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的意义是还后代以清清河水?

还后代以清清河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每每以“母亲河”来描绘某一区域中河流与人的关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一江清水,万般风情。人类文明发源地大多依水而生,沿着河流繁衍兴盛。

在我国古代的西域一带,曾经存在过三十多个国家,大多沿着塔里木河、罗布泊等水域分布。但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及环境恶化,导致了河流湖泊干涸,一些国家城邦先后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早已经变了模样的河道湖盆,荒凉寂静的城垣,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繁荣。这一情景令人唏嘘不已。历史变迁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铁律:如果人类失去了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力,失去一切繁华与兴盛。


今年7月初,我到埃及旅游时所见到的景象,让人终身难忘。在那里,目之所及的,无不让人情不自禁地感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惊愕于水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毗邻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干燥的撒哈拉沙漠的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河水清澈干净,河岸阡陌纵横,绿树成阴。这与不远处寸草不生的荒漠形成强烈的反差。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肥美的沃土,孕育了历史悠久而灿烂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甚至金字塔石料、巨大的花岗岩雕像、神庙前高大的方尖碑,都是通过尼罗河水从几百里外的南方运输过来的。古埃及文明能在四五千年前的撒哈拉大漠深处照耀全球,全赖于那条万古不朽的尼罗河。

纵观世界历史,诞生于欧亚大陆的两河流域的亚述文明、巴比伦和波斯文化,依海而生、伴海而兴的古希腊文明,扼守地中海中心、诞生在台伯河畔的古罗马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等等,无一不是因河而生、因水而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水相亲、相和、相生的历史。没有了水源,生命将失去光泽与鲜活,更不会有灿烂无比的文明之花。从河姆渡、良渚的文明曙光,到黄河、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全面勃兴,人与水的关系及情感,成为中华文明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字中,象形文字的“水”,简洁而明了,绘出了河水清清、波浪徐徐的生动形态。而用“水”作偏旁(三点水)的汉字多达1035个。还有大量与水相关的成语、俗话、典故、谚语等,构成文化史上最为独特的水文化现象。中国思想家、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哲理名言,如“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赋予了东方民族对于水的高深智慧与情感寄托。

然而,迅猛发展的现代工业,奢求无度的现代生活,让人们漠视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水源,丧失对河流、湖泊、海洋的基本尊重,恣意放纵了自己的行为。水体污染、无序排放、河道堵塞等,导致各种水域成为了污水排放、垃圾抛撒的场所。清清河水不再,鱼虾不再,水草不再,一切鲜活的生命在迅速消失。蕾切尔·卡逊描写的“寂寞的春天”正以另一种版本,在我们身边悄然上演。人们疯狂地自掘坟墓的行为,必定得到大自然的报复。环境恶化带来的特大水灾或水荒,以及因水質污染引起的病毒传染疾病等,开始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折磨着芸芸众生,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人们需要警醒,需要理解,需要知识,需要科技来保护环境,治理污水。我们有责任将清清河水还给自然,还给历史,还给后代!

治水首先要明理。我们亟待开展广泛的水知识与环境保持的科普宣传,让公众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责任人”,理解治水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参与到治水的行列中来。

治水还应依赖科技。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撑,“剿灭劣V类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等的综合运用,将在现代治水中大放光彩。

还后代以清清河水,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更是对历史的一记庄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