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食,清真饮食中的活化石

西安回族有一种很普通的家庭面食:麻食。尽管作法费时,但工艺很简单,将和好的面团切成小丁,用大姆指搓成凹状面片,下锅煮熟,加入肉汤、炒好的肉丁及各种配料、调料,筋韧滑爽,再调些油泼辣子和醋,特别好吃。小时候,母亲经常为我们作麻食吃。做的时候我们就围在旁边看,有时候我们冲净手,也跟着母亲一起搓麻食。

后来长大从事了饮食业,发现大小饮食店都不经营麻食,也许是麻食太普通,太一般化了,难登大雅之堂;然而我还是时常能吃到母亲为我们做的麻食。酸辣鲜香的麻食,成为我最爱吃的家庭面食之一。有一次,读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以下简称《居家必用》),其中“庚集”专门收有“回回食品”,里边就有“秃秃麻失”。我仔细琢磨了其制作方法:“如水滑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我认为,这个“秃秃麻失”和现在的麻食尽管名称不完全相同,然而其作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看来,这个普通的麻食,是纯正的回族食品,还是回族饮食的一块活化石,若立论成立,其历史将有千年之久。

《居家必用》是元代编撰的一部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生活用书,全书共10集,以十天干为序第,己集和庚集均为“饮食类”。该书所载食品在中国烹饪史上颇有影响,其后成籍的一些饮食类书,转录了不少《居家必用》中的饮料、菜点和面食。直到清代,本书中所收的菜点仍被一些菜谱所转引。

要考证“秃秃麻失”,先要搞清楚其名称的含义。很显然,“秃秃麻失”是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译音。元代回回遍天下,但元代的“回回”和现在的“回回”(即回族)并非是一个概念。杨志玖先生说:“回回一词,在元代主要指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而言。”(见《元史三论》第245页)也就是说,《居家必用》中的“回回食品”是指突厥、波斯或阿拉伯人的食品。《突厥语大词典》收有“秃秃麻失(tutmaq)”词条,解释说:“面片。突厥人的名食之一。此食出现在左勒盖尔奈英时期,其原委如此:当左勒盖尔奈英走出黑暗时,手下士兵们的粮食快将尽绝,他们因饥饿而抱怨呼吁:‘别让我们挨饿,放走我们吧!我们要回故乡。’听后,左勒盖尔奈英与左右贤哲们计议,最后想出了这种饭食。此食对身体有营养,吃之使人脸热冒汗,又经饱,其饭可吃,汤可饮。突厥人见此,就起名为秃秃麻失,意为‘别饿着。’在读的当中,因字母(元音)连读而变成tutmaq,意为‘别饿着’,做此饭吃。”[1]另外,1892年伦敦出版的《波斯语英语大词典》第333页的“tutmaj”条,即“秃秃麻吉”,释文“Vemicelli soup”,即意为用通心粉做的汤面。笔者又查阅了《阿拉伯语词典》,尚未发现“tutmaq”一词,即使以后发现了,从其词型看,也一定是外来语。“tutmaj”一词从语音、构词特点等多方面来看,无疑当属突厥语。波斯、突厥和阿拉伯都是古老的民族,相互交融甚多,且同属回族先民的主要成份,所以波斯语也有“tutmaj”一词,不足为奇。

西安回族的“麻食”,其实就是“秃秃麻失”的简称,上了年纪的回族人还喜欢叫“麻食子”。麻食不仅西安有,甘肃、青海、宁夏的回族乃至撒拉族等,都一直保持着吃麻食的传统。

麻食不仅西北有,随着穆斯林商人的足迹,麻食已经走向全国,甚至走身啊全世界,只是名称由“麻食”变成了“猫耳朵”。意大利有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极像麻食。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搓麻食,回去以后仿制,再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麻食为什么又叫猫耳朵呢?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雨越下越大,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粉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搓麻食。”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揪成丁,搓成状似小花猫耳朵的麻食,小巧可爱。她把麻食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麻食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麻食。乾隆非常喜欢麻食面,又不知道麻食是什么意思,觉得这麻食很像小花猫的耳朵,就将麻食改名“猫耳朵”。自此“猫耳朵”又成了一道特色面食。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清真饮食业发展很快,很多家庭美食也走出了家门,丰富了饮食市场。现在,你若走在西安回坊的饮食市场,一定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麻食。各地麻食的制作方法略有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配料和调汤方面,搓面的方法基本一样。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日常制作麻食的方法:

作麻食一般分两步:一是作菜臊子,二是和面搓麻食。将牛(或羊)肉切成丁,下油锅暴炒一下,备用。另将土豆、红萝卜、豆腐干切成丁,用葱末下油锅,暴出香味,放进三丁和小豆芽一起翻炒,加盐、椒面、酱油。菜熟后,放进肉丁,加味精翻匀出锅。面要和硬些,揉得筋韧光滑,擀成不足1公分厚的面饼,用刀先竖后横切成小方丁,少撒些干面粉,用大姆指按下面丁,用劲向前搓,搓成小卷儿状。就这样,将所有面丁都搓一遍。水烧开,下入麻食煮熟,另锅加入肉汤或骨头汤烧开,捞入熟麻食,再依次下入菜臊子、芝麻油、味精即成。臼入碗里后,再调些油泼辣子、香醋,撒上香菜末,煞是好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马赫穆德·喀什噶里著:《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上册,1980年8月版;中册,1983年6月版;下册,1984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