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鲁迅的三种艺术遗产?

鲁迅的三种艺术遗产

导语:“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逝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

年仅五十六岁的鲁迅,生命付出最多的,除了创作和翻译之外便是在美术活动上。童年的鲁迅最喜爱的是图画书,甚至大量影写书中的插图。青年鲁迅购买美术画谱及带有插图的书籍如醉如痴。成年的鲁迅更以收藏画谱、碑帖及汉画像拓片为乐趣。鲁迅的最后十年,几乎都在编辑出版美术书刊,并全力引进和绍介外国美术。尤其是对中国新兴木刻的倡导不遗余力。读书方面,鲁迅说他古书几乎读过二十四史,从日本留学后,又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史哲学著作。鲁迅在美术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遍及古今中外。可以说,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

书籍装帧史上的旗帜

1907年夏天,鲁迅与周作人、许寿裳在日本东京拟办一本杂志《新生》。鲁迅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并选定了封面画——一幅英国十九世纪画家瓦支的油画,题目叫做《希望》,画作一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后来因经费费杂志未能出成。这应是鲁迅从事书籍装帧的开始。

△1936年1月13日,日本肖像漫画家堀尾纯一在上海为鲁迅所作漫画像。

1909年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在日本东京出版。封面由鲁迅设计,淡绿灰色,上方一长方形图案,是希腊女神抚琴和破开云雾光焰四射的太阳。黑白版画的效果,意境十分优美而富有寓义。封面文字《域外小说集》是由陈师曾用篆书题写。书内印有“周氏兄弟纂译”字样。鲁迅在书中的《略例》一文中说明:“装钉均从新式,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故虽翻阅数次绝无污染。前后篇首尾,各不相衔,他日能视其邦国古今之别,类聚成书。且纸之四周,皆极广博,故订定时亦不病隘陋。”

毛边书是鲁迅借鉴了西方的装帧形式,在中国的洋装书装帧史上乃是首创。鲁迅之后,毛边书在二、三十年代大为流行。《域外小说集》是鲁迅设计的第一个书籍封面。

鲁迅一生与书为伴,他亲自设计的书刊书面、扉页达数十种,而且对书的扉页、题花、插图、版式、开本等方面都非常讲究。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封面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封面上端黑色长方框内,嵌以镂空美术字,整版暗红色,显得深沉质朴。鲁迅杂文集的封面大部分是他自己亲自设计。再看一下鲁迅绘制的几个封面:

《歌谣纪念增刊》,封面画设计成一弯新月挂在夜空,有星星相伴,云彩围绕,右下角是由鲁迅指名沈尹默所题的刊名和日期,左上角写了一首月亮的歌谣。

《心的探险》,是高长虹诗和散文诗,鲁迅选编并亲自绘制封面,在书后有注云:“鲁迅掠取六朝人墓门画像作书面”。封面为青灰色,用棕色绘描群魔在云中跳舞的景象,有的在龙的背上倒立,有的在云端翱翔,灵动多姿,意趣盎然。

《桃色的云》,是俄罗斯作家爱罗先珂作的童话剧,鲁迅翻译,并设计了书的封面。在书面为白色,鲁迅采用古代石刻云纹图案,云图是鲜红色的,清新夺目,绘制而成。

鲁迅和青年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钱君匋等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的封面就是陶元庆设计的,鲁迅对他的设计非常赞赏,他说:“《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除此之外陶元庆还为鲁迅设计过《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工人绥惠略夫》、《中国小说史略》、《唐宋传奇集》、《坟》、《朝花夕拾》封面。陶元庆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可惜英年早逝。我们现在看到陶元庆设计的封面仍然很前卫,也可见鲁迅的美术眼光十分高明。

鲁迅认为:“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连环图画”辩护》)鲁迅“力之美”的美术观是贯穿于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中的。

鲁迅的书籍装帧是美术界众所周知的,凡有书籍装帧设计的教科书,无不以鲁迅的书籍装帧为例。鲁迅的书籍装帧是以他从小对美术的热爱和多年的美术修养为基础的。现在中国的图书出版物每年据说在20万种,装帧设计五花八门,电脑的速度忽略了艺术的追求,看看图书馆中民国封面的旧藏,看看鲁迅设计的优秀书面,应该使我们这一代人美术人汗颜。在书籍装帧史上,鲁迅也是一面旗帜。

倡导木刻不遗余力

1927年鲁迅到上海后,着手翻译了日本板垣鹰穗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此后又翻译了大量外国艺术理论著作和文章,并开始编印外国美术画集。鲁迅的美术译介使中国美术受益非浅。鲁迅所编印的画册多以版画为主。

1929年1月,鲁迅编印了第一种画集《近代木刻选集(1)》,后又陆续编印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木刻纪程(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死魂灵一百图》,《苏联版画选》等十余种版画选集。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版画事业。此外,鲁迅与郑振铎共同编辑的《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是中国版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

鲁迅所编的这些画册反映了鲁迅的审美取向。鲁迅在《〈艺苑朝华〉广告》中说,编印这些画册的目的“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请到了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给青年艺徒讲授木刻技术。鲁迅“不顾盛夏炎热的天气,在蒸笼似的屋子里,”亲自担任翻译;还“每天提着一包版画书籍和版画图片到讲习会来,给学员们传阅,借以扩大他们的眼界”。其间,鲁迅亲自授课三次。

“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到鲁迅去逝前,中国一代新兴木刻家始终受到鲁迅的悉心指导,鲁迅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中国新兴版画由此兴旺发展起来,中国版画艺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迅在《<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一文中论述了版画源于中国十四世纪初,而欧洲最早的木版印本是在十五世纪。文中简要介绍了版画发展史,直至演进到今的“创作底木刻”, 而“成了纯正的艺术”。从而倡导这种“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的创作木刻在中国的回归。在《<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中鲁迅又赞美木刻的“有力之美”。批评中国现时流行的装饰画,指出“但这‘力之美’大约一时未必能和我们的眼睛相宜。流行的装饰画上,现在已经多是削肩的美人,枯瘦的佛子,解散了的构成派绘画了。”“有精力弥满的作家和观者,才会生出‘力’的艺术来。‘放笔直干’的图画,恐怕难以生存于颓唐,小巧的社会里的。”

到1936年鲁迅逝世前,鲁迅所从事的倡导新兴版画活动超乎常人的想象——支持和指导青年从事木刻创作,大量收藏他们的作品,资助并帮他们编印出版画册,举办外国版画展览,帮助和支持青年版画家办展,还帮助青年组织了十余个美术社团。我们熟悉的一组由沙飞拍下的鲁迅照片《鲁迅在“全国第二回流动木刻展览会”与青年木刻家交谈》,就是在鲁迅去世前10天拍下的。去世前3天,鲁迅还在给青年木刻家曹白写信。美术,伴随了鲁迅一生。

鲁迅的书法

民国二十五年(1936),鲁迅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综其一生,著述文字三百多万字,译著三百多万字,还有大量的辑校中国古代典籍、石刻文字。这一切都是用毛笔完成的。鲁迅无意作书家,并不意以书法家名世,但鲁迅留给后世的近千万字的墨迹,记录了他自己的书写史。

鲁迅书法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来源——

第一,扎实的幼学。中国的科举制度,写得一手好字是考取功名的一块敲门砖。书法教育自然是官宦读书之家的必修课,鲁迅正是生在这样的家庭。鲁迅十二岁时进“绍兴城内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抄书,也是塾中基本训练之一。他的业师寿镜吾先生就常常手抄汉魏六朝古文,鲁迅在这期间抄写过《康熙字典》中的古文奇字、《唐诗叩弹集》中的百花诗等许多文学作品,并养成了抄书的习惯。

第二,鲁迅书法的师承。中国书法史是与中国学术史紧密联系的,从民国书法史来看,乾嘉学派一脉是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所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是中国学术史之学习传衍的一个规则。师承是书法发展的脉络,而不断的个性探索形成了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民国文人的学术圈里,鲁迅是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书法家。

第三,鲁迅的抄碑。老北京成就了碑派书法家鲁迅。从1912年至1926年鲁迅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供职十四年。鲁迅于1912年5月5日到北京,10日开始上班。上班第一天的日记鲁迅这样写到:“晨九时至下午四时半,至教育部视事。枯坐终日,极无聊赖。”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描述了他在绍兴会馆的生活:“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1917年除夕,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旧历除夕也,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此时的鲁迅,是他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时局动荡,政局多变,教育部并无多少工作,长夜孤灯,独自一身的鲁迅把他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中国古籍的整理、辑录、勘正、编辑中。

现出版的《鲁迅辑校古籍手稿》计六函四十九卷,《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三函十八卷,共八百余种碑刻。翻开鲁迅抄校的书籍,数千页的手稿中楷书、隶书、行书、篆书诸体皆工,一丝不苟。除开鲁迅的天赋不说,如此大量抄碑,不成书家才怪。

这一时期,鲁迅除了大量搜集汉画像、砖刻、拓片外,还购买了大量金石类书籍。其校勘方法完全是乾嘉学派的“求本证源”之法。如此学识,使鲁迅对于书法的鉴赏力达到相当高的境界。而他的书法,自然也沾染了清阮元以降的碑派风气,“笔法劲正遒秀,往往画不出锋,犹如汉隶。”(阮元:《南北书派论》)

鲁迅搬入八道湾后,“一发不可收”地做起小说来。然而遗憾的是鲁迅小说的手稿除《故事新编》外,仅存《阿Q正传》残页。从这一时期鲁迅书信、日记及杂文手稿来看,鲁迅的书法已日臻成熟,特别是行书,在我看来,至少可以说是民国第一流的行书。如果说鲁迅的早期书法有欧、赵或章草的影子,此时已脱离窠臼,独树一帜地树立于中国书法名家之林。

(本文作者为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作者:萧振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