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才能更好的理解并记住一本书?

读书是一种求知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一种读者与书进行对话的过程,只要你向书提问,书就一定会给你答案(当然,这个答案可能并非在同一本书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记住,甚至是永远记住读过的内容,并转换成自己随时都能使用的知识呢?

1、用“对答案”的方式进行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做数学题的经历,如果看完题目就直接去看参考答案,会感觉很简单,也知道怎么做了,可过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又不会做了;可如果你自己去做了,然后再去“对答案”,从中发现或找出你的作答思路和答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你就能更深刻的认识到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所在,下次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就知道怎么去作答了。

读是也是一样,要想读完一本书,更好的理解并记住书中的内容,就不能只是简单的跟着作者的文字去阅读。在阅读之前你要学会提出问题(可以根据目录),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回答这个问题。在阅读完之后,把阅读前的答案和阅读后的答案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答对了多少、还有哪些遗漏和差距。这些差距,或者说回答盲区,就是你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提出问题是为了让你明确阅读目标,读的时候更专心更投入。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帮你分析自我现状。对答案可以帮你:①确认目标有没有达成;②发现你还存在哪些遗漏和不足;③针对没有达成的目标或者答案中的知识盲区,思考接下来的阅读目标(如果刚读完的书还学得到东西、还有没理解透的地方,可以用同一本书继续设定目标。如果想从不同的书去学习,就用不同的书设定不同的目标。)

2、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时要注意的点。

有人可以靠着反复阅读来记忆,不过用“同样的目标”阅读好几遍,一点意义也没有。假设你在阅读“快速阅读”方面的书,第一次阅读是为了想要了解什么是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怎么运作的,那么第二次用完全相同的目标阅读,能够得到的收获就很有限。

既然要读第二遍,就要设定新目标,例如:我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快速阅读,接下来想学会如何实践快速阅读。这样读起来收获更多,目标不同,看见的东西也不同。

如同,向同一位朋友询问好几遍一模一样的问题,根本没有意义。例如:你是哪里人?对方回答云南以后,就算再问一次,也不可能会得到云南以外的答案。既然知道是云南了,就要进一步问:你是云南哪里人……这样才能获得新信息。

对读过一遍的书进行二次或三次阅读是一件非常好的行为,但要用阅读新书的心态去面对,准备新的目标与方法。一本书阅读第二遍、第三遍的行为,就是在认识那本书的新面貌。不妨将书中尚未解决的部分,也就是想来想去还是很在意的部分设定为目标,这种心情是最适合阅读了。因为如果不在意,根本读不下去,所以试着建立一个自己在意的目标吧。

3、阅读下一本书时,要先决定好新的目标,然后再选择一本合适的书。

除了阅读同一本书之外,也可以用不同的书设定新的目标。不过是要先决定要读什么书,还是先决定新的目标呢?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先决定下一本书→然后给自己设定目标,这样的顺序比较容易。

这样确实比较容易设定目标,不过这样就无法挑选一本当下适合自己的书,目标从一开始就会受到下一本书的限制。所以要先决定好新的目标,然后再选择一本合适的书。

先设定新目标→决定下一本书,这样的顺序比较能用延续前一本的心态去理解新书。透过对答案的步骤,确立下一个目标,再挑选下一本书。

小结:先透过对答案,确认目标达成度,再一边回顾读完的书籍,一边设定适合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这样的流程是很有效的,读者朋友们不妨去实践看看。

小提示:

①在这个过程中,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

②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某些重要观点,可以尝试写作练习。写作是知识输出的一种重要方法,透过写作的练习,不仅可以将知识进行整合与总结,让知识深刻烙印在脑海,更有机会能够传递思想、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