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波黑去看两座桥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首都萨拉热窝。旅游一事,除了游山玩水之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是很值得观赏的部分。
奈雷特瓦河桥
我们一行从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北上130千米到达波黑一座名为“莫斯塔尔”的古城。
莫斯塔尔为黑塞哥维那地区的主要城市,公元16世纪前后为土耳其人统治黑塞哥维那的施政中心,1991年以后的内战中亦是双方争夺的要地。我们此去是为参观一座古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奈雷特瓦河桥。该桥于1566年建在奈雷特瓦河上,高27米、宽18米,至今仍在使用。桥为单孔石桥,桥面高耸,桥的两侧外观可能被涂过水泥而不显古旧,但桥面石块已經被磨得精光,其上车辙深达数厘米,足证其历经的沧桑。
古石桥在我国亦不少见,但鲜有如此在桥两端建有高大参差的桥头堡者,这些桥头堡也是当年土耳其人所建,用作哨所岗楼、火药库,甚至监狱。石壁石顶至今保存完好,拱形的石桥、塔形的古堡相映成趣。
桥的两端为库君斯鲁克古镇,由于古桥参观者众,镇上居民发现商机,沿街房屋皆已破墙开店,出售纪念品、小食品之类,一如我国江南的许多小镇一般,看来中外营生同此一理。
在欧洲的一些地方旅行,导游总会提醒游客“小心吉普赛人”,此次将近莫斯塔尔之时,导游又再提起,称此地即有,诸位小心钱包。车至古桥附近停车场,果然看见有年轻的、估计十七八岁光景的女孩,脏兮兮地抱一小孩在行乞,导游说此即吉普赛人。她身边还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坐在地上哭泣,地上有一个红色的塑料碗,是乞讨的道具。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身上的钱包,从她们附近走过。待我们游览完毕,晚餐后上车,那女孩不在了,两岁左右的孩子却还在那里哭着。我们偶尔来此,她们必日日如此,人生而平等,这些妇女儿童何其不幸?心中怏怏然,那么多的慈善组织为什么不对这些为数不多的、可怜的人们伸出援手?
拉丁桥
夜宿莫斯塔尔,次晨继续北上行约130千米抵达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萨拉热窝人口31余万,曾长期作为奥斯曼帝国波斯尼亚省的首府,居民多为信奉伊斯兰教的波什尼亚克族,市内有清真寺大小百余所,因而有“欧洲穆斯林之都”之称。老城区称“巴希查尔西亚”,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土耳其统治时期的窄街小巷和手工作坊。
萨拉热窝这个地名在巴尔干半岛诸城市之中大约最为国人知晓,是因为曾有一部著名的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放映。
我们参观的老城区,城市建筑、公共交通都显陈旧。参观的景点似皆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中的场景有关,如钟楼、铁匠街、清真寺等等,不过导游提醒:勿与当地人谈论瓦尔特,因片中瓦尔特是塞尔维亚族,而波、赛两族曾长期内战,当地人更多是波什尼亚克族,据说他们并不认可瓦尔特的英雄行为。
从小读历史,便知有“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则是导火线”之说,说的便是一战前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的一座桥畔遇刺身亡,引发世界大战之事。此次巴尔干半岛之行,来看这桥也是目的之一。
缘起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原属塞尔维亚以塞族居民为主的波斯尼亚地区,塞尔维亚不服,奥匈帝国一直准备打击塞尔维亚,其主谋者便是斐迪南大公,而塞尔维亚的一些民族主义组织也一直图谋刺杀斐迪南大公。
1914年6月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庆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偏偏选定这天造访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并阅兵,自是宣示武力之意。而塞尔维亚民间一个名为“不统一毋宁死”的组织,则组织了五名杀手等候斐迪南的到来。在斐迪南行进的路上,首轮刺杀是两杀手丢炸弹,结果炸弹在路边爆炸。斐迪南不受恫吓,继续前进,车至亚帕尔大街拉丁桥北时突然跳出一塞族青年杀手,连发数枪,一中大公颈部、一中王妃索菲亚腹部,两人血流如注,当即毙命。杀手当场被擒,是塞尔维亚一名19岁的中学生,叫普林西普,他对刺杀一事供认不讳,被判20年监禁,后死于狱中。斐迪南大公被刺,奥匈帝国随即向塞尔维亚宣战,两大军事集团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死人千万。
这拉丁桥在萨拉热窝市中心的米利亚茨河上,建于1799年,为平坦的四孔石桥,桥长约30米,桥面铺鹅卵石路面,宽约5米,可通车辆。桥北路边有为纪念斐迪南夫妇的花岗石座椅,亚帕尔大街路边有萨拉热窝事件博物馆,其墙角处有石碑,标明杀手普林西普当时站立之处。
这桥的命名非常有趣:“一战”以德奥战败告终,1920年塞尔维亚政府将此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以纪念普林西普的壮举。南斯拉夫解体后曾有一美国政要造访,该政要却称普林西普是“恐怖分子”云云,萨拉热窝市政当局遂将该桥易名为“斐迪南桥”。不过,波、塞两族人对此事皆不以为然,最终仍改回“拉丁桥”原名。
作者:杨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