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报志愿成了家长考生目前的头等大事,高校设置的各种专业多如牛毛,一时不免挑花了眼。您在选择专业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兴趣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很多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主观兴趣。导致学生在大学完成任务式的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偏离了大学教育的初衷。
二、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好的学生。
出于非此即彼的习惯性思维,我们通常把众多专业仅以好坏来区分,判别标准无非是就业容易与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倦探索、刻苦钻研,一定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不可过分迷信学校老师的指导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是除了父母对我们影响力最大的人。自然地,在报志愿时,多数考生和家长都会听取老师的意见。教师群体多年经历高考,固然经验丰富,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但鉴于教师的特殊工作性质,尤其是中学教师,职业生涯几乎全部在校园里度过,与外界接触较少,尤其对职场缺乏认知和了解,解读专业几乎全凭以往经验,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
报考志愿必须了解的信息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但是有些信息不准确或者说及时,作为填报志愿的考生有这么几条信息你可以抓住它,而且这些是权威准确的。
第一个就是考生所在省的招生办公室的网站,这个网站上的信息必须看,而且你现在也要看,直到你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为止这段时间都要经常浏览这个网站。
第二个就是你想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通过这个官方网站你可以了解学校的情况,可以了解学校的专业情况。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在网上找到三年来所有院校的特别是目标学校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这个数据统计和分析就给我们考生填报志愿怎么算分,怎么预测这个成绩能不能考这个学校提供一个很好的依据。这个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