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伟大的60年代
“如果生活不如意,还可以回到伍德斯托克(Woodstock)。”
在2014年上映的电影《永远的伍德斯托克》里,布兰特妮·斯诺扮演的凯瑟琳这样说。事实上,1969年之后的许多年里,无数艺术家、摇滚歌手,以及与伍德斯托克那场永不落幕的演唱会相关的人们,都是这么想的。
纪录片《吉米·亨德里克斯:伍德斯托克之路》生动、详细地描绘了1969年夏天那场史无前例的音乐节的场景。在纽约州北部的伍德斯托克,3天时间里,四五十万名观众,在因下雨而肮脏不堪的一个奶牛农场的空地上,缔造了一场盛大的嬉皮士狂欢嘉年华。他们赤裸身体,以泥泞为衣,伴着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摇滚乐席地而眠。吉米·亨德里克斯是这次音乐节上最大牌的明星,因为鲍勃·迪伦没有来。
在此之前,尽管嬉皮士已经有演化成一种文化运动的趋势,但普通美国人始终对他们充满蔑视。在保守派们眼中,这些穿着怪异、发须邋遢、满嘴粗话的年轻人是迷幻药和性解放的忠实拥趸,他们借摇滚乐和酒精来抨击战争,但这不过是一块道貌岸然的遮羞布。因此,现在看来无比成功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策划伊始却充满波折。音乐节最初计划在纽约州北部的伍德斯托克举行,但是没有一个当地居民愿意接納如此众多的嬉皮士,沃尔基尔(Wallkill)成为备选方案,但当地居民也迅速粉碎了这一计划,演出一度面临被取消的危机,直到来自伍德斯托克附近一个小镇伯特利(Bethel)的农场主麦克斯·雅思古尔(Max Yasguil)为音乐节提供了他用来放养奶牛的私人场地。
麦克斯同样不喜欢这些嬉皮士,但他表示“愿意捍卫他们的自由”。3天的音乐节顺利结束而没有出一点乱子,于是麦克斯收获了50万人的爱戴及7.5万美元的场地租用费。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他们已经向世界证明了,50万的‘孩子’可以用3天的时间聚集在一起,享受快乐和音乐,并且除了快乐和音乐,什么都没发生。”麦克斯的邻居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威胁不再购买他的牛奶,但是无所谓,麦克斯已经有7.5万美元了。
如今,麦克斯·雅思古尔的“名言”,和那些旧唱片、老照片及包括老爷车在内的当年音乐节的其他相关物品一起,成为伯特利伍兹艺术中心(Bethel Woods Center for the Arts)引以为傲的收藏品。当年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就是开着那辆车身画满鲜艳涂鸦的破车来到舞台中央,头戴红粉色发带,穿着流苏上衣和喇叭筒的牛仔裤,为音乐节做谢幕演出。那次音乐节也造成了纽约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州际大堵车。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内容占据了伯特利伍兹艺术中心三分之二的场地,这座博物馆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方方面面,包括婴儿潮、冷战、音乐、时尚,以及暗杀、骚乱等社会问题,而所有这些都是推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的大背景。
离博物馆不远,就是曾经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那个农场,如今它已经不再养奶牛了。1984年,这块土地的所有者路易斯·尼奇和琼·基利什,在农场所在的山坡顶端建起一个不起眼的纪念碑,取名“和平与音乐”,上面雕刻的白色和平鸽、彩色吉他和花朵,来自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宣传海报。人们对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看法早已不同以往,当时代之间的沟壑被填平以后,一切曾经的另类都变得平和,一切不合理也变得合理,一切有争议的正义终归还是正义。人们回到伍德斯托克,献上花朵和国旗,写下祝福、感怀的话语,纪念美国那个“既是最好也是最坏”,但终究从那时开始走向更好的伟大的60年代。
Tips
伯特利伍兹艺术中心(Bethel Woods Center for the Arts)
伯特利伍兹艺术中心长年举办一些音乐会、节庆活动、教育项目以及关于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艺术集会的展览,激发和引导创意,鼓励更积极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