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大脑)更善于思考?

大脑有两个区:长期记忆区和工作记忆区。①工作记忆区,主要是意识和思考区,做的是“加工”工作。②长期记忆区,主要是存储区域,它存储着大量事实性知识(事物真实情况的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也就是与原有知识链接的部分,通俗来说就是怎么办的知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脑会先调用长期记忆区来做决策,这样的效率最高。但长此以往也会犯经验主义错误,特别是你的记忆仓库长期不更新的情况下。所以,虽然大脑不喜欢思考,但还是不能让大脑太偷懒,还是要多进行思考。

一、大脑的运行机制是这样的: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启动的是记忆,不是思考。

大脑为了避免思考耗费精力,会让记忆来完成思考的事情,因为大多数问题我以前已经解决过了,不用重新开始思考,调用记忆库里经验,这样效率也会更高。比如说,你上班路上,该走哪条路,该在哪里换乘地铁,你自然而然的就去做了,指挥你行动的不是思考,而是记忆。

学过开车人的都知道,一开始开的时候,怎么打方向盘,离合器踩多深,什么转速换挡,刹车踩多重,转弯的时候,方向盘要打多少度,都要全神贯注的思考,但一段时间练习以后,就可以不假思索,轻松自如了,边开车边吃薯条,边听音乐都没什么障碍了。

不管做一系列的事情过程有多复杂,重复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习惯成自然,行为动作就像进入”自动驾驶“一样。但是,一旦你超出了记忆里的经验,要启动思考了,没法”自动驾驶“的时候,那行为动作就会一下子就慢下来了。

比如说,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无论是出行、还是饮食、或者语言障碍等,每做一个决定时,你都无法直接从记忆中调取信息,用记忆经验来解决问题了,只能时刻保持思考,这就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出国旅行的很多人会感觉很累,因为你时时刻刻保持思考的状态,耗费了你大量的精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恋人旅行的时候会更容易吵架的原因,因为在旅行的时候,思考耗费大量精力,两个人大脑都要保持思考,如果意见不统一,就会更加的烦躁,那通常就会把烦躁的情绪撒到最亲近的人身上。

二、如何才能丰富大脑的记忆库呢?

上面内容,我们认识到了“存储的记忆”对大脑的重要作用。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把信息、知识存储到记忆库(长期记忆区)中呢?

关于记忆,认知科学有一个重要的原理: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也就是说,经过你深度思考过的东西,通常就记住了,而且大脑会把它放到长期记忆区。而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东西,通常只会放在短期记忆区。

关于具体的记忆方法,分享过太多了,比如检索记忆,间隔重复记忆,再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扑克牌记忆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了看。

三、我们要想更好的思考,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是前提!

大脑要是实在没办法调用“长期记忆区”的数据,就会选择“工作记忆区”,也就是意识和思考的区域。当遇到复杂信息时,大脑会先做搜索,然后再通过背景知识进行信息关联、合并,再然后才是思考。

很多人觉的自己不会思考、思考能力差,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事实是,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这导致了你的理解和思维速度跟不上,从而让你觉得自己不会思考、思考能力差。

比如非常考验思考能力的头脑风暴。我们在开头脑风暴会的时候,有的人跟得上,有的人到后来就蒙了。蒙圈的人不一定是他们思维能力差,而是他们的大脑里没有你那么多的记忆信息、背景知识,所以他们需要一直保持思考,一直在各种信息里合并,寻找关联,还没等他真正开始逻辑推演,大脑的带宽就下降了一大半了,于是就卡住了。

很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也是一样,并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大脑里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

再比如:我手里有一颗糖,我跟你说这颗糖吃起来像花生,你容易理解吧,那我要说一颗糖吃起来像鹦鹉肉呢?你是不是就无法理解了,因为你记忆里根本就没有关于鹦鹉肉是什么味道的信息,那这时候我说,哦,就像是烤鸡翅的味道,你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

结论:大脑对于一个事情的理解,会优先调用长期记忆里的信息到工作思考区,如果调用不了,搜索了半天没找到,那就没有办法思考了,那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理解了。

1、所以,一位好老师在讲抽象概念的时候,通常会做更简单的类比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的道理,要理解一个抽象概念,你自己也需要做一些类比来帮助理解,要用你以前知道的具象知识来帮助理解新的抽象的概念。

2、所以,不用怀疑我们学那么多知识,了解那么多信息、看那么多书到底有没有用。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这辈子遇到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一个也没有”。因为他们在吸收实事性知识,把它们存在了长期记忆里,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的调用,那么就会比普通人更加高效、更准确,那看上去就会比普通人更聪明。

我们常说想象力很重要,但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知识才可以想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决策、激发创造力!如果 没有大量事实性的知识、没有知识体系,有效的思考是无法展开的!

3、我们该如何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呢?

其实就是4个字:刻意练习。对于学习来说,刻意练习不是做低水平的重复,而是对知识进行归纳、演绎、深度思考,对知识进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把思考转化成记忆,把“工作记忆区”空出来做更多的思考。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相比思考,大脑更喜欢用记忆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效率更高。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多做思考,思考是为了把信息存入长期记忆区中,而这些记忆又可以促进我们做更好的思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