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这句话最早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很形象地展示出当时人们心目中孔子的伟大光辉形象。而此后孔子为“万世师表”的说法就一直不断地被人们所熟知,所引用。所谓“万世师表”就是他的言行会一直一直被所有人引为榜样。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这句话一直被印在各种版本的《论语》教材的第一页。除了近代的某些特殊时期,孔子和儒家的地位,在中国一直是很尊崇的。作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这个“周游列国,匡扶周礼”的大圣人,似乎从来,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有不对的地方,也立马会有一大批人自发自觉地站出来替他申辩。
但是人们大概也不会忘了,孔子的成就都是在死后才得到肯定的。在他有生之年,他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实际上死后也没有),他和他的弟子们四处受挫,甚至是穷困潦倒。而他人生中最顺利的一段,应该就是在鲁国当大司寇的时候了吧。
孔子一直渴望能够得到上位者的赏识,好有机会一展宏图。终于,在他五十二岁那年,他等来了这个机会。五十二岁的孔子受鲁国公的任命,出任鲁国大司寇,代理国相,成为鲁国的实际掌权人。可是他上任仅仅七天之后,就做出让人们瞠目结舌的事情:利用职权诛杀少正卯(“少正”是官位,卯是名字)。
卯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受过贵族教育,在鲁国很有名望。孔子的弟子子贡忍不住问孔子:“卯是鲁国有名望的人,您为什么要杀他呢?”实际上是指责孔子滥杀无辜。面对弟子的质疑,孔子的答复是:“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有此五恶者,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卯兼有之。”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孔子觉得这个人巧言令色,行为剑走偏锋,具有极强的煽动性,是个危险分子,有惑众造反的能力,“此小人之杰雄也,不可不诛也。”但是呢,孔子并不承认自己滥杀无辜,认为这是“君子之诛”,言下之意就是说因为我是君子,他是小人,君子杀小人怎么算滥杀无辜呢?
这个收录在《孔子世家》里的故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我觉得你有造反的能力,所以我要提前杀了你以绝后患”的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强盗逻辑。是霸权主义的体现,和后来儒家一贯提倡的“仁”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因此有很多学者都认为并且试图去证明,这个记录是不真实的,是法家用来污蔑孔子的话。
但是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关于孔子杀少正卯的记载最早见于《荀子》,非常详细。荀子在古代的儒学家看来,是儒家学派的叛徒,但在今人看来,却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原因是他确实是儒家思想的传人,却不拘泥于儒家,而是兼收其他各家。尤其对法家的一些观点表现出赞同,他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儒学。相对于别的儒学家抨击法家的态度,他更加理性和中立。也正因如此,他的看法往往比一般所谓“忠诚”的儒学家更加的客观和可信。
而且,孔子会做出这种事情也并不奇怪。如果仔细看过孔子的《论语》会发现孔子虽然倡导的是“仁”的思想,但他真正在乎的并不是“仁”而是“礼”,维护周礼、维护这个社会原有的等级和秩序,这才是他所有思想行为的初衷。至于所体现出的一定的“人本思想”,只是给上位者的建议而已。而少正卯和他的观点不同,他很可能是倡导自由平等的,但是孔子不接受,而更可怕的是,他的说法非常具有说服力,这个“辩才”甚至可以把孔子的弟子们都吸引过去听他的课。因此他让孔子感到了深深地恐惧和威胁。
不同的是,我们是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他,而孔子则是直接去宣判他。至于是不是滥杀无辜,这不重要,法家才讲究法律和证据,儒家又不讲究。子贡问过孔子“管仲非仁者与?”因为面对齐桓公这个杀死自己旧主的人,他不仅不能以死明志,还反过来为他做事,相当于背叛。而且管仲的私德也很差,不仅奢侈,而且僭越,完全达不到“仁者”的标准。但是孔子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是当之无愧的仁者。无非就是因为管仲让齐桓公“尊王攘夷”维护了周王室的体面罢了。可见,对于孔子来说,只要最终目的达到了,他就是对的,这些原则都是可以改的。
但是这些都不能洗脱他滥杀无辜的事实,因为他认为的对,不一定是对,他认为别人的错,也不一定是错。或许在今天,少正卯就恰恰是对的。如果法律都没有权力去审判这个人的话,那个人就更没有资格。但是几千年前,刚从奴隶制中走过来不久的人们怎么会明白这个道理呢?
世上本没有“圣人”,孔子虽然提出了圣人的概念,却也从未以自己为圣人。世人非要以孔子为圣人,即所谓“万世师表”的美誉,不过世人一厢情愿耳。
参考文献:《史记·孔子世家》、《荀子·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