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又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找水?

2019年6月17日——25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

什么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 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雪量与潜在蒸发散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亚极区。“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作用或数种作用结合导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降低或丧失。 其中包括: 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 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 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

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荒漠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荒漠化之后最缺少的是什么?

水,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生命的源泉。当今世界,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危机。在干旱地区,人们常常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才能找到一处水源。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物探技术诞生了。那这种神奇的技术是怎样帮助人们找到水源的呢?


跨学科的实用技术

“地下望远镜,快来看啊!”一个青年农民喊着,一会儿工夫就围上了一群老乡。“地底下有甜水吗?”不久之后,在这里打出一口深400多米的自流井,父老乡亲终于告别了喝咸水的苦日子——这是30多年前发生在河北省沧州地区的真实情景。

当时,地球物理工作者在华北黑龙港一带勘察探测地下水,农民说的“地下望远镜”指的是“物探仪器”。在山区找水时,村民说物探人员有“隔山照”。在海岛找水,渔民问:“啥是物探技术啊?能从盐碱地里找到好水,真够神了!”物探人员甚至被当地人誉为“水神”、“海龙王”。这神奇的技术就是运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找水的物探技术。

提起地球物理以及地球物理方法,应该先从“科学树”说起。地球养育了人类,而人类培植出巨大的“科学树”。这株“科学树”有三大枝,一枝是自然科学,一枝是技术科学,一枝是社会科学。

这三部分有各自的分枝,科学发展的趋势是融合,各分枝细枝交叉融合是必然的规律,进而带动了科学不断的拓宽和深入,其中物理学与地质学的结合,便产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地球物理学。而以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去探测地下水源、矿产资源、地质构造等便归属于工程技术科学的范畴了,称为“应用地球物理”或“勘探地球物理”。


物探技术的三大功能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遥感:

能找寻地下的特殊物体,例如水、石油、矿产、古墓、其他地质体等;

透视:

能推断是怎样的特殊物体,例如是咸水还是淡水,是常温水还是高温水;

测算:

能圈定出特殊物体的形状,在地下空间所处位置,例如是层状水还是溶洞水,埋深多少米。

物探打井,找水成功


揭开物探技术的神秘面纱

作为横跨于物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物探技术,从研究实验走向野外实用,大约已有百年。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享用和承受了物探技术的成果、物探技术的奉献、物探技术给社会的效益。例如,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物探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石油天然气田,找到了数以千计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水源地探测与工程环境勘察项目。

物探的“穿透”本领是基于世界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各不相同的物理性质及特征,如磁特性、电性、放射性、热辐射、弹性波、电磁波、引力作用等,来测其强弱、分布、分析变化特点,即不用直接接触就可以探知这些特殊物体的存在。

物探技术具有高效、低耗、无损的特点,在水源与矿产资源的探测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物探技术的主要方法有七大类,分别是磁测技术(磁法)、电测技术(电法)、地震探测技术(地震法)、重力测量技术(重力法)、核物探技术(放射性法)、地温测量技术(地温法)和遥感法。

这七大类方法是基于物质的七大物理性质而采用的,每一大类下面还包括许多种具体的方法,目前已经有80多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用物探技术发现水源地

综合采用物探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发现水源。比如我们通常认为最缺水的沙漠地区,其实地下也隐藏着水源,这就需要物探技术大显身手了。

罗布泊是一片无人烟、无淡水、无植被的无人区,被人们视为生命的禁区。曾经有一些探险家在这里探险的时候,因为缺水而不幸遇难。但是为了开采大型钾盐矿,需要在罗布泊找水。

1997年,新疆地质勘查局第二水文大队物测公司在此区开展工作,通过160千米的电测深剖面,点距500~1000米,发现三处异常地段,建议做综合物探。新疆地址勘查局物化探勘察院投入浅层地震工作,配合国土资源部水文地址方法研究所,应用“EH-4电阻率成像系统”进行工作。在上述物探工作基础上钻探和测井。钻孔深465.5米,在65~292米地层中发现承压自流淡水,矿化度为1.67克/升,自此罗布泊有了水源地。

干旱区的孩子们终于喝到了用物探技术找到的地下水

除了沙漠地带,在黄土高原、山区丘陵、隐伏岩溶区等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果用传统方法找水打井,效果是非常差的,而运用先进的物探技术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更多新的物探方法投入了实践,必将会在找水勘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历届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

2018年

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

2017年

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2016年

防治荒漠、利国惠民

2015年

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

2014年

土地是人类的未来,免受气候危害为先

2013年

不要让我们的未来枯竭

2012年

健康土壤维系生命:让我们遏制土地退化

2011年

森林为民

2010年

改善土壤 改善生活

2009年

节约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2008年

防治土地退化以促进可持续农业

2007年

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挑战

2006年

沙漠之美-荒漠化的挑战

2005年

妇女与荒漠化

图文:吴海成

本文转载自:地震三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