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千日挑灯夜读,终于坚持完成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场考试。过了6月7、8号,高考结束了,一场持久战瞬间偃旗息鼓,但是很多考生并不能快速调整心态,而是惯性地进入了“后高考心理期”。那么,什么是“后高考心理期”,考生与家长又该如何面对呢?
高考结束,距离出成绩还有将近二十天。在这些日子里,很多考生的状态却比备战高考还累。考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状态:
1、过度解放型:狂欢放松出去玩!终于解放了!解脱了!
2、焦虑焦躁型:成绩什么时候出!烦死了!还有几天?!什么也干不下去!
3、沉闷消沉型:除了睡觉什么也不想做。
考生在考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和心理问题。相较于考试之前的压力和紧张,考生在考试之后的反应会更加明显,更容易将积压的情绪爆发出来。其实这是明显的后高考心理,是长期压力下容易产生的心理情绪问题。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是考生心理的真空期。在等待中,考生承受着等待成绩的心理煎熬,不知道未来的命运,还要面对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也就是“后高考心理期”。
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长期高度紧张导致考后过度放纵、焦躁不安以及抑郁不振。漫画里的考生们就是这三种的典型症状。
这个时期,需要适当的疏导,帮助考生减压,让考生走过这段让心智更加成熟的蜕变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作息规律、正常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
2、找到除了学习考试之外的爱好,运动、旅行、读书,打开视野。
3、家长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不施压、不过度关心,营造轻松家庭氛围。
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认识新的良师益友,走过后高考的考验期,等待象牙塔的新生活。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小漫科普工作室 罗思扬 姜喻 闫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