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神殿前的三句箴言之一。后来人们把这句话奉为“德尔菲神谕”。 一句话能有如此高的地位,说明我们并非如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不知你是否也想过,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自我”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同样是90后,年纪轻轻的你已经秃了,理发店的 Tony 老师依旧毛发浓密?或者,你是否知道我们都不是“100%的人类”、困扰你的情绪很普遍,但你依旧独一无二……这本由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编著的《人类鉴定手册》试图给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一个答案或者从科学角度解答的可能。读过了这本书你会发现:生而为人,好神奇!
《人类鉴定手册》封面 (图片来源:豆瓣)
爱玩耍、讲八卦,人的特征真复杂。
身为人类世界中的一员,我们对很多同类的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但是跳出人类的视角,我们很多行为相对于其他物种还真是稀奇古怪。人类花费了远超过其他物种的时间在玩耍这件事情上,而且变着花样玩。人类也是唯一把食物煮熟来吃的动物,而且还会有一个固定的进餐时间。人类还喜欢议论别人,这点和其他动物们比起来真是显得太不磊落了:它们从不这么做。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特点,主要可能还是因为人类的社会关系太复杂了。玩耍是为了学习技能,固定时间进餐是为了建立联系。至于互讲八卦,更像是灵长类动物彼此梳理毛发。缺少八卦的群体很可能会因为缺少联系自行解散(想想那些你加完后就销声匿迹的微信群)。
你的身体万里挑一,你的脸蛋平平无奇。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指纹,侦探片里常常会通过在犯罪现场找到的指纹指认凶手。除了指纹,人类身上还有许多特征是识别每个人专属的。比如耳朵,你的耳朵和任何人的耳朵都不一样,这是基因和你在子宫的环境里躺姿共同决定的。与众不同的还有你的虹膜,肌肉、韧带、血管和色素细胞这些复杂的要素在虹膜发育过程中随机形成,造就了你的专属虹膜。甚至心跳,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的心跳是完全一样的。不过可惜这些绝无仅有的身份标签,平时最大的用途竟是上班打卡,真是暴殄天物。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如果你的公司采用面部识别打卡,你就拥有了翘班的机会。有科学家分析了数千张脸后发现,92%的脸至少有一个极其相似的伙伴。如果你如此幸运地拥有一个跟你长得很像的同事,就可以每天安心赖床啦。
尼安德特人、病毒、所有人:我们都是你祖先。
智人是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也就是说人类都是智人的后代。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示,我们的“智人血统”并不是那么纯正。在现有人类的基因中我们还能找到已经消失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这是当时不同种族之间杂交的结果。如果你拥有红头发或者是小雀斑,这可能就是远古旁系祖先留给你的印记。
比起祖先们的艳情史,更让人难以启齿的恐怕是我们甚至不完全是人。和病毒漫长的斗争改变了我们的基因结构。类似HIV的逆转录病毒可以把自己的RNA转换为DNA再写入人类的基因组里。如果你的祖先在这种病毒攻击下侥幸逃脱的话,你就拥有了病毒的基因。人类的基因组里大概包含了50个病毒家族的数千种DNA。
如果不考虑堂亲联姻的情况,按照理论推算,只要倒推得够远,某个年代里的所有人都是你的祖先。这就像那个棋盘摆米的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有2个父母、4个祖父,往后推30代的话将拥有超过10亿的祖先,远远领先于1077年世界人口总数。所以你大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拥有某个皇族血统。
中年危机?别慌,生命自有安排。
随着80、90后这一代在信息时代中长大的孩子们逐渐步入30岁,中年危机开始成为互联网中的一个热词。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中年危机可能并不存在,中年是生命编码中一段美好的、成熟的时光。中年人的认知能力可能有些许下降,但是他们规划、筛查信息与他人协作的能力都大大增强。他们开始运用与年轻人不同的大脑区域去处理任务,换句话说中年人的思维变得更成熟了。他们可以在成人世界中起到超级供应者(掌握了更多的资源)和文化传播者(积累了更多经验)的作用。
不止中年,童年、青年、老年,每个你觉得难以忍受的当下其实都自有生命的安排。它们让你的人生能在一个合适地节奏行进,让你体验生命不同阶段的美妙。所以快别抱怨了,活在当下!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
死亡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思绪中,我们更倾向于当它永远不会来。事实上它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目的地。但是我们对死亡的认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现在我们都知道脑电活动停止是死亡的标志,古人可是经过一番“惨烈”的摸索才达成这一共识。无法定义死亡让古人的葬礼变得有些怪异和血腥,古希腊人在尸体火化前会砍下死者一根手指,确保他已经死透了。150年前人们仍有在肛门上放水蛭、用钳子夹乳头、将针鼻装有旗子的长针刺入心脏等种种测试死亡的不人道方法。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希望未来我们可以死得更体面,让死亡不再令人恐惧 。
《人类鉴定手册》探讨了人的社会关系、思想、性、健康等共12个方面的问题。知道自己身体里有尼安德特人基因可能对解决生活中某个具体问题并无益处。但是它确确实实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是谁?”以及如何与自己相处。本书的英文名“How to be human”(如何为人)也许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审视这个问题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为一个“人”。
作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