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浮沉录
“久经考验的青岛下水道”可能要算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众多“都市传说”之一:它宣称青岛是中国诸多城市中极少出现内涝的一个,而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最初修建的下水道网络功不可没。
给这则传说更添加了一层神秘色彩的是所谓“油纸包着的零件”——百年多前修建的下水道如今需要修缮,但当年负责修建的德国公司已经不复存在。经同德方联系,青岛有关部门在距离故障部件三米远的地方“发现了存放备件的小仓库”,里面有油纸包着的零件,“仍然光亮如新”。
事到如今,这则“都市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而青岛少内涝的真正原因仍在被反复讨论中。唯一可以确信的是,“青岛下水道”在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对德国模式的推崇声音:这部分意见认为,德国以“先进制造业立国”、孜孜不倦追求高品质“工匠精神”的路径,值得中国借鉴——在当代“中国制造”以狂风暴般占领全球市场的同时,“重量不重质”的短板一直存在。
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要靠学习德国模式,是这类“都市传说”持续存在的现实背景。这样一来,以大众、宝马、西门子、双立人和拜耳为代表的一众德国企业自然也应当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追赶目标。
连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都观察到了在中国互联网上风行的这股“德吹”潮流,发表文章称“不要神话德国制造”。
曾是劣质代名词
有趣的是,“德国制造”并非从一开始就如此“高大上”——这要从德国这一近代国家概念的形成讲起。
在英国和法国已经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1840年代,“德国”这个概念甚至还不存在。那时候,在现今的德国及其周围土地上,存在的是以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大帝国为首、数个小邦国为附庸的政治分裂状态。这一时期,尽管德意志各邦国也逐渐接受到工业革命的洗礼、正式进入蒸汽机和煤铁时代,但其工业生产水平仍然大幅落后于英法两国。
普遍认为,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1834年)以及后来的德国统一(1871年)分别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利好德国工业制造的竞争力,德国工业在1870年代具备了赶超英法的实力。到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上升到13.2%,超越了法国,成为了一个工业发达国家。
德國绍林根餐具是高端家居用品的象征
在《纽约时报》驻德国记者杰克·艾文所著的《德国经济复兴》一书中,他提到所谓的“德国制造”一词实际上是英国人的发明:为了鼓励英国人多购买国货,英国国会于1887年通过了一项要求所有在英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必须清晰标注产地的法案。在这之前,企业并不被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产地信息。
当时英国这项举措的动机在于,要把高质量的“英国制造”和劣等的“德国制造”区分开来,以避免低价德国产品摧毁英国制造业。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项带有羞辱性质的法案,”艾文写到,当时的“德国制造”以廉价但质量不够上乘的面貌出现。“对那时的英国人来说,当时的德国就好像今天的中国之于今天的欧洲和美国一样。”
“它(法案)明显是针对德国而设立的,因为当时德国企业习惯性地山寨英国产品,然后以更低的价格卖到世界各地。”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的历史学家韦勒·阿伯绍尔表示,当时德国的餐具、剪刀和机器制造业都对英国产品形成了威胁。
比如发明了坩埚钢工艺的英国厨具品牌“谢菲尔德”就曾深受“德国山寨货”的名誉侵害:德国绍林根地区出产的餐具使用低劣材质和错误百出的技术指标生产出冒牌的“谢菲尔德”,无论锋利还是坚硬程度都不能与原版相比,但却用低价极大影响了正品的销售市场。
光辉的一个世纪
然而英国人的这点“小聪明”最终砸了自己的脚。阿伯绍尔表示,实际上在法案出台的那时,德国制造在某些领域在质量上已经赶上了英国货,德国工业的水准在产量和品质上超越英国工业的趋势已经不可挡。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德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大幅提升,“德国制造”也迅速从劣等、低价的代名词成为了高品质的象征。1896年,英国历史学家厄内斯特·艾德文·威廉姆斯出版了“德国制造”一书,宣称“德国已经彻底击败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的领头羊。“尽管德国人进入工业化要晚上许多,但通过孜孜不倦改进细节的精神后来居上。”威廉姆斯写到。
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德国的经济,更使得一些德国企业背上了“纳粹帮凶”的坏名声。比如拜耳和巴斯夫这两家制药化学公司的前身IG Farben,就曾经帮助纳粹兴建臭名昭著的毒气室。
尽管如此,“德国制造”的高品质象征并没有因此湮灭,反而帮助了德国人在战后的复苏。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以及其他众多因素的叠加下,德国(主要是联邦德国)缔造了所谓的“莱茵河奇迹”。
以制造业立国,注重科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支撑德国经济复兴的主要支柱。战后联邦德国政府确立了以机械制造、汽车、化工、电气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同时政府直接拨款支持应用性科技研究,以科技推动工业发展,尤其注重产品质量和细节——“德国制造”再度誉满全球。
阿伯绍尔认为,这一时期德国工业产品成功的另一原因在于它走了和美国制造业完全不同的一条发展路径:战后的美国制造业以大规模标准化的路子抢占了中低端市场,德国制造则选择了高端定制的定位。
“到今天,德国经济还是非常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模式。它强调按照顾客的要求来制造多样化的产品。”阿伯绍尔说。
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到汽车、小到牙线,几乎所有工业门类里,都可以看到有德国企业站在竞争链的顶端向市场提供品质最高、价格不菲的产品——“德国制造”成功培育起来了“品质有保证”的口碑。
比如,曾经被吐槽是“山寨货”的劣等产品代表绍林根餐具现如今俨然成为了高端家居用品的象征——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受到热捧,售价不菲的“双立人”刀具就是一家来自绍林根的企业。
《福布斯》报道称,尽管遭受到来自“排放门”事件的负面影响,“德国制造”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的信赖。一项最新市场调研显示,“德国制造”在消费者心中的喜爱度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瑞士和欧盟。调研表明,当对消费者提及“德国制造”时,他们首先联想到的是“质量”与“安全”。
就这样走下神坛?
最近一段时间来,“德国制造”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热门。与“青岛下水道”炒起来的“神话德国”风潮不同,这一波媒体曝光对历久弥新的“德国制造”品牌而言,并非什么正面宣傳。
德国《明镜》周刊不久前踢爆了该国企业产业长期存在的“垄断联盟”。报道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众集团及其子公司与保时捷、宝马、戴姆勒等车企以不同工作组的形式举行秘密会议,在技术、成本、供应商等关键议题私下达成一致,来消除竞争、操纵定价,“进行联合欺骗消费者的勾当”。
欧盟负责竞争事务的监管部门已经对这些企业展开调查,并可能对它们开出总额最高达500亿欧元的罚单。
在不少媒体看来,这一次“垄断门”和两年前的“排放门”结合起来,将进一步重创本来就深陷信任危机的德国汽车制造业,而重创汽车制造业也就相当于在“德国制造”的身上再割一刀。
《明镜》直指,汽车制造业不是“随便什么一个产业”,而是雇用了80万工人、年销售额达到4500亿欧元的德国支柱产业。言下之意,这个产业稍微吹一吹风,整个德国乃至欧盟经济都会感冒。
“如果德国的政客再这样包庇下去,任由这些企业高管为了一己私利为非作歹的话,德国制造的传奇将会不再。”该杂志甚至如此警告称。
已经修建了11年仍旧未能启用的柏林新机场也让国际社会质疑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工程技术和所谓的“细节控”传统
也有观点认为,“排放门”也好,“垄断门”也罢,都不涉及到产品的核心质量问题,因此不必过度担心。比如,英国《每日电讯报》就发文指出,“排放门”只是在软件上造假,而不是在核心工程技术上妥协,“德国制造的名声仍然可以高枕无忧”。
但出问题的并非汽车制造业而已——比如已经修建了11年仍旧未能启用的柏林新机场也让国际社会质疑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工程技术和所谓的“细节控”传统。
据德国之声报道,原本定于2011年开张的柏林勃兰登堡新机场被五度推迟,到2017年仍然无法定下确切的迎客时间。原因在于,这座机场从设计之初就漏洞百出,但居然还是按照错误的样子建了出来。从防火通风系统到线路管道铺设,从制冷设备功率到机坪跑道设计,如果不加改进而直接启用的话,会出现各种灾难。德国之声感叹称,“这些令人无语的细节,真是不好意思让德国人再对外宣称自己严谨的民族性格”。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尽管德国的总体竞争力仍然位居上游,但在制造业下的评分则连年下滑:在2006年时,德国制造业竞争力位居全球第一,到2016年仅仅排名第八。
作者: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