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搞不懂星爷的癫,现在看不透黄渤的笑?

中国人偏爱喜剧。

这话可不是鱼叔随口说说。

但凡了解一下每年的院线片单就会发现,喜剧片扛起了当下中小成本电影的顶梁柱。

国产片影史票房记录榜单里,前13名,9部都是喜剧片。

数据来源:CBO中国票房网(艺恩数据)

票房并不一定能反映电影质量,但绝对能说明观众的审美偏好。

然而。

我们只看到每年都有数十部喜剧片批量生产,但真正能沉淀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你已经有多久没碰到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甚至N刷都不会腻的喜剧片了。

很多人都说自己爱喜剧。

可到底什么是喜剧?

亦或者说,什么是好的喜剧?

喜剧都有着一个悲的内核。

但凡所有伟大的喜剧,说到底都是悲剧。

小时候不懂,只觉得星爷的电影很欢乐。

周星驰夸张癫狂的表演,极尽荒诞,似乎离现实很远,是彻头彻尾的无厘头。

那句「他好像一条狗啊」,曾被大家争相模仿,相互取乐。

长大后,经历过爱情,才看懂了《大话西游》的悲。

才知道这个转身,有多难。

带上金箍,爱不了你;

不戴金箍,救不了你。

宁让自己囚禁在猴子的躯壳里千百年,只为换你自由一生。

浮夸背后的深情,才最叫人潸然泪下。

同样的还有《喜剧之王》。

曾经看不懂「我是个演员」这句话对尹天仇的意义。

每每会被「就算非要叫我跑龙套的,也能不能请不要在前面加个死字」戳得笑出眼泪。

如今,还是会笑,但更多是无奈的苦笑。

笑的是那个同样为梦想而卑微的自己。

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魅力,你总能从那些他的角色里,看到最狼狈的自己。

看起来越不真实,越是现实。

有些故事,真的得等到一定年纪,才能真正看懂。

慢慢地,看悲剧的人笑了,看喜剧的人哭了。

有时候笑才是最催泪的炸弹。

这世界最悲伤的戏,莫过于笑了全场,却哭在结局。

有「意大利的卓别林」之美称的罗伯托·贝尼尼。

自20岁第一次登台表演喜剧,到45岁拍出《美丽人生》,准确把握了喜剧的精髓。

在《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中,父亲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童话世界。

直到被纳粹枪毙的那一刻,依旧给孩子做着鬼脸,走着滑稽的步伐。

他用笑容,为孩子挡住了可怖的现实。

你明明看着演员在搞笑,却已经哭得不能自己。

没有哪个精彩故事真的是信手拈来的。

《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对自己刚出道那几年郁郁不得志的自我书写。

《美丽人生》是结合罗伯托·贝尼尼的父亲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写成;

在这些伟大的喜剧里面,糅杂进去的,是演员自己悲凉的底色。

陈佩斯曾说过:

「喜剧演员都是把自己当做了祭品奉献给观众。」

关于喜剧演员,有个很有名的段子:

「医生,我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这个镇子里有个最棒最搞笑的小丑,也许他的表演能治好你」

「我就是那个小丑」

如果小丑哭了,你会觉得他是在搞笑吗?

五月天《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的MV,也有这样一个以讲笑话维生的街头艺人。

把欢乐带给别人,却无法传达自己内心的苦痛。

当笑成为一种职业,也就因此被剥夺了哭的权利。

就像鲁迅说过的: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他们只能把眼泪藏进笑容,用悲伤写就喜剧。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喜剧演员台上与台下的状态差别巨大。

周星驰私底下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连微笑都是收敛着的。

「喜剧大师」卓别林,「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两位影史最伟大的喜剧演员,逗笑了无数观众。

但他们的很多照片,眼神里却都透着悲悯。

连郭德纲都说:

台上闹的越欢的人,台下越安静,如果台上台下都是一个样子,那这人就是个疯子!

你看到的只是镜头前,喜剧演员的笑、跳、闹,理所当然的摔跤、迷糊、犯蠢;

却没有看到镜头后,他们为每一个段子,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绞尽脑汁的模样。

看似最随意的喜剧,恰恰需要最认真的创作。

被周星驰评价为喜剧「王中王」的黄渤,对喜剧有着同样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喜剧和闹剧的区别,就在于闹剧少了认真二字。

喜剧就是一个人特别认真地做着别人看来特别傻的事。

有些观众甚至演员自身,都会对喜剧有误解,以为搞笑就是装疯卖傻。

实则不然。

喜剧其实远比悲剧更难演绎。

让人哭,有时候只需要情绪到位、音乐煽情、眼泪在线,效果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让人笑,却需要台词、表情、肢体、节奏全方面都把控地恰到好处才行,任何一环搞砸都可能全段垮掉。

更重要的是。

悲剧就算真哭不出,也总能传递出悲伤感的大致意思;

喜剧要演得不好笑,那基本就是对观众的公开处刑,很难熬了。

真正的幽默,是瓷器活,要的是技术。

而黄渤,是真有那把金刚钻。

比如令他一举成名的《疯狂的石头》。

他没有刻意地去搞笑,仅仅是还原了黑皮这个人物在现实中的状态,就让人忍俊不禁。

这种浑然天成,一方面自然是来自于他的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他对作品的精益求精。

当年周星驰找黄渤拍《西游·降魔》,黄渤一开始是拒绝的。

因为他觉得,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高度已经在那儿了,无可超越了。

不演,没人说你,演砸,就得被骂,压力太大。

后来好说歹说,他才终于接手。

既然演了,那就必须演到最好。

一个孙悟空出洞的镜头,黄渤就给出了三五十种方案,想法一个接一个。

要知道,周星驰是出了名的严苛,对电影极其认真,这也是很多合作演员略有抱怨的地方。

演得不够令他满意,就得一遍遍重来,没得商量。

所以黄渤对完美主义的要求,完全打在了星爷的心坎上,令他极为欣赏。

周星驰如此评价黄渤:

黄爷就是个,只要能再多一分好,他都会努力去做的人。

这种完美主义,贯穿了黄渤的所有作品。

包括他最近拍的这部微电影《人生电影》,为了一个拍一个笑的镜头,NG了12次,依然找不到满意的笑容——

黄渤在镜头前问自己:

到底什么才是好的表演?

票房、奖项,以及铺天盖地涌来的赞美之声,这一切都有了,自己却迷失了方向。

他曾说:

人在半山腰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有了一定高度,可以继续攀登,也有往下俯视的快感,山顶其实特别没有意思,因为没有再高的余地了。

他被冠以影帝,仿佛就被架到了山顶,失去了本真。

就拿笑这个表情来说。

这对喜剧演员是基本功,同时也是最难演的部分。

因为每个人都会笑,没有真心,无感染力的笑,一眼就会被人识破。

现在的黄渤,开始变得有些不会笑了。

他回忆起自己当初选择这份职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奖项?票房?名誉?

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如今明明都已经拥有,自己反而笑不出来了呢。

因为这些其实只是附加品。

他真正热爱的,是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只是越来越多外界的声音太过嘈杂,让人误以为吹捧就是价值和快乐,而盖过了对演戏本身的享受。

所以他真正要做的,是放下。

人生有两大快乐。

一种,是拿起你从未得到的东西;一种,是放下你背负太久的东西。

有时候,放下是更好的拿起。

我们总爱吹一个演员的演技如何如何高超、专业,没错,这确实是演员基本的职业素养;

但演技只是辅助,是锦上添花,真正打动观众的,还是情感本身。

为什么有些演员拿了奖、成了名,反而演不好戏了?

就是因为心思杂了,忍不住端着。

放下背负太久的包袱,回归生活,才能释放最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