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刘邦手下出色的谋士郦食其在建议刘邦不要退守关中,反而应该在不利的局面下继续向东进攻项羽,以形成“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的形势。正在北伐的韩信已经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井陉之战中取胜,俘虏赵王歇,随后迫使燕国投降,现在北方只剩下了最难啃的骨头——齐国。而郦食其分析,齐国自古以来都是最强盛的诸侯国之一,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且兵力强盛,如果要强行使用武力征服齐国的话,则势必要消耗汉军大量兵力财力,所以,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派说客前往游说,以和平手段让齐国投降。而最合适的说客正是郦食其本人。
郦食其不负众望,齐王田广答应投汉背楚,并且撤掉了对汉的军事防御。但正在此时,韩信率兵长驱直入,占领齐国都城,齐王田广逃遁。
韩信在听说齐国投降之后,本来曾经对要不要出兵攻齐产生过犹豫,他最忠实的谋士蒯彻劝他进攻,理由是:
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所以,韩信进攻齐国未必是头脑发热,“贪功之念发于隐微,而血已漂橹也”。
第一、正如郦食其所说,“诸田宗彊,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田广现在口头上答应投靠了刘邦,谁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情况下听从楚国说客的说辞转而投靠项羽呢?正如项羽在接受章邯等秦军的投降之后,毅然决定坑杀二十万降兵,他们都是在消除巨大的隐患,虽然这种行为很不光彩。
而燕国、赵国、齐国必须在完全服从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目的,彻底拿下齐国,正是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一步。口服心不服是没用的。
第二、如蒯彻所言,“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刘邦在得知齐国投降之后,如果有意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那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让韩信撤兵并且班师回援,毕竟刘邦现在正被围困荥阳,急需救援啊。刘邦没有下这个命令,则韩信就没有理由驻足观望,因为他稍有迟疑就会引发刘邦的猜忌。
第三、韩信攻齐确实存在着私心,他就是率兵打仗的将军,不打仗怎么体现自己的价值呢?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让拥兵二十万的齐王田广投降,这的确让常年曝师在外的将士们心里很不平衡啊。
所以,韩信在齐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依然出兵攻打是有着一部分正当理由的,而他的错误就是在于用武力平定齐国之后想自立为王,这才让处于窘境的刘邦感觉韩信在要君。这件事也给韩信之死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