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千万考生的命运,与陆续展开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对这一口号极响、酝酿极久、力度极大的高考改革,大家不免充满期待。然而,有多少人记得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本身经历过的种种改革?有多少人对以往的高考改革成效觉得满意?回顾过去,以史为镜,你对本轮高考改革还抱会有那么高的期待吗?
全国高考第一天,一位在教育一线岗位工作了二十余年的重点高中语文老师想要谈一谈他对本轮高考改革预期与现实的隐忧。
撰文 | 印霞江边
01
又是一年高考时。
高考依然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热点。然而如今人们对高考的态度,却与恢复高考后最初那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那时的人们对高考可谓只有充满热烈的炽爱,如今人们对高考则是“爱恨交加”——
一方面多数人都只能把改变人生的希望寄托在高考上,另一方面,不少人又痛恨“一考定终身”;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认可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工具,另一方面,又不知多少人在痛骂高考带来的“唯分数论”和“应试教育”;一方面,许多人都认为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轻易动不得,另一方面,认为高考“弊端重重,必须改革”的呼声也不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变,像对其他很多事情一样,大众对高考的认识充满着矛盾的争议。事实上,对高考的批评绝不是今天才有,早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就在批评“高考指挥棒”带来的“唯分数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压力大”、高考文理分科导致培养出知识跛脚的“半边人”等基础教育弊端了。
面对种种批评,国家管理层其实很早就开始对高考进行改革了:
1991年起,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同时高考科目由文科的6科和理科的7科改为文理都是3+2模式,试图以此实现既解决高考“文理分科”带来的知识残缺弊端,又适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
本世纪初,高考的3+2模式再改成“3+综合”模式(少部分省市的“综合科”设置是史地政理化生六科一起考的“大综合”,大部分省市的“综合科”则是由史地政或理化生分别设置成“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供考生选择),设置综合科。用意在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此外,1990年代起,海南、广东、福建等省份曾先后时间不一地实行过高考标准分制度,试图使高考评价手段更科学、更合理;本世纪初曾推行高考分省命题的做法,试图让高考尊重并适应各省教育发展也“不平衡”的事实。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标志着改革力度最大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这一轮改革试图比较全面地解决现行高考制度带来的诸如文理割裂、唯分数论、评价手段单一等种种弊端。
△来源: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目前,这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过程如下图所示:
02
毋庸置疑,新一轮高考改革,国家管理层下了很大的决心。这决心来源于管理层对现行高考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已积重难返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国家发展需要对教育进行变革的巨大压力,来源于全社会对高考改革的渴望与呼唤。
新一轮高考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也有明确而清晰的规划与目标。综合各级各类部门发布的关于新高考的各种文件来看,这一轮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高考科目设置,主要是把现行主流的“3+理综、文综”模式改为“3+1+2”或“3+3”模式,这项改革的目的是打破文理科界限,同时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让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组合;
二是推出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把综合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这项改革的目的是打破高校录取几乎单纯依赖高考分数的做法,让高校录取时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推动基础教育阶段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让学生沦为追逐分数的工具;
三是改革高校录取的专业设置、录取批次方法,这项改革主要是配套高考科目设置变化而来的,也有引导大众淡化对高校“层级化”认知的目的。
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国家对推进新高考改革的决心和目标。若本轮高考改革能顺利推进,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将会是功莫大焉!然而,回顾一下1990年代初以来的各种高考改革措施,今番改革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不得不让我们忧虑。
无论是1990年代开始实行的“3+2”高考科目模式(及其配套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还是本世纪初开始实行的“3+综合”(“文理大综合”或“文综”“理综”)模式,预设的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贯通文理各科,避免知识跛脚,同时尽量减轻学业负担。这个预期目的有没有实现,答案几乎是无需言说,只需简单看眼前的现实就够了——打通文理界限?学科融会贯通?培养全面人才?减轻学业负担?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不但都没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有些方面可能还在继续恶化。甚至于连一个纯粹的技术层面的改革——高考结果呈现从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除开海南省坚持至今,其他实行过标准分制度的省份也是先后都放弃了,直白一点来说,就是标准分制度改革也失败了,或说夭折了。
可以说,过去的各项高考改革要么没实现预期效果,要么失败或夭折了,个中缘由值得思考。改革的方向肯定没问题,为何结果就是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笔者的感觉是,改革政策在实际施行中难免受现实因素影响,无法真正朝落实预期目标的方向行进,致使改革最终失败。那么,过去挫败了高考改革的现实因素,今天还存不存在?还会不会继续影响新高考的目标?对此,笔者以为,没有多少理由能让我们乐观。
03
任何政策最终的效果都决定于现实中的具体实施情况。
高考改革政策的实际执行主要依赖三类群体: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这三类群体在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都有共同的行为特征:改革的长远目标和现实利益不一致时,他们的行为会本能地优先选择满足现实利益,甚至有时这种行为选择并不能光明正大地对外宣扬。尽管这三类群体的现实利益可能并不一致,但只要存在现实利益与长远目标不一致的矛盾——无论是怎样的现实利益——他们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改革目标的实现,比如文理割裂问题。
以前的会考制度为什么没达到强化文理科融合的目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的现实利益驱动的行为选择。从学生群体来看,文理贯通虽好,但文理贯通在3+2高考的模式中并不能帮助学生获得多少竞争优势,于是学生的选择自然就是轻会考重高考,于是会考承担的贯通文理的目标自然就难以实现。
同时,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选择也出现了高度的重合性:学校的“办学成绩”及管理部门的“教育政绩”也主要以学校或地方的高考成绩来评价,二者自然不约而同也选择了轻会考重高考。“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原因正在于此。
新高考的目标之一就是打破文理分科,实现文理贯通。政策规定上,通过“会考”和“高考选科”来实现(“会考”和“高考选科”在各地正式文件中的名称大都称为“合格性会考”和“等级性会考”,“等级性会考”其实功能就是“高考”)。从目前各地颁布的相关文件来看,会考关联的是高中毕业资格,高中毕业要求文理各学科都要合格;高考选科关联高校录取,选科有一定的自由度。
然而,新高考的改革恐怕很难改变学生、学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轻会考,重高考”的行为选择。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会考不合格率低,绝大多数学生无需花费太大功夫即可合格,高考成绩则始终存在竞争性,所以学生的选择很明确;
其二,现实中,高考成绩仍然是社会大众和管理部门评价学校时最看重、最易于比较的标准。不用说,学校自然会大力追求高考成绩;
其三,高考成绩易于观察比较,实际上仍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评价”标准,所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当然也要“重高考,轻会考”——尽管这种选择不那么好光明正大地宣扬。
其实,在制定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国家管理层面应该是预想到了这个问题的,所以最初颁布的文件当中,选考科目看起来是让高考充分自由选择的。但浙江等地第一批高考改革省份试点下来,立即出现了弃考物理严重、学校实际教学不易操作等问题,于是后续马上跟进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通过高校各专业录取的科目要求来调控物理选考率、缩小高考选考的科目组合自由度等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高考选考科目的改变。从目前已进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公布的选考科目规定来看,除个别省份施行3+3组合,即考生可以自主6选3科目之外,多数省份规定的是3+1+2模式,即,选考科目必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然后再从地政化生4门中任选2门,组成高考的选考科目。理论上说,3+3模式选考科目有20种组合,3+1+2模式选考科目有12种组合,但据实际了解,考虑到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校并不提供所有组合方式让学生选择,而是只提供几种固定组合,组合数量多点的有6种,少点的只有4种,还有个别比较极端的学校依旧只提供原来的理化生与史地政两种组合。显然,这种情况至少无法消除学生、学校在会考与高考之间进行优先选择的行为,这也决定了新高考在消除文理割裂方面的预期不能太高。
在试图扭转“一考定终身”及“唯分数论”方面,新高考恐怕也无法让人乐观。
这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把综合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注意,迄今为止,官方文件的用词仍然是“重要参考”。应该说,以“重要参考”来定位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是符合客观现实的。原因无他,综合素质评价缺少像高考分数那样的刚性评价标准,让人不得不考虑它在录取中的公平性,所以目前只能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而不能是一项“刚性标准”——然而也正因为只能是参考,就注定了它在现实中并不能真正得到重视。得不到重视的政策,焉能指望?
至于说期望新高考减轻学生负担——似乎都不用多说,国民的某些基本观念不改变,高考竞争激烈的情况就不会改变,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也不可能真正解决。
04
在笔者看来,“一考定终身”和课业负担沉重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高考反响最热烈的问题;此外,还有大众反响没那么强烈,但学界广泛批评的文理割裂问题。这几个问题,国家管理层都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如前所述,现实生态决定了目前的改革难以真正解决。
但这并不能说明推出新高考毫无意义。无论如何,这些改革措施的方向性都是明确且正确的。这一轮高考改革推行下来,虽然尚不能在根本上改变现实生态,但这样的努力并非毫无意义。我们知道,改变生态,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是时间!
只要方向正确,只要改革措施能持续推行并及时作出必要的修正,给予足够的时间,变革就会发生。
面对这一轮并不容易的新高考改革,我们最需要付出的,恐怕是耐心。
作者介绍
印霞江边,语文教师。有二十余年高中从教经历,目前任职于福建某知名高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返朴》原创,欢迎个人转发,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未经授权转载和摘编。
《返朴》,致力好科普。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文小刚与生物学家颜宁联袂担任总编,与几十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一起,与你共同求索。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fanpu2019@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