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能看甲骑具装了!想知道中国历代军事陈列有何亮点和槽点吗?

编者按:今年“六·一”,大家期待已久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中的中国古代战争馆和近代战争馆合并重新开放。展览位置由原来的三楼挪到一楼东侧三个展厅,更名为“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展示面积3152平方米,展出照片图表470余张、文物1300余件、艺术品60余件、图表130余幅,主要展示先秦至民国成立中华民族数千年军事文明,以历代战争和军队建设为主线,重点是战争实践、军事制度、兵器装备、军事思想等。开放当日笔者就前往参观。这次讲述的重点新增文物及展陈变化和吐槽一些个人感想。

新增武备文物:清代甲胄。这件甲胄在以前的军博对外展陈中从未公开展示。军博定名为“清前期甲胄”应该是看到了棉甲下裳上的铁叶而定。但这甲胄并不是一套也不完整:由盔、上衣、下裳、袖(缺1只)护腋(缺1只)组成。缺护肩2片、护裆1片,还多了两片下裳。军博棉甲为石青缎表,蓝布里,外布鎏金铜钉, 刺绣四爪蟒纹,算是比较难得的藏品了。军博展陈的棉甲与胄从材质看并不能用于实战,是校阅军队所用。根据蟒纹风格和用料材质笔者个人认为这些是乾隆以后光绪以前的甲胄,而非清早期。特别是那个胄,明显是清晚期风格的器物。

下裳甲裙上的四爪蟒纹图案。

军博还展示了旧藏故宫调拨的八旗兵丁甲胄,令人费解的是每个兵丁的脚下都叠放了一套复刻的八旗兵丁甲胄。说实话复刻的水平不高,在原有文物脚下放复刻文物,是想说明什么呢?

在清代展馆中,笔者认为有两个说明牌有异议的军博旧藏。军博的标牌分别是“乾隆镶银护手月牙钩”和“乾隆镶银丝铁锏”。个见正确的标注应为“乾隆款”。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样的护手钩、铁锏生产的时间段是清代晚期直至民国。文物上虽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刻款印章,但经过标准器比对,武备收藏界普遍认为这些武备文物并非乾隆本朝制造,而是后期的寄托款。同样的“大清乾隆年制”的寄托款武备文物如剑、刀等物,在其他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藏家也有收藏,笔者个人认为这些武备文物艺术价值有限。遗憾的是文物悬挂过高,细节观看及拍摄不清。

军博旧藏打击类杂式兵器是比较值得一看的。比如图中的两只铁鞭。摆放位置比较合理,容易看清细节。上面的龙吞(军博写作虎吞)竹节铁鞭长101厘米,军博断代为明是比较合理的,下面的三棱鞭也不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不是实战兵器,是拿来演武示雄所用,类似于清代武科考场上武科刀,现代运动场上的杠铃。

笔者对中国明清古董刀剑比较感兴趣,所以关注了下展示的清代刀剑。这几把刀挂得也高,一般也很难看清,笔者来标注文字说明吧:从上至下分别是清中期铁饰件折沿镡圆装具兵丁佩刀、清中期铜饰件折沿镡方装具佩刀、清早期铁鋄金夔龙纹刀装剑(鞘头鞘尾后配)、清早期铁鋄金朱砂涂槽高阶职官佩刀、清中期铜饰件平造无槽兵丁佩刀(刀尖断折)及清中期滚边镡圆装具六星职官佩刀。其实笔者也没仔细去看军博说明牌,因为这几把刀剑在军博装修加固前就有展示,而且原来挂的比较低,细节看得比较清楚。从军博展陈的清代制式兵器、甲胄看,应该是故宫调拨的文物。

除了最下一把刀表面锈蚀外,其他的倒是有上油保养的痕迹。至于最下一把估计是征集来时就有浮锈,因为后期无人整理,部分浮锈部分有加重锈蚀的情况。清代中后期武备废弛,即使是守卫皇宫的侍卫当值也经常不带佩刀。兵丁、职官佩刀锈蚀得拔不出鞘的情况比比即是,甚至有侍卫上岗都不带腰刀,临时去租借。

嘉庆十年(1805年)三月初一日,一个名叫萨尔文的人持刀,想强行进入神武门。此时守门的章京、护军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竟慌了手脚,一时间连刀都找不到,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最后他们还是仗着人多才夺下萨尔文手中的刀,将他砍伤并抓住。这事传到嘉庆帝耳中,嘉庆帝对守宫禁卫军的表现十分不满,并立即下了一道诏书“显系彼时伊等未佩带腰刀”。但是状况并没有改观,在嘉庆十八年发生人们熟知的天理教徒打进紫禁城的事了。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军博旧藏展示铜/铁饰件职官、兵丁佩刀有的已经拔不出鞘了。

军博旧藏这把剑(下图画圈处)还是不错的,文物标识为清皇室戊戌科蓝翎侍卫郝上庠所用。军博资料显示长度为95.5厘米。郝上庠(?—1861),字养耆,直隶沙河(今河北省沙河市)白错村人,道光十八年(1838)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任登州右营守备、曹州镇标中营守备、沂州协都司、武定营游击、沂州协副将、曹州镇总兵加提督衔等职,咸丰十一年战死,卒后赏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祀昭忠祠。同样的问题是这剑挂的过高,距离地面超过2.5米,去军博参观非要有副好眼神不可。

装修加固前,原在军博轻武器展厅展览的清代皇室用背衔金龙刀,目前并不在历代军事陈列展展览,军博官网上的馆藏文物-文物鉴赏-古近代文物说明也撤下了这刀。这刀到底是沉睡在库房里还是调拨到别处,笔者不得而知。

清代弓箭这边军博是下了些功夫的,文物展示传统角弓的张弓和弛弓的状态比较难得。特别是修复后能上弦的老的角弓,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可惜箭头的方向还是不对的。搭在驰弓的箭头朝向如果能朝左侧会比较好,这样才能使参观者明白什么叫反曲传统弓。

同样在军博的唐代展厅展示了新疆出土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弓箭,这个箭头的方向倒是出箭的方向,只不过弦挂反了。

说起弓箭不禁笔者又去看了那个被局部错误修复的小胖子: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勖墓出土的武士俑(复制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他左侧佩带的不是弯刀!不是弯刀!不是弯刀!而是下弦的弓装入虎韔豹韬中。这点军博一直没加以说明,也许有的观众真会误会那个是弯刀的。

最近几年笔者比较关注中国古代马具,不禁在中国历代军事陈列中重点看了下复原的马具,笔者觉得军博比装修加固前的展陈是有提高的,不过在细节上还有提高的空间。

比如这个新复原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甲骑具装像:

单独看看还行,但比对刘永华先生在《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中的原画,就显得差距较大,而且有不明就里,牵强附会的复原。如马镳的位置、马鞍的结构,武将铠甲的盆领,马槊的长度等等。这个复原看上去价值不菲,笔者就不明白了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认真做好呢?下图为刘永华的原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相对来说这个新建复原的雕塑就好些。

上面这个复原反映的是唐军在虎牢关大战窦建德的场景。其中有个细节很难得:马辔,没错就是这个简单的马辔,在复原修复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为什么呢?我们离传统军马的时代太远了,现代人所见的马具多半是西方马辔,也是当今画家和复原修复者很容易忽略的问题。西方马辔的鼻革部分是完整的一圈,而中国传统马辔的鼻革只有上半截。请注意笔者说的马辔不是马笼头是带有马衔的控马具。

▲军博复原的虎牢之战的战马头部大图

军博复原采用了现在蒙古族还在使用的中国传统马辔,使用现代直颊杆的马衔来替代S型唐代马镳衔,而不是随便采用现成的西方马辔,说明了制作者的用心。可惜还是有点考虑不周,左下图的另外一匹马在塑形时做成了闭嘴马,所以马镳衔只能挂在马嘴外。右下侧为宋摹唐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说个题外话吧,马辔的鼻革是一圈还是半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都说陶土文物辨伪费劲,可要是陶马头带马具的就好看的多了,左边一眼就是不懂的人新做的,右边是老的,明白?(下图的仿汉代和汉代的陶马头不是军博的馆藏)

说说军博的槽点吧!笔者认为军博历代军事陈列最大的槽点是这个新建的元代蒙古骑兵雕塑。这个当艺术品放在街心花园还是不错的,但是陈列在军博军事史馆中显得比较违和。

该雕塑位于元代展厅中间部位,元代蒙古骑兵使用的夸张的弯刀是不明就里的影视剧的常用道具,军博展厅难道是拍摄古装电影的场所吗?考证历史上的元代骑兵短武器虽说相对困难,但也有图片和文字佐证的。使用圆月弯刀的元代蒙古骑兵恐怕只存在臆想中。元代短兵器多用剑与斧作为辅助性武器,随着对外征战,也使用世界各国的武备。但从已知现存的资料和实物看并没有使用过这样夸张的弯刀。元代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又一次大融合的年代。元刀的“环刀”受西夏(1038-1227年)回鹘弯刀的影响,轻便而犀利,靶小而偏。下为宋李公麟绘《免胄图》局部。

宋刀的各种形制在元代也有传承。元代刀更兼有草原文化辽金刀剑的特征。下为军博展陈的金代刀(黑龙江肇东八里城出土,长88厘米)

下图左13世纪《蒙古袭来绘词》(日本对马县元寇博物馆藏)右为《元世祖出猎图》局部,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蒙元兵士使用的刀剑。

军博馆藏并不乏辽、金、宋刀剑实物,在2008年的孙子兵法武备展中也借展过内蒙省博明确出土的元代刀怎么会弄出了这么个奇葩艺术品摆在那儿呢?笔者认为这是军博缺乏整体展览协调能力造成的。军博的改进和提高我们是能看到的,但问题还有不少,军博目前是试营业状态,真心希望他们能自查自检或者真心吸取各界意见改进目前的展览中的瑕疵。关于军博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展文物、复原及艺术品亮点也说了槽点也吐了,这只是笔者参观军博随手写下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