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涉及中药生产、使用的多个环节。首先从源头来讲,中药的种植与采收对药材的药效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生长地不同,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海拔、植被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都会影响药材的生长发育,导致有效成分差别极大。传统中医多以野生药材入药,上世纪90年代,常用中药材中80%以上品种为野生品种。随着野生药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其资源逐渐减少,人工栽培(养殖)是必然趋势,而这两者在药效上的差别成为大众颇为关注的问题。蒋燊指出,其实中药材野生品种与栽培(养殖)品种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有效成分含量相近、药理作用相似,而人工种植(养殖)的环境可控,甚至个别指标栽培(养殖)品种还高于野生品种,如丹参、甘草、黄芪等。

此外,中药采集时间的差异也会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含量,若采收时节恰当,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就高,反之其质量就低劣。叶类多在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根据入药部位在其花期选择采收花蕾、初开的花或盛开的花;果实类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则在成熟时采收;茎干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或者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而同一种药材,用药部位不同疗效也不同,如莲子性平味甘,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作用,而莲心则味苦性寒,具有清心、去热、止血、涩精之力。

由于中药品种复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很多,很容易造成误用,引发安全问题。如五加皮有北五加皮(香加皮)和南五加皮(五加皮)之分,北五加皮含有毒成分强心苷,不含有效成分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D。若南、北五加皮不分,误服北五加皮则可能导致中毒死亡。

目前的中药材大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虽然种植标准还有待完善,但是收购标准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以上海为例,除国标外还要符合上海的地方标准,对民众关心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都有严格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则被拒收,也是对种植者的反向约束。在此基础上,一些大型的医药公司、药店等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严格遵循种植规范,并有专业人员对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把关。因此,蒋燊提醒消费者去正规的医院或药房购买中药,以防出现伪劣药材、偷工减料、药量加重等现象。

中药炮制极为重要

中药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会产生许多安全问题。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不仅可以减毒,还可以改变药性,提高药效。炮制工艺的选择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所以中药在进入临床使用和制剂投料前均应经过严格规范的炮制,炮制工艺应随临床需求顺势而变。

如果一些药厂和医疗单位忽视中药炮制,该制不制、生熟不分,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将大增。比如常见的药材何首乌在药典里有两种规格:一种是生首乌,一种是制首乌,生首乌可解毒、消肿、润肠通便,而制首乌可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乌须发。同为首乌,实为两样,生首乌有毒,制首乌无毒。如果医师开的药方是制首乌,但是患者买到的却是加工炮制不合格的制首乌或者根本就不是制首乌,就非常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可见,如果加工炮制不到位,良药也会变毒药。

中药的偏性

蒋燊强调,中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中药纠偏,即是利用其偏性或者毒性来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中药药性有寒、热、温、凉、平之分。平性药物,如麦芽、山药等,药性平和,可以久服,且适合大多数人食用,而具有寒、热、温、凉偏性的中药则需要根据体质服用,不可滥用。常用的寒、凉中药有:黄连、大黄、黄柏、栀子、金银花、石膏、连翘等,适用于热性的病症;常用的温、热中药有:附子、麻黄、桂枝、人参、细辛、干姜、小茴香等,适用于寒性的病症。中药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身体的偏性,对症下药方能起到以偏纠偏的作用,而中药的毒副作用多数是由于对病情、体质与药物的偏性认识不清造成的。

《神农本草经》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其中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药物配合使用,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配伍失当就会造成不良反应。

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中医在很长的实践与认知过程中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相较诞生于西方科学体系内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西方医学的可分析、可量化、可复制,中医是属于经验范畴的,是需要望、闻、问、切,针对特异化的个人来对症下药的,这与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关。然而,由于现代中医的没落,也使得有些医生会照搬古方使用而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注意剂量 辨证用药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辨证准确,施药合理,疗效自然得到保障,即使毒如砒霜,其所含的“三氧化二砷”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等多种恶性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如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合理利用,不仅可以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而且可以治病救人。

如果辨证不准,施药有误,使得药证不相符,那么病情不但无法缓解,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感冒,很多人会用板蓝根是来预防,却不知道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疗效较好,但对于虚寒体质、脸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的人来说,就不合适了。此外,健康人群长期服用板蓝根,会伤及脾胃而引发其他病症,尤其是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儿童,长期服用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蒋燊坦言,经常会遇见一些顾客,听别人说吃了什么中药对什么病有好处,或者电视里看到某养生节目的推荐,想到自己也有这个症状,就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也买来吃,结果可能就会吃出中药的毒副作用。而人的年龄、性别、疾病的状况、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都会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中药一定要在医生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遵医嘱服用。在用所谓验方、秘方的时候,应该先去正规的医院请中医师把关,看看适不适合自己的病情,能不能服用,因为再好的药也是药,不适合长期服用。

中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问题将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进而影响中医药学的长远发展。所谓中药材药性温和、安全,是医生“用药”和药学家“成药”的结果,这是两个概念,必须厘清。在使用中药的时候,不盲从,用审慎的态度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材野生品种与栽培(养殖)品种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有效成分含量相近、药理作用相似,而人工种植(养殖)的环境可控,甚至个别指标栽培(养殖)品种还高于野生品种,如丹参、甘草、黄芪等。

作者:蒋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