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士农工商的排名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其中士大夫阶层与文人阶层有着高度重合,毕竟,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真正确立了中国文人地位的当属宋朝。宋太祖出于巩固政权的考虑,鼓励重文轻武,并留下了“不杀文人”的祖训。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无非就是一个口号而已,难道文人杀人放火都不杀吗?事实上,宋朝的文人不要说杀人放火,比这更严重的——藐视皇权、涉嫌叛乱都还是有一定生机的(当然,也不是绝对不杀。)
赵匡胤在定下这个祖训的时候,明确要求,所有后代的皇帝都要在他留下的“誓碑”前发誓,誓碑其中的一条就是凡上奏章的士大夫绝对不杀,不管他写的奏章多么激烈,都不能杀。文人即使犯了罪,通常也都是被流放了事。
事实上,之所以赵匡胤会定下这个策略,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关系。唐朝末年,由于节度使制度,导致分封的众多节度使本身就坐拥军政大权,旧的历史观点将之称为五代十国,其中既有石敬瑭这样的儿皇帝,也有李嗣源所开创的一定程度的民生复苏。总之,这个时代是极为混乱的,这也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最为忌惮的——大将拥兵自重。从此,宋朝进入了抑武仰文的时代。
这条不杀文人的组训究竟厉害到什么地步呢?其中寇准的故事尤为体现这个政策的好的一面,“(寇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天,寇准和皇帝讨论事情,结果言语不和,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非常恼怒!起身离去,寇准竟然站起来拉着皇帝的衣服不让他走,让皇帝坐回去,等事情谈完了才离开。
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稀有的事情,然而宋太宗不仅没有杀了寇准,反而赞赏他的直谏,最后,寇准官至宰相。
当然,凡是有利就有弊,这条不杀士大夫的政策全是好的吗?也不尽然,正是这个政策,造就了整个宋朝“文强武弱”的政治格局,整个宋朝数得过来的武将也只有:狄青、岳飞、韩世忠等等数人而已,如果说武将还算看得过去,那么真正有帅才的那就不多了,并且宋朝也不允许出现独掌军权的帅才。这种“文强武弱”也就为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纵观宋朝,文官不仅政治地位极高,甚至出现了文人掌兵的情况,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范仲淹。除了在军事上造成负面影响以外,这种重视士大夫的政策也就造成了整个宋朝,本身经济发展其实十分不错,但是,始终财政入不敷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士大夫阶层与地主阶层的捆绑与同化。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