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是怎么“销”的鸦片?

一百八十年前的今天(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开始在虎门销烟。“销”字的字面意思是“销毁”,即毁掉鸦片,那么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虎门销烟想象图(来源:维基百科)

翻阅林则徐的日记,会发现在虎门销烟前后这一段时间,林则徐在销烟方式上发生了转变。

1838年6月和9月的两次销烟,文献记载是「桐油烧化」,即像“瘾君子”们吸食鸦片一样,将鸦片以火燃烧。

1839年6月虎门销烟及以后的销烟记载中,销烟方式变成了「海水浸化」——即以将海水引入浸泡池(或以盐卤自制“海水”),先将鸦片浸泡半天后,再加入生石灰处理鸦片。

林则徐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我们需要先从事件的元凶——鸦片审起。

「鸦片」小档案

1.提取物:草本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经割伤果皮后渗出的白汁干燥凝固而得——罂粟汁

2.主要有效成分:罂粟汁含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卡因。

吗啡:白色晶体,可溶于水,燃烧后烟雾可以进入人体,具有止痛效果,容易导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昏迷,且具有极大的成瘾性,造成使用者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

这里提到的「鸦片」指的是具有有效成分的「生鸦片」,要变成售卖给“瘾君子”们的鸦片烟,还需要做成「熟鸦片」。

三百多年前,苏门答腊人把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生鸦片与烟草(注意,是烟草)和成丸,这就是贻害世界的商品「熟鸦片」。

现在我们找到了瘾君子们手上的“福寿膏”是个什么玩意了,其实就是“含有成瘾性生物碱吗啡等有效成分+烟草等包含有纤维素成分”的混合物

清末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1864年摄(来源:生活化学)

林则徐试过一段时间的「桐油烧化法」,实际就是将吗啡以及烟草等物质燃烧,这么做其实会产生严重的化学后果!

1.含有成瘾类生物碱吗啡的鸦片被燃烧,污染空气,很多不是瘾君子的老百姓被迫吸食“二手大烟”。

2.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成分进入空气,老百姓吸“二手大烟”的同时被迫吸食“二手常规烟”。

3.待销毁的鸦片量巨大,鸦片中混有大量纤维素,短时间难以燃烧干净,埋起来的残留物被瘾君子找到会被继续吸食。

如此,硝烟地点岂不是成了瘾君子和无辜老百姓“共吸”的大型吸毒现场?

对于以上分析,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里说得很明确:“至销毁之方,亦复熟筹屡试。向来用火烧化,伴以桐油,其法未尝不善。第访闻焚过之后,必有残膏余沥,糁入地中,积惯熬煎之人,竟能掘地取之,十得二三,是流毒仍难尽绝。臣等广咨博采,知鸦最忌者二物,一曰盐卤,二曰石灰。”

筹办夷务始末二十六提及买石灰料来销烟的记载(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刚才说过,这种方法就是将海水引入浸泡池(或用盐卤自制盐水),将鸦片先浸泡个半天后再加入生石灰(即氧化钙,CaO)

其化学反应原理为:生石灰投入海水,即氧化钙(生石灰)加水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大量热量。

其反应方程式为:CaO + H2O = Ca(OH)2。

这种销烟法会带来双重效果:

1. 这个过程还会伴随大量热量的释放,销烟正是利用这个热量的高温,使鸦片中的吗啡溶于水,吗啡无法通过空气进入人们的呼吸道,也就失效了(吗啡溶于水)。

2. 生成的氢氧化钙为强碱,将鸦片膏中的纤维素破坏掉,使鸦片膏彻底被摧毁,让蠢蠢欲动的瘾君子无法再“拾漏儿”。

林则徐与那些史册未留名的销烟英雄们通过谨慎的思考,大胆地征集采纳,找到危害相对较小的销烟方法,为我国反侵略斗争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头仗,从此我们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抗争,终于迎来复兴的曙光。

【参考文献】

Morphine sulfat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June 1, 2015].

化学史上的今天:虎门销烟《生活化学》2015-06-03

虎门销烟鲜为人知的细节, 李云波《南国博览》 2016第9期

镇口销化鸦片记,《中国丛报》1839年6月

作者:殷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