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为联络大月氏而出使西域,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从汉朝直至欧洲地中海地区的一条重要经济走廊,然而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带有偶然性,张骞西行的真正目的是联合匈奴的敌国——大月氏共同牵制匈奴。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上述记载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讲的就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大月氏曾经是北方的强国,史书中说它强盛之时“控弦者可一二十万”,但是正在它强盛之时,却有一个狠角色崛起了——匈奴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的故事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在之前文章中有过详述,他崛起之后很快就消灭了曾经压迫匈奴的东胡,并且驱逐了大月氏,吞并了楼烦,收复了秦朝大将蒙恬所占领的匈奴故地。

冒顿单于死后,他的儿子老上单于即位,老上单于又继续出击大月氏,并且杀掉月氏王,将他的头颅做成饮酒器,整个大月氏政权整体向西迁移(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

正是在此时,已经决心与匈奴斗争到底的汉武帝在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大月氏与匈奴的敌对状态,于是他决定派使者出使西域以联络大月氏,两国一东一西联合牵制匈奴,这位奉命西行的使者就是著名的张骞了。这一年是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张骞的出使并不顺利——想要到达大月氏就必须得穿越匈奴的领土,正是在这段途中,张骞被匈奴人所俘虏并关押了十余年,在此期间匈奴多次劝降张骞,但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在匈奴看管稍微松懈之时,张骞与随从乘机逃脱。他们逃到大宛之后得到了大宛的帮助最终顺利抵达了大月氏。但是此时的大月氏已经“乐不思蜀”了,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为什么非得要去复仇呢(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所以,张骞此次出使大月氏乃是“不得要领”而还,在回归途中他们再次被匈奴俘虏,再次侥幸逃脱,他们一行百余人,在西行十三年之后,仅仅张骞和匈奴向导堂邑父两人回到了汉朝。这一年是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张骞回国之后向汉武帝汇报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军事情况,汉朝终于了解了西域各国对匈奴的关系。在汉朝倾全国之力与匈奴作战之时,汉武帝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为了宣扬国威以及联络匈奴的敌国乌孙,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着三百余名随从以及大量财物。在张骞的第二次西行之后,丝绸之路才逐渐被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