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中国古代哲学”热?

哈佛的“中国古代哲学”热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人与人之间关系日渐紧张,妄自尊大和私欲至上渐成趋势,人们成天为如何和谐共处而争论不休。这个世界听上去像是21世纪的美国,但迈克尔·普特教授——这个现年48岁、戴着眼镜的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正在描述的却是2500年前的中国,而台下此时有700多名本科生在专心倾听。

第三大最受欢迎的课

目前,普特所教授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已成为哈佛第三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之后。该课首先概括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然后以每周一位思想家的进度讲授孔子、墨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商鞅、韩非子的学说,最后以对秦国统一六国的讨论作结。

2007年,普特教授第二次开设此课。当时,他讲课的教室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许多人不得不站在台阶和讲台边上,甚至连教室门外的大厅里都挤满了人。最后,哈佛大学不得不将这门课移到学校最大的教室——桑德斯礼堂去上。700多名学生专心聆听,记录笔记,场面甚为壮观。

为什么有这么多本科生会选择花一学期的时间去研读深奥的中国哲学呢?这可是几千年前的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东西啊。首先,这门课满足了哈佛大学的一个核心办学要求——注重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培养。事实上,这一点正越来越受到校方的重视。另一方面,哈佛大学本身就拥有悠久的中国哲学研究传统。哈佛大学的汉学图书馆,在20世纪初期与燕京大学图书馆同步收藏中国出版物,其收藏之丰富与全面,举世闻名。中国老一辈人文学者中,包括陈寅恪、胡适、林语堂、汤用彤、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等,都曾在这里求学或讲学,从而为哈佛大学在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领域,潜移默化地奠定了底蕴。

当然,普特教授大胆的承诺也是吸引同学们的一个原因,这个承诺就是“本课程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不少哈佛学子满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走进他的课堂,当然,有人选这门课也不排除跟风、填满学分的原因。但在普特的课堂里,他们的头脑不仅像跑马场一样,被一一登台的、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思想家们“踏”了个遍,作为一种收获,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大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无形中被改变。

他的学生说,普特老师确实运用中国哲学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反直觉的、甚至颠覆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教会他们如何更幸福地生活。去年,伊丽莎白·马尔金选修了这门课,他说:“这门课完全改变了我对自己、同龄人以及世界的看法。”对于几百年前的中国学者研究的问题,普特教授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诸如《论语》、《孟子》、《道德经》之类的古代作品原本(译本),然后积极地将学到的东西付诸日常实践中。这门课将中国哲学思想放在当代美国社会的背景之下,帮助那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从而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以及如何拥有灿烂的人生。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普特教授的课程不仅向学生介绍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还提供了一套新颖的方法。他说,与大约20年前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相比,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被迫选择某一种职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哈佛大学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人数呈骤降趋势,而美国文科类院校的情况也可见一斑,金融行业仍然是最受哈佛学子青睐的职业。普特教授观察到,学生们在选择课程(甚至包括选修活动在内)时,都试图从他们计划好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考虑。

普特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制定计划时的精明与现实恰恰是在做人生重大抉择时的一种错误做法。课程中所介绍的中国哲人认为,这种做法会大大减少人生中计划外的各种可能性。一旦学生这么做,他们“并没有留心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启发自己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才是获得真正美满、激动人心的生活的源泉。”如果学生不能认定这些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那他就会误入歧途,并在这条并不令人满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特希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意识到达成一切事物的多种渠道,这其中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

普特告诉学生:最不起眼的行为甚至会引起最严重的后果。孔子、孟子及其他中国哲学家主张,那些最平常的举动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普特教授敦促他的学生要加强自我意识,留意那些日常小事——如帮后面的人拉住门、对杂货店雇员微笑——以此改变我们的感受,从而最终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奔波一天后突然浮现的幸福感觉、与好友充满启示性的交谈、看到有人插队时瞬间产生的愤怒情绪——这些与人生中的大事儿都有什么关联?实际上,事物之间都有关系。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这些日常小事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自我认识的机会。当我们意识到并理解了什么会触动我们,什么会让我们开心、生气时,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这对我们认识新事物很有帮助。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小事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高尚的人,他和周围人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不同。

一切决定都来自内心

决定来自内心。美国人通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做决定时会利用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考。但在中文里,“思想”和“心灵”往往指一回事。普特告诉学生,这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当我们做任何一个决定时,无论其大小如何(晚饭吃什么、下学期选什么课、以后做什么工作以及和谁结婚等),只要自然而然地将心脑结合、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道家哲学家庄子主张,人们应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的能力,而不是通过理性抉择封闭自我。

由此,我们有意识地练习弹钢琴,为的是有一天可以得心应手;我们通过平时的锻炼,训练自己获得更多的经验,了解更多的事物,为的是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而这种反应和决定是源自内心的直觉本能和头脑理性思考的结合。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中国哲学家所言的正确性:脑部扫描显示,我们做决定的根据是对身边人情绪和周围环境的直觉感知,而不是我们认为的理性逻辑判断。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安·拉弗朗士发现,如果我们看一张喜悦的脸仅仅一小会儿(确切地说是千分之四秒),就足以让我们的情绪产生一个微小的高潮。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观看快速闪过的微笑画面——尽管速度快到难以看清其中的内容,但他们看待周围事物时仍然变得更加积极。

一般来说,心随行动。举止友善(即使你并无意识)或朝别人微笑(即便你当时并不感到十分善意)都会改变你之后的感受和行为,并最终改变事情的结果。

这些听上去也许像是不起作用的自我救赎,但普特所教的内容大多是先贤们早已认定的文化智慧。不过,这些智慧在如今的社会中早已消失了。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重复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思想家也都赞同这一观点。在孔子看来,礼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公布于《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安·卡迪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当一个人选择一种强势的站姿时(两腿分开,两臂分开并伸出),不仅周围人会觉得此人变得更自信和强势,其本人体内的荷尔蒙也会升高,从而使其感觉更加自信。

注重小事追求内心平静

在每堂课结束时,普特都会要求学生们将学到的中国哲学应用于日常实践。“我们所介绍的中国哲学家认为,要想真正作出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必须从小事做起,改变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应对方式。因此,我希望在这一层面上启发学生。至于如何生活,我不想教给他们太多的大道理。我只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天所能做的小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也都不难:首先,当冲他人微笑、为他人开门以及参加业余活动时,体会自己的感觉。同时,学生还要观察自己的每个行为、姿势、字眼给他人带来如何明显的反应。随后,普特要求学生坚持那些产生正面效果的行为。在论文和讨论环节,学生需要探讨中国哲学家的教诲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在普特看来,一旦有更好的自我了解,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学生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自我培养,使自己在这项事业上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自我培养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与天赋禀异相比,勤奋更为重要。我们不应局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都有无限的潜能,可以通过培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只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应该留意自己真正喜欢做的那些事情,并继续做下去。中国哲学家教导我们,只要认真对待这些小小的感悟,“就可以改变人生的方方面面”。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或许迫于无奈,常常好高骛远。但在知道了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这也是中国哲学在全美——不仅是哈佛大学——开始盛行起来的原因。这一结论出自《高等教育纪事》杂志,很多人对此一定很有同感,这些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至于不能自拔,但又想改变这种被动状态,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亚当·米切尔曾经上过普特的这门课,他是一位数学和科学奇才,考入哈佛打算主修经济学。他告诉我,在哈佛校园和社会上,“我们似乎应该这样理性地思考未来:权衡所有利弊后再做出决定。这就使你走上了‘只做自己擅长之事’的道路,但这条路风险低回报也低。”但在大二上过普特的课后,他意识到这并不是思考未来的唯一方式。他选修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并不是他的特长,因为他明白了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努力奋进的价值更大。他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如何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外界如何因自己而改变。米切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他感觉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近了。如今,他正在努力学习,准备考区域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他对我说,“我可以高兴地说,普特教授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他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扎克瑞在很早之前就学习绘画,甚至将此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按照孔子对实践仪式的教导,他平日的绘画方式竟然也完全不同了。从前,扎克瑞在画画时总会陷入“隧道视野”,即只专注于整幅画作的完成,对绘画过程中的许多细致步骤比较疏忽。实际上,这也是他的绘画水平止步不前的原因。当他跟随孔子“修行”,将艺术当作一种仪式来对待后,那些需要耐心经营的细节都重被捡起。“这门课改变了我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扎克瑞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向他展示了过去西方文化中常被忽视的那一面,并给了他重新安顿自我的契机。

作者:CHRISTINE GROSS-L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