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小传:打败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大英雄,却被崇祯千刀万剐

435年前的今天,打败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大英雄,却被崇祯下令千刀万剐的袁崇焕诞生

仗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

袁崇焕,原籍广东省东莞,祖父、父亲曾在广西藤县做木材和药材生意,后来就在那里安家。母亲叶氏生子三人,袁崇焕排在第二,生于1584年6月6日。(袁崇焕纪念园)

袁崇焕读书特别刻苦,四书五经、兵书战策,他无所不晓,23岁就考中举人,他更加勤奋苦读,可是后来屡试不中,直到1619年(35岁)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当时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开始对辽东大举进犯,已经攻占了辽阳,沈阳等广大地区。袁崇焕在任知县期间,经常和退伍老兵讨论边关兵事,对边关状况比较了解,自认为有镇守边关的才能。

1622年(38岁),袁崇焕回京述职,在都察院御史的推荐下,当上了京官。不久,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市)失守,这意味着明朝失去了辽东地区,守卫山海关迫在眉睫,袁崇焕得知后,单人独骑赶赴山海关查看山川地形、了解军心民情,回来后,他汇报朝廷说只要给他足够的兵马钱粮,一个人就能够镇守山海关内外,于是袁崇焕被提拔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从此袁崇焕投笔从戎,走上辽东战场。(山海关)

努尔哈赤的骑兵几乎踏遍关外,无人能敌,辽东经略王在晋决定在山海关外八里铺筑城,用来保卫山海关,但袁崇焕认为这不是很好的御敌策略,就直接上书给朝廷,皇帝的老师孙承宗来到山海关实地考察,否定了王在晋的主张,并请皇帝罢免了他,自任辽东经略,接受了袁崇焕在山海关以北二百里修筑宁远城的建议。?(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

1624年,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修筑完毕,这里驻扎了将士 ,聚集了流民、商旅,渐渐繁荣起来。接着孙承宗和袁崇焕又派兵向北推进了二百里,收复了锦州、松山等城堡,并修缮城池,长期驻守,宁远因此成为内地,防御努尔哈赤的力量得到加强。不久孙承宗在大太监魏忠贤的逼迫下辞职,新任辽东经略高第认定关外一定守不住,命令全军撤退到山海关内,袁崇焕表示与宁远共存亡,拒不接受命令,此后,宁远就成为一座孤城。

1626年(43岁),正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统领13万大军,西渡辽河,杀到宁远城下,袁崇焕驻守的宁远城只有不满2万人。二十四日,后金兵发起进攻宁远之战,在战车上覆盖生牛皮,掩护其兵士前往城下,用斧锥凿城,但天寒地冻,城坏而不塌,袁崇焕指挥军民从城内放炮打枪,投掷雷石、药罐,火烧战车,后金兵伤亡很大。后金兵倾其兵力,发起更加凌厉的攻势,袁崇焕指挥若定,将士们用十一门威力巨大的西洋大炮轮番还击,后金兵伤亡惨重,此次战役,史称“宁远大捷”,初历战阵的袁崇焕战胜了久经沙场的努尔哈赤。此后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驻守在宁远城。

(辽东巡抚袁崇焕)

1626年8月,努尔哈赤病死,其子皇太极即位,是为天聪汗,袁崇焕派人吊唁并以和谈为名探听后金的虚实。1627年(44岁),皇太极同意了袁崇焕的请和,举兵征讨朝鲜,袁崇焕趁机派人收复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一个月后,后金占领平壤,朝鲜表示服从后金。

五月,皇太极从朝鲜退兵后,直抵锦州,将其包围,锦州守将闭城坚守,又派使者议和,以此拖延时间,袁崇焕得知锦州被围,发军四千增援,又派水军从东面进行牵制,并请求蓟镇等地发兵救援。(宁远古城)

后金又来攻宁远,袁崇焕率将士登上城楼防守,用炮轰击,明和后金伤亡都比较大。后金久攻不下,便从宁远撤退,只攻锦州,怎奈还是没攻下,六月,后金撤兵,史称“宁锦大捷”。宁锦大捷后,袁崇焕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遭魏忠贤手下弹劾,于是辞官还乡。

(蓟辽督师袁崇焕)

1628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他雷厉风行地将魏忠贤除去,举国欢庆,袁崇焕被重新启用,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七月,朱由检召见袁崇焕,与他商议复辽大计,袁崇焕声称自己五年可以复辽,朱由检对此大为赞赏,还赐给他尚方宝剑。此后 ,袁崇焕苦心经营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

毛文龙镇守皮岛(今属朝鲜),属袁崇焕管辖,遇毛文龙前来拜见,袁崇焕以宾礼相待,毛文龙居然不分高下,与袁崇焕对坐谈天,很目中无人。后来,袁崇焕前往皮岛阅兵,在岸边停船,毛文龙照例迎接,袁崇焕格外谦和,还留毛文龙在船中饮酒,但毛文龙仍表现得狂妄自大。为了有效抗击后金入侵,袁崇焕向毛文龙提出改编营制,选任官员。但毛文龙把军队看成是他自家的私产 ,不同意改编,想成为不受拘束的土皇帝,这是袁崇焕无法忍受的。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以犒赏吏卒的名义,来皮岛发饷 ,将毛文龙诱到山上,捉住了他。请出尚方宝剑,宣布毛文龙“十二斩”罪,斩于帐前。(皮岛主帅毛文龙)

袁崇焕回宁远后,向朝廷上报斩毛文龙的情形,并自劾,等候处分,崇祯听完,非常惊疑,但正仰赖袁崇焕,不仅没有责备他,还表示赞同,让他“安心任事”,但内心里对袁崇焕产生了疑忌。

1629年10月,天聪汗皇太极一面派间谍进入明朝境内散布袁崇焕勾引后金兵入侵的消息,一面亲率10万大军避开袁崇焕坐镇的宁锦防线,绕道从喜峰口突入明朝境内,连下马兰峪、汉儿庄、潘家口、洪山口诸边城,攻克遵化 ,乘胜直扑北京,京师宣布戒严,并下诏勤王。?袁崇焕闻讯,率九千骑兵日夜兼程,于十一月九日抢先进驻蓟州,而皇太极率大军十二日才抵达。他不与袁崇焕军的精兵对垒,而是迅速撤离蓟州西进 ,袁崇焕率军一路尾随直追。后金兵一路破三河、顺义,直抵京城。这时,受袁崇焕调遣入援,总兵满桂率五千精兵已到北京德胜门安营扎寨,遇后金兵到来,将其击退。崇祯大喜,忙派官员犒劳,让其入城休息。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率大军抵左安门,崇祯召见了他,温言慰勉。袁崇焕提出率军进城休息,但崇祯已经受袁崇焕引后金兵入京城的流言所困,没有同意。

(天聪汗皇太极)

袁崇焕便屯沙河外,与后金兵对垒,暗中在营外布着伏兵,防后金兵劫营。果然不出袁崇焕所料,后金兵乘夜前来偷袭,哪知袁崇焕早有防备,将后金兵马杀得大败。

崇祯虽然对袁崇焕有疑心,这时依然重用他,并下令让他统率各路援师,击退后金兵马。

按崇祯的意思,一鼓作气赶走后金兵马最好。但袁崇焕认为,后金兵目前士气高昂,利在速战。他想按兵固守,养精蓄锐,待后金兵久战疲惫之时,才以逸待劳率兵追杀,定可大获全胜。

袁崇焕根据地理形势,扼险为营,竖木列栅,便与后金兵对垒起来。皇太极忙率军发起攻击。袁崇焕任凭后金兵如何鼓噪,只教将士射箭、放炮,让后金兵马不能前进半步。第二日,后金兵又来攻击,袁崇焕勾用老办法对付,后金兵仍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反而损兵折将,遭受重创。如此相持数日,后金兵徒劳无功,皇太极只好撤军北归,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皇太极进逼北京时,曾写两封信给袁崇焕,故意投至在北京德胜门外和永定门外,让太监捡到。太监呈与崇祯,看到内容写得模模糊糊,似有不可告人之处 ,这使崇祯更加疑心。(崇祯皇帝朱由检)

后金兵在京城附近俘获明朝两名太监,皇太极让两个亲信坐近两个太监睡觉的地方闲谈,大意是,天聪汗和袁督师有密约,议和事可以马上成功。有个姓杨的太监假装入睡,将听到的话暗记在心。第二天,后金兵放跑了杨太监,他忙向崇祯报告,听太监这么一说,崇祯信以为真,终于动了杀机。崇祯以“议饷”的名义召袁崇焕等人进见,命令锦衣卫将袁崇焕,投入监狱。

袁军听说主帅被捉拿,立时走散了一万五千余人。大臣成其命觉得其中可能有冤屈,提醒崇祯慎重行事,遭崇祯怒斥,自此后,再也无人敢劝。魏忠贤的余党,也趁机以擅杀毛文龙、与后金议和为名弹劾袁崇焕。(袁崇焕墓)

1630年(47岁)9月22日,崇祯将袁崇焕判处最残酷的磔刑(即千刀万剐),而城里一些官兵、百姓因误听袁崇焕通敌卖国的谣言,争食其肉。14年后,大明灭亡。

154年后,修清太宗实录,袁崇焕遭清太宗皇太极反间计被冤杀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乾隆皇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昭雪。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69篇作品,营员“一声雷”的第1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