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锡金王国,为何渐渐只存在于历史书上?

消失的锡金王国

北上的英国人

如今说起锡金,已经是一个存在于历史书上的概念了。历史上的锡金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山地小国,北接中国西藏,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就矗立于中锡两国边境;南临孟加拉平原;东西两侧分别是不丹和尼泊尔。处于这样一个十字路口的锡金一直被视为从恒河平原通往中国西藏乃至中国内地的最好通道,中锡边境东段西藏一侧的亚东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贸易口岸。

锡金古称哲孟雄,一直是藏文化圈的一部分。1642年蓬楚格纳穆加尔建立了纳穆加尔王朝,自称法王,从此统治锡金达三百多年,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室流亡海外。早在英国人进入印度之前,锡金作为清王朝的附属国,一直跟西藏关系颇为密切。在初期与尼泊尔廓尔喀军队的尼锡战争中,如果不是班禅请求清政府派军,怕是历史上早就没有锡金这个国家了。

有意思的是,尼泊尔-锡金战争中的双方,最后都向清朝纳贡称臣。甚至在后来英国人入侵尼泊尔时,尼泊尔在大败英军之后,还将一门英国火炮运到北京送给清政府,希望宗主国能够提高对大英帝国不断扩张的警惕。可惜的是,清政府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进贡,批复说:路途遥远,以后不必进献这种大宗物件。此后不久,尼泊尔便沦为英国殖民地。

与此同时,在南亚次大陆的激烈竞争中,英国后来居上,击败了法国、葡萄牙和荷兰等竞争对手,一举拿下了整个印度。在逐步清理掉欧洲竞争对手和本土的莫卧儿帝国残余势力后,英国人开始将手伸向了喜马拉雅山下。

181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借口士兵被尼泊尔人所杀,出兵入侵尼泊尔。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向尼泊尔的世敌锡金提供军火,挑起尼锡矛盾。最终英尼战争打了十七个月,缺乏纵深、背靠喜马拉雅山三面受敌的尼泊尔无法通过游击战取胜。1816年初英军推进到距离加德满都只有三天路程的地方时,双方签订城下之盟。

与虎谋皮

而跟着英国人“有酒有肉”的锡金人也乘机“拿回”了部分失地,但从跟英国人签订的条约来看,事实上英国已经控制了整个锡金。而就在锡金“四海升平”的国内和平假象下,内部的权力倾轧和尼泊尔人的煽风点火,最终引得国内大乱,为英国人的介入提供了极好的借口。

當时英国人看上了尼锡边境归属锡金的大吉岭,这是个只有百来人口的土著人居住的村庄,同时也是连接尼泊尔和锡金的交通要道,还有山路通往孟加拉。如果打通从锡金大吉岭到藏边亚东之间的通道,东印度公司即可把货物从加尔各答一路畅通无阻地输入中国西藏而无须经过转口贸易。此外,大吉岭气候凉爽宜人,是苦于南亚酷热的英国殖民者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也具备种植茶叶的各项条件——时至今日,大吉岭出产的红茶在全世界都无人不知。

英属印度官员于1865年在锡金拍摄的照片

锡金很快发现,英国人根本不是什么善类。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且不可调和,于是双方最终以大吉岭事件为起点,将矛盾冲突演变为战争。在战争初期,因为印度民族大起义让英国人元气大伤,使得英国人没法全力对付锡金,并在最开始的几次战斗中丢盔弃甲。

但对于当时的英印政府来说,中印边境之间不适合存在锡金这样战略缓冲,这对英国人打开入藏之路毫无益处。而这种逻辑后来也成了印度人的中印边境逻辑。基于继续北上,力图打开入藏通道的方针,最终英国人拿下锡金,并在锡金扶植了亲英政府,同时不断将尼泊尔人移民至锡金,造成种族人口比例严重倾斜,这种外族占多数人口的情况最终成为锡金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印承英业

二战之后,元气大伤的英国人意识到自己终究无力再继续统治南亚次大陆,在1946年孟买爆发海军起义后的第二天,英国政府就宣布成立印度制宪会议,印度独立已成定局。

而此时,根据之前英印政府出台的《印度政府法》的规定,锡金是从属于印度的一个土邦。从清政府的番邦,再到印度的土邦,《印度政府法》为印度政府后来明目张胆吞并锡金埋下了伏笔。

当时已经被印巴分治搞得焦头烂额的英国蒙巴顿勋爵直接把锡金独立的要求踢给了印度当局。说来也是非常搞笑,锡金明确要求从印度独立,但是英国人却把裁定权交给了印度,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那么印度人又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呢?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个人对(印度国家)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与其他国家。”可能他自己都觉得这种“联邦”实在是莫名其妙,后来又把“大印度联邦”定格于“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西亚,印度必定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心”。他为所谓“大印度联邦”设计出的理想边界是: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中国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势力范围,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阿伊达线作为中印边界、印缅边界至杜兰线之间作为印度的安全圈。

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印度中心论”和“小国灭亡论”继承了英国殖民政府的战略思想,印度独立后又成为其立国思想,也是尼赫鲁推行区域强权政策的思想基础。这种对殖民者政策的继承也许用尼赫鲁自己的话最能够解释:“就我的好恶来说,与其说我是一个印度人,不如说我更像一个英国人。”

英国人离开后,以外来移民为主、仿效印度国大党成立的锡金国大党依样画葫芦,发起"不合作运动",抵制锡金国王、成立政府。这当然遭到了国王的强烈反对,印度趁机以"防止动乱和流血"为由,派兵进驻锡金,这同印军此前不久出兵空降克什米尔首府斯里纳加“维护”当地治安从而引发第一次印巴战争可谓如出一辙。不过羽翼未丰的印度政府还是不敢把锡金一口吃掉,而是选择了逐步蚕食锡金的主权。

1950年12月5日,印度政府同锡金签订了《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作为印度“保护国”的锡金在内政外交上都听命于印度政府派遣的“专员”。这种做派和英国殖民者时代毫无二致。

有意思的是,锡金国王帕尔顿为了换取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曾在王储时代续弦取了个美国姑娘做王妃。但是直到1982年帕尔顿在纽约逝世,新国王旺楚在美国登基,呼吁欧美国家关注印度吞并锡金一事,依然没有任何人理会他。

时至今日,为了控制锡金这条连接印度与中国西藏、隔断尼泊尔与不丹的战略要道,印度在小小的锡金驻扎了两个整编山地师。原本属于锡金而现在被划归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提斯塔河谷里遍布正在演练、勘测的印度王牌山地部队。至于这些部队所针对的对象,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