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读懂一个作者写了什么,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一个人在写下一段文字或者一篇文章,抑或是一本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特定的心境,而在这特定的心境之下,还可能隐藏着特别的不能明言的生活事实。如此,去体悟这其中的所有的一切,对一个读者来说,几乎是不存在任何可能的。
我发现,我读尼采的书籍,要想懂其百分之一都是困难的,因为尼采的那种生活状态,以及尼采的生活经历,是我根本不能体悟到的,尤其是他那种因爱而恨的状态和具体的心境。对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现在体会起来,依然不能说是容易的——当时到底包含了鲁迅先生多少的情感在里面,今人已经不存在任何一种体悟得到的可能了。尼采的哲学从头至尾都蕴含着这种大爱。他说我是一个扼杀道德的人,然而我却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道德者。以恨言加于世人,大爱行于心中,才乃真实的尼采。
再比如说,我最近常体悟到这样一种心境:当一个人事业尚未成功之时,又恰逢情感缺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现在我试着来描绘我此时的这种心境——犹如一个孤单的人突然掉进荒芜阴冷的外太空之中,失去了方向感,失去了边界感,失去了重力感,失去了光明,失去了空气,失去了所有自己想念的人,失去了一切的一切,这是一种虚空,然而这种虚空又是一种无以承受和言语的沉重——至虚则至重,或许就是此一种感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到这里难道我的心境就描述完了吗?显然没有。因为此时的我,眼角是有泪的。我为什么眼角会有泪?那么,我隐藏了接下来的事实。这个事实谁能猜得透呢?所以我说,一个读者将永远不可能读懂一个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一本书的内容之中,都有内涵和外延之分:内涵——我们从书中读到的字面意思仅仅是作者要表达的很小、很小一部分,犹如射向地球的太阳的光辉仅仅是其全部光辉的微小一部分一样;外延——作者借文字的表面意义所要折射的没有明言或者是无法明言的内容,这一部分是庞大的,犹如在地球之外的太阳的光辉——对这一部分,每一个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如其说作者自己是非常清晰的,毋宁说说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此后也根本无法说清楚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游移不定——作者自己也不能完全再现自己心境的全部。由此,我们可以这么给阅读下一个定义:如果读书不能思考,或者说体悟作者的外延,甚至是内涵,仅仅停留在表面语义上,那么这样的阅读,久而久之,必然让一个人成为尼采笔下的“知识庸人”——一个因为阅读而失去了思考能力的人,进而失去主见,甚至是失去自我,成为已成知识的传话筒的人——其价值是复述他人的观点。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诚其所谓也。
我们虽不能达到完全体悟作者心境的境地,也无法准确捕捉作者所表达之外延,甚至内涵也不能完全把握,但是努力向着这方面靠拢,以一种试图去了解和感知的心态读书,才为读书之正途。
读书,并非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锤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让自己具备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进而具备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阅读必须是功利的,否则一个阅读的人必然陷入浪漫的虚无之中,并在他人的意识中淹没自己,如此这般读书是有害的。我本人读过的书中,往往会写满我个人的批注和思想,所以,但凡我读过的书则是唯一的书——因此,我读过的书是从不借人的。
有一天我指着我的书墙,跟我妹妹说:“这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妹妹说:“一辈子了,就弄了这点东西。”我说:“我的这点财富,有些人一辈子积攒不下,更何况把这些书装到自己的脑袋里。”每每看到的是书,而我强调的在书内和书外。
一个人读书自然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并非读书,而在于知道读什么书,这绝对是一个无以言喻的挑战。以我的亲身经历——我在购买一本书之前,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对这本书做系统的了解,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买了一些垃圾书回来。读一本好书和读一本不好的书,其差别并不在于读这么简单,而在于你失去了读一本好书的机会,并且把一本不好的书装进了你自己的脑袋里,这是一种不为人们所留意的、巨大的、隐性的损失。
阅读是一种人生的沉淀,也是一种灵魂的净化,而这种沉淀又能帮助你去体悟生活,它深入到你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你带着你所了解的所有,来感悟你生活中所有的细微之处。
每个人都顶着一个脑袋,但是脑袋与脑袋之间其差别有多大?这可能是很多人不愿看到的差距。当我们有一个充实的大脑的时候,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充实的生活,这个生活不以金钱的多寡为衡量标尺,这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是这样,在没有钱的时候,追逐金钱,而在有钱之后又羡慕灵魂的富有者,但此时,很多人的脑袋已经除了钱之外什么都装不下了。因为此而找不到方向的,大有人在——“穷得只剩下钱了”——这句话,如果从俏皮话上剥离下来,则折射了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虚空。喧嚣浮扬过后,留给人们的往往是无边的失落和惆怅,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从灵魂的虚空中来,当然也可能从情感缺位,事业未成等等诸多因素中来,但归根结底还是从灵魂的虚空中来。
作者:徐明 涵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