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耕生产为主的古代,有没有“贸易战”呢?

“贸易战”是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面对美国的无端挑衅,中国向来不惹事,也不怕事。在历史上,中国才是贸易战的鼻祖,有着两千多年的贸易战的经验。

春秋时期,齐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一家独大,宋、陈、蔡、卫、郑等国纷纷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唯独鲁国纠集谭、遂等国,总是和齐国唱对台戏。齐国宰相管仲是发动贸易战的高手。他决定通过经济手段制裁鲁国。

纨,以细致洁白著称,因主产于齐国,称为“齐纨”。缟是一种白色薄绢,以鲁国出产的缟质量最佳,有“鲁缟”之称。齐国相依,交通便利,双方的纨缟贸易十分活跃。管仲建议齐桓公和大臣身穿鲁缟制成的衣服,一时间鲁缟成为齐国朝堂的工作服。

      齐国百姓眼见鲁缟受宠,上行下效。管仲又宣布齐国禁止生产缟,所需缟全部由鲁国进口。突然膨胀的需求,导致鲁缟供应紧张,价格上昂。鲁国百姓见鲁缟利润丰厚,不约而同地弃农织缟。管仲还对贩卖鲁缟的商人给予重奖,如此一来,加快了鲁缟的流通,鲁国人织缟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

一年以后,管仲突然关闭齐鲁边境的关卡,禁止鲁缟入境,同时,齐国上下重新穿起了齐纨的衣服。齐国的禁令,导致鲁国措手不及,鲁缟滞销,农田荒芜,粮价暴涨,鲁国被迫向齐国进口粮食。管仲此时刻意抬高粮价,鲁国遭遇粮食危机。内忧外困之际,鲁国只得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

管仲利用鲁缟为武器,营造热销假象,先扬后抑,控制要害,达到了不战而人之兵的目的。打压鲁国之后,管仲并未就此吞并它,而是继续保留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得不承认,管仲用经济手段打赢了政治仗,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1月28日,宋辽结束二十五年的战争状态,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北宋每年以岁币的形式,向辽国输入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互设榷场,开展对外贸易。

从表面上看“澶渊之盟”是一份不平等条约,事实并非如此。北宋送出的岁币,不过是当时军费开支的百分之一。双方停战后,节省了大笔军费。在榷场中,北宋向辽国输出的商品,有茶叶、草药、丝帛、瓷器和粳米等必需品,有漆器、犀角和象牙等奢侈品,也有铁、铜等有色金属。辽国提供的是牛、马、骆驼等牲畜,其中尤以羊最多,“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

从交易品种上看,北宋品种齐全,高低搭配,辽国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双方贸易的活跃,带动了贸易数量的增加。北宋宣和年间,朝散郎宋昭坦言:“盖祖宗赐于之费,皆得于榷场岁得之息。”可见当时双方贸易量相当巨大。

由此可以推断,北宋当时处于有利的贸易顺差。更为重要的是北宋输出的是生活必需品,垄断了当地市场。辽国无力支撑全国经济,北宋的货币成为辽国的通行货币,这意味着北宋掌握了辽国的经济命脉,同时,辽国的汉人受中原的先进技术影响,“田畴高下如棋布, 牛马纵横似斗量”,而且“衣服渐变存语言”,可以说辽国在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被北宋全面同化了。

马克思曾说过:“根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的。”而宋辽关系是特殊的个例。北宋在明知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未对辽国进行资源掠夺,或者对其进行贸易封杀,以此削弱辽国的整体实力,辽国也未对北宋发动侵略战争,双方结成了兄弟之邦,和平相处了上百年。北宋高度发达的文明,促进了契丹族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具有进步意义。

16世纪初,新兴的海上贸易逐渐代替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全球经贸新的驱动力。随着丝绸之路的没落,位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各部落内斗不止。察哈尔部首领达延汗统一了漠南草原。不过,草原的游牧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蒙古数次要求开放互市,明朝对此采取歧视政策,一直拒绝蒙古通贡的要求。双方一言不和,摩擦不断。

这种状态持续到隆庆年间。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蒙古掌门人俺答汗的嫡孙把汉那吉因家庭矛盾激化,愤然降明。俺答汗为此主动向明朝提出称臣封贡。在具体谈判的细节中,内阁大臣张居正发现蒙古部落需要大量铁锅。

张居正敏锐地意识到蒙古部落的冶炼技术已现颓势。他提出用“广锅”进行互市交易。用“红模铸造法”打造的广锅,锅壁仅有两毫米厚,因产自佛山,故得名“广锅”。在交易时,蒙古必须以旧锅换新锅。如此一来,既满足了蒙古牧民的日常生活,又能防备俺答汗将铁锅用于军备。

双方很快达成了封贡和互市的共识。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贸易口岸。俺答汗将怂恿战争的赵全等人,交换把汉那吉(俺答汗的孙子)。明蒙结束了长达近两百年敌对状态,此后七十多年双方和平共处,贸易不断。张居正的铁锅外交,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大国风范。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不同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同表示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中国主张“和”,在保持整体一致的基础上,维持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美国崇尚“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国,忽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这种损人不利已,终究会被时代所摒弃。

文:计白当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