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很多朋友读历史的今天的俄罗斯,是毋庸置疑的世界陆地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经离了苏联解体这一巨大打击,但是却依然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在领土这个问题上超越俄罗斯。那么作为俄罗斯领土最大的广袤、荒凉、寒冷的北亚区域,当年中原王朝那么多次远征都没拿下,究竟是怎样被俄罗斯拿下的呢?
▲广袤荒凉的北亚地区
其实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亚,或者说是西伯利亚,其实是一个非常笼统而又庞大的范围。西伯利亚(Сибирь)一词,最早来自毗邻乌拉尔山,在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以及鄂毕河流域的西伯利亚汗国。后来不断东扩的俄国人,便用这个汗国的名字,来命名这片从乌拉尔山往东的广大北亚土地。
▲西伯利亚一词来自鞑靼人
所以,西伯利亚汗国实际上也只是现在所说的西伯利亚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现在概念中的西伯利亚,实际上由于跨域极大,因此不同民族形成了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说西部的西伯利亚汗国,就和南方的中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且整个西伯利亚南部一直到贝加尔湖畔,都生活着包括鞑靼人、吉尔吉斯人、布里亚特蒙古等诸多民族。这其中虽然有很多民族由于势单力薄,并且技术落后,所以是实实在在的战五渣,但却也不乏很多实力强劲,或者凶悍好斗的民族。
▲亚洲边陲彪悍的楚克奇人,就曾令俄国人几度折戟
那么为何只有俄国人,能够完成对这一广大而又复杂地区的征服,以及延续数百年的统治呢?对于这一问题,首先要说的,便是为何俄国人,会执着于对西伯利亚这片似乎并不富庶的土地,进行漫长的征服。实际上,就像西班牙人执着于黄金和白银,而葡萄牙人执着于黑胡椒一样,俄国人在动防的扩张,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产品需求,那就是——毛皮。
▲西伯利亚地区出产的毛皮
虽然在俄国开始东扩的16世纪,欧洲也依然保有大片的丛林,但没有近代才出现的各种大规模兽类养殖,因此对于毛皮的供应远不如现代稳定。与之相对的,由于作为保暖效果更好,造价更加低廉的棉花尚未传入欧洲。因此伴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作为当时欧洲重要的保暖材料,毛皮的需求量从欧洲到近东地区都节节攀升,其价格更是一陆水涨船高。
▲高档毛皮在近代早期的欧洲有“软黄金”之称
而俄罗斯人为了毛皮而试图向东开拓的历史,其实远远早于伊凡雷帝时代的耶尔马克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征服。早在蒙古西征前的罗斯列国时代,作为商业共和国的诺夫哥罗德,就尝试过对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探险。但是受限于人力物力,以及当时罗斯地区的局势,因此这些探险最终都无疾而终。而16世纪开始,伴随着莫斯科统治下的罗斯地区人口的上升,因此俄罗斯人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支持向东,进行获得更多毛皮产量的战争。不过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俄国人还找到了方便他们在这片广袤土地扩张的利器,那就是火器和船只。
▲在西伯利亚地区活动的哥萨克士兵
火枪在俄国的扩张过程中,可以说是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由于整个北亚大部分地区,都缺乏和南方军事强国的交流,因此武器发展严重滞后。在此情况下,拥有大量火枪,甚至还有少量火炮的哥萨克以及为数不多的俄国正规军既然拥有极强的军事优势。他们所拥有的火器对于北亚土著们的震撼,基本不亚于西班牙殖民者对于印第安人所带来的冲击。比如在俄国征服西伯利亚汗国时期,当地的鞑靼人就敬畏的将哥萨克手中的火绳枪,认为是一种“蕴藏闪电的神杖”。至于一些像通古斯人、勘察加人等,虽然他们并不乏勇敢的战士,但是在军事技术上的碾压,都让他们难以和俄国人正面抗衡。
▲军事技术上的碾压优势,使得俄国人即使是数量占据绝对劣势的少量部队,也能重创北亚的土著部族。
不过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其实也还只是军事扩张能够成果的一个原因而已。实际上像俄国东征这样长距离大领域的军事行动,其实最大的考验,往往不是在作战技术方面,而是在后勤和军队的运输。这就必须要说俄国在军事扩张的另一个重要支柱,那就是船只。得益于整个北亚地区蒸发量较小,因此在这一地区形成了多条大河,以及相应的大面积水系。因此北亚的河流,对于来自的欧洲的征服者们来说,就是天然的高速公路。
▲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众多
不过有路有车,没有司机也自然白搭。而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俄罗斯一直是一个路上强国,但实际上他们也并不缺乏优秀的水手。在16、17世纪,俄罗斯更是有很多现成的兵源,那就是——哥萨克人。没错,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哥萨克人,他们的祖先其实和水也有很深的渊源。实际上,早期的两大哥萨克族群,第聂伯河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和顿河以及伏尔加河一带生活的顿河哥萨克,都是旁河而居。河水在为他们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水源同时,也为他们开拓了新的战场。
▲早期哥萨克与河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早期哥萨克作为海盗,或者在河流上行动的江匪历史,虽然不及他们作为骑兵为俄罗斯帝国冲锋陷阵那样辉煌,但绝对也算得上一段精彩的历史。作为和俄国关系密切的顿河哥萨克,他们就时常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上打劫过往船只,甚至很多哥萨克人还会顺着伏尔加河进入里海,去袭击那些里海沿岸的波斯和中亚城市和船只。比如一开始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哥萨克首领耶尔马克。他此前就是一个因为在伏尔加河上常年打劫过往船只的江匪。被莫斯科军队捕获后,他为了将功补过,才接下了远征西伯利亚的任务。
▲西伯利亚平稳的河流对于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哥萨克人简直算是低难度副本
当然,光靠河流运输,自然也无法支持长期的军事扩张。因此在俄国扩张的过程中,俄国人也会在沿途建立要塞和定居点。这些设施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对前进的军队提供稳定的后勤补给,同时也可以起到震慑和管理土著民族的作用。不过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些要塞和定居点,同时也是吸引来自欧洲移民,以及安置军队家属和财产的重要“安全点”,同时也为征服之后所进行的毛皮运输,以及后来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提供可靠的通道和补给。因此,如今大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城市,几乎都是起源于这些扩张时代的要塞和定居点,而这些,也成为了俄国东扩,重要的支柱。至于说中原王朝为何一直不能从东向西完成这种征服。第一是缺乏这样的河流作为支撑。而其实俄罗斯对于草原腹地的征服也其实频遭挫折。第二是满清帝国的崛起所对北亚的抽血,以及跟准噶尔帝国的鏖战所造成的中亚虚弱。
▲18世纪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首府托博尔斯克
最终,俄国从16世纪伊凡雷帝时代开始的东扩历史,直到19世纪,俄国势力进入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加利福尼亚,并在这里建立殖民据点罗斯堡,由此达到了俄国领土扩张的巅峰时代。不过伴随着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的失败,以及俄国在当地的经济支柱的海獭资源被捕杀殆尽,还有来自美国的压力。最终俄国选择放弃了包括罗斯堡、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等美洲领土,俄国向东扩张的车轮才就此停止,但即使如此,其仍是近代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