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让日本千年不敢染指朝鲜半岛,白江口海战唐军是怎么打赢的?

编者按:白江口海战,可以说算得上是网络上最著名的古代海战之一。一些网友认为这场海战彻底打趴日本人,让日本人开始以唐朝为师。但唐军究竟是如何战胜当时的日本人呢?日本海军的失败,究竟是他们太过落后,还是又有其他什么原因呢?

▲白江口海战

在讲白江口海战前,首先要要说明一点:虽然在许多国人的认知中,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文化和政治制度,是因为白江口海战的惨败。但实际上,这两者其实并没有直接什么关系,日本第一次向中国派遣带有学习形制的使团,还是在隋朝时期。当时日本圣德太子派遣以小野妹子为首的遣隋使。而日本的大化改新,也是在白江口海战爆发十多年前就已开始。而且,日本本身这些学习和改革的目的,只是在于加强日本天皇权力和打压权臣以及地方豪强势力。

▲日本向中国的学习,远早于白江口海战

至于对于白江口海战的本身记载,则带有中国史学加对战争记载的一贯风格——那就是相当的简陋。比如在《旧唐书·刘仁轨传》中记载:“仁轨乃别率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新唐书》、《资治通鉴》,甚至高丽时代的《三国史记》,基本都是照抄了这一记载。地点、人物、战役结果有,时间、己方、作战过程啥的都没有……对后世研究者来说,真是太坑了。

▲刘仁轨

那么再来看日本方面的记载,在《日本书纪》中,对于白江口海战的记载相较而言更加的详实,“大唐军将率战船一百七十艘、阵烈于白村江。戊申、日本船师初至者与大唐船师合战、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坚阵而守。己酉、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而相谓之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更率日本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大唐便自左右夹船绕战。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旋。”开个玩笑说,这两种记载也体现了唐朝人和当时日本人对此战的不同定位和重视程度。大唐:又教训了一个不听话的蛮夷,日常。日本:我靠!这次我们被一个巨巨教做人了,得好好记下,当作经验教训。

▲《日本书纪》相较而言更加详细

不过,即使有了《日本书纪》的记载来作为参照,想要仅从这些记载中,梳理出当时的战况,还是相当的麻烦。因为本身这些记载,只是史学而非军事范畴的。对于海战中最重要的双方船只种类,战法、海况等等都完全没有记载。因此,想要搞清楚在那一天白江口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就必须从通史文献之外的地方入手。

首先,要搞清楚当时日本和唐朝的战船究竟是什么样子?虽然对于当时日本战船的形象并没有相关的图画或者文字记录,但幸运的是,我们今天却依然可以找到一个重要的参照,那就是日本后来的遣唐使船。有关遣唐使船的船型,有人会认为其有唐朝影响。没错,局部造型可能的确会受到唐朝影响,但由于古代技术传播的患慢性,遣唐使船在结构和大小上,和白江口海战中的日本舰船,应该相差不大。

▲日本遣唐使船

从现代日本学者对于遣唐使船的研究来看,其实日本船只发展,在这一时期,算得上在东亚都是比较独特。日本船体结构较矮,但同时,却吃水较深。这一奇怪结构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遣唐使船船底较平,因此抗浪效果极差。其在航行时,还往往“超载”航行,因此不得不降低船体,以此降低侧翻的风险。从很多资料记载来看,遣唐使船甚至能够载员120人左右,长度更是达到30米。这一大小放在那个时代,绝对算得上巨舰了。

▲遣唐使船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巨舰

从遣唐使船中,能够找到的历史线索并不只有这些。遣唐使船的船头,有两个意义不明的板装结构。虽然作为使船,这种结构只能作为装饰,但如果是作为战船,这一结构的意图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充当撞角,对敌舰进行撞击。在接舷战中,其也可以用来钩住敌船,以此方便士兵登船。

▲现代复原的遣唐使船

遣唐使船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日本战船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软肋。从遣唐使船的绘画中,可以明显发现日本船只将调节方向的舵手,以及划船的桨夫都置于甲板上。这些人员在战争中并不负责作战,决定着船只的航行。从之后源平合战时期,日本战船依然将舵手和桨夫安置在甲板上来看,很有可能在白江口海战中,日本当时的军舰就是这样的布置。这样的布置,只能说,当时的日本人还没意识到“箭如雨下”是一种什么可怕的情景。

▲后来的坛之浦海战中,平家就吃了舵手缺乏保护的亏

梳理完了日本海军可能的情况,那么再来梳理唐朝海军。相较于日本,唐朝海军的情况,就更加模糊不清。对于唐朝海船,仅在《通典》中,记载了一种可以江海两用的“海鹘船”。结合《旧唐书》中,说唐朝海军“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因此很有可能,当时唐军使用的正是这种船。

▲敦煌壁画中的唐朝海船

从《通典》中,对海鹘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版,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的记载来看,海鹘船本身船体可能和日本的遣唐使船一样,都有船底较平的问题,因此不得不通过增加浮板,以此来提高船体行驶的稳定性。同时,海鹘船“覆背上,左右張生牛皮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因此很有可能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采用接舷近战。虽然海鹘船到底多大,这个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使用浮板提高稳定和浮力的海鹘船,可以肯定的是,要比体型庞大,且人员较多的日本船只,海鹘船吃水要浅。

▲唐代海鹘船

对比了双方可能的船只类型,再回到白江口海战。所谓白江口,其实就是今天韩国的锦江河口。在河口地区,由于水况复杂,大型船舶在不了解水文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因为潮汐,或者水流走向而出现搁浅的情况。这正好也印证了《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日本诸将与百济王不观气象”,最后导致舰队“舻舳不得?旋”

▲今天的韩国锦江河口

而作为江海通用船只,海鹘船往往体型都不会太大,加之本身吃水较浅,因此唐军可以非常迅速且灵活的去对可能处于搁浅状态的日本战船,进行“左右夹船绕战”,并通过火攻的手法,彻底击败日本海军。要注意的是,白江口海战,其实是进行了四处冲突。结合《日本书纪》的记载,以及以上对船只的对比,这场海战真正的情况,应该是唐朝海军由于兵力和船只大小的劣势,因而固守河口。而日本一方进行多次进攻,但是因为大型海船不适合河口作战,因而无功而返,最后由于没有很好的关察水文变化,在最后一次进攻中,遇到潮汐,而陷入混乱与搁浅。唐军趁势出击,最终战胜了日本舰队。

▲唐军的胜利,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刘仁轨对于水文和自身船只特点的利用,从而以弱胜强

总的来说,白江口海战的结局,对于整个东亚,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百济和高句丽的灭亡,就此不可避免。这两个国家所期盼的外援日本,也因为这一战,在之后一千年的时间里,再没有机会染指朝鲜半岛。东亚的历史,也由此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