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谣言 历史大盘点
小小的一包食盐,掀起了好几起大浪,有爱盐的,有恐盐的。爱盐高峰时,人们疯狂抢购,出现了“只要是排队的,就是买盐的”奇葩现象;而恐盐时,各种荒诞的、吓人的论调都跑出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食盐能预防“非典”
2003年的“非典”,引起了全民的巨大恐慌。不知是哪个“聪明人”认为:“非典”不就是“没典”?我们的食盐中不是有碘吗?那么吃有碘的食盐就能预防“非典”!一时刮起了全民疯抢食盐的高潮。这是一个典型的“碘”“典”不分、指鹿為马的笑话。
二、食盐能抗核辐射
2013年,日本福岛地震引起核泄漏,在我国也引起了一次心灵地震,担心核辐射会影响到我国。有传闻说食盐能抗核辐射,于是抢盐高潮再次出现。而谣言的起因竟是说食盐中的碘是非辐射碘,非辐射就能对抗辐射。
三、食盐碘含量太高,引起甲状腺癌
以上两起谣言稍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能辨别,但前几年热炒的“碘盐致癌”论,则显得有科学性了。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国家标准也会进行适当的调整,如2011年国家标准将食盐中碘含量从20-50mg/kg(mg/kg)调整为20~30 mg/kg,这本是正常的事情,却有人质疑道,是不是我们过去吃碘太多了?而碘摄入过多,会引起甲状腺癌,于是得出结论:我国居民过去吃碘太多,引起了甲状腺癌高发。其实,只要看一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报告,就知道过去的碘摄入并未引起甲状腺癌高发。
四、食盐加亚铁氰化钾有剧毒
谣言并没有停止,有人就转换思维,炒食盐中的添加剂。不久前,一篇名为《关注可怕的食盐添加剂——亚铁氰化钾!》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说看到亚铁氰化钾,如果去掉亚铁二字,就是氰化钾,立即被吓死!实际上,正常烹饪不会分解出氰化物,退一步说,即使食盐中那么一点点亚铁氰化钾都变成氰化物,也极其微量,同时加热时也挥发了大部分。要知道,氰化物在许多食物中都天然存在,如杏仁、竹笋、核桃、苹果等,含量比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还高,更不用说吃的盐哪有吃的这些食物多呢?
五、低钠盐=夺命盐
食盐中还有什么可炒呢?有人又瞄准了低钠盐。研究发现高盐(氯化钠)摄入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减少常规食盐中氯化钠含量,加入了30%左右的氯化钾。有人就认为,我们做菜是靠口感来加盐的,食盐中氯化钠低了,就会加更多的盐,因此,低钠盐不仅不会减少氯化钠的摄入,反而会增加氯化钾的摄入,而高钾摄入会引起肾病,呼吁全民抵制这种“夺命盐”。其实,氯化钾和氯化钠一样,都极咸,烹饪时可以减少氯化钠的添加,而钾的摄入,还有助于钠从体内的排出,双管齐下的结果,可明显减少高盐的危害。多摄入的钾也不可能导致肾病。
食盐的成分其实并不复杂,却闹出过这么多风波。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吸取经验,不要盲目恐慌。
作者:郭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