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的回忆录
奥巴马(Barack Obama)从美国总统任上退休不过两个月光景,就已切换到“前总统频道”,把撰写回忆录当成“人生下一个小目标”。
2月28日,企鹅蓝灯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宣布,他们已获得打包出版奥巴马夫妇回忆录的独家出版合同,将在2018年之前推出一套两本总统夫妇“新书”(奥巴马、米歇尔各一本),但具体价格未披露。
全世界最贵的“作家”
奥巴马夫妇以往的书都是由皇冠出版社(Crown,)出版的,企鹅兰登书屋“虎口拔牙”,想必付出不少(《纽约时报》估计花了1800-2000万美元才拿下全球出版权),企鹅蓝灯书屋CEO多勒(Markus Dohle)发表声明,称“非常期待与奥巴马夫妇的合作,使其发行的每一本书在全球的出版活动都具有前所未有的覆盖范围和重要性”。
奥巴马已承诺向为弱势儿童提供书籍的非盈利组织“Firt Book”捐赠一百万册自己的书,并计划向包括奥巴马基金会在内的慈善机构捐赠部分版税收入。
此前《金融时报》曾披露,奥巴马夫妇的回忆录出版合同受到多家主流出版社竞标,最终企鹅兰登书屋脱颖而出,并为此支付了“创总统回忆录纪录的”代价。但时隔仅一天企鹅兰登书屋所发布的声明,却小心翼翼地绕开了“回忆录”字样。
这并非疏忽:多勒声明中提及“每一本书”,表明企鹅兰登书屋“打包”的恐怕远不止“这一拨”的一套两本,而是“一本一本又一本”。通常意义上,总统退休后的个人回忆录仅有一本,且常常是其公开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奥巴马年纪尚轻,今后有的是出书机会,早早推出“最后一本”对出版商而言,显然是极不划算的。
其实早在当总统之前,奥巴马就出过三本书,《来自我父亲的梦想》叙述其青少年时的生活和理想,并着重描写了他和母亲、和长大后只见过一次的肯尼亚籍父亲间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纽带;《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则着重阐述从政理念和理想,《我唱的我》更侧重自身政治主张的描述。奥巴马自幼就在母亲影响下阅读马丁.路德.金的著作,他的几部书被认为带有马丁路德金的浓厚影子。不知是因为他文笔出色,还是沾了那位民权领袖的光,总之他的书销路非常好,曾创下30000本/周的出色纪录,三本书累计卖出400完本以上,赚了1000万美元以上版税。且他以善于演讲、富有感染力著称,用用这两本书所制作的有声读物两度获得格莱美“最佳朗读专辑奖”。
有这样的“光辉出版履历”,也难怪各出版社趋之若鹜,企鹅兰登书屋不惜血本。前面提到的两本书都是当时羽翼未丰的奥巴马亲笔所写,如今他坐享丰厚退休总统待遇,大可罗致代笔,“大干快上”,出书速度、频率恐比当年更快。照这样看,急于看到“奥巴马前总统回忆录”的,恐怕要暂且等一等了。
回忆录是一种传统
撰写回忆录是美国总统卸任后的一种传统,这个传统从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就开始了。
但鲜为人知的是,华盛顿的回忆录并非本人所撰:他死于1799年,而他的回忆录直到1860年才出版。
原来退休后的华盛顿深居简出,并没有撰写回忆录的任何安排。他去世多年后,他的养子、著名作家卡斯蒂思(George Washington Parke Custis)惩于当时美国社会政坛对立尖锐,对华盛顿的评价两极分化,惟恐养父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丰功伟绩被抹煞或贬低,就以华盛顿的口吻写了一部《乔治.华盛顿回忆录》。这部书以“表功”为主,文学和史料价值都饱受争议,但毕竟为“总统回忆录史”开了个头。
当时的美国,出版退休总统回忆录还是个“新生事物”,出版社对卡斯蒂思的创意充满狐疑,这部书稿被束之高阁多年,直到1860年才真正面世,此时不但名义上的“回忆者”华盛顿去世超过“一甲子”,連“捉刀者”卡斯蒂思都已经去世3年了。
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退休后原本没有撰写回忆录的打算,但他的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却认为“撰写回忆录很重要”,极力鼓励,最终促使父亲在1824年完成了回忆录。有趣的是,一年后约翰.昆西.亚当斯当选美国第六任总统,他卸任后积极主动地撰写了回忆录(也是第一位“自觉自愿”撰写回忆录的美国退休总统)。相较前面几位总统的回忆录、准回忆录,“小亚当斯”的回忆录文笔精彩生动,被许多人认为是“美国总统回忆录中的一部水准之作”。
第三任总统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是《独立宣言》执笔人,号称“美国历史上智商最高、文笔最好的总统”,他是个著名的藏书家,曾将自己的藏书6487部全部捐赠给1814年遭英国军队焚毁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但他并没有撰写一部以自己为主角的回忆录,而是写了一部以第一人称、视角演绎的《北美独立战争回忆录》。当然,这部俗称“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事件回忆录”记述了大量杰斐逊在独立战争中的个人事迹,许多事鲜为人知的,因此一般也被视作“总统回忆录”。
布坎南总统((James Buchanan)是最后一个亲南方奴隶制的美国总统,并因此在退休后名声不佳,但他的回忆录却被许多人认为是“第一本真正的白宫回忆录”(此前的回忆录将更大篇幅用于描写退休总统当选之前的事迹)。不过这部书“自我洗刷”的痕迹太过明显,因此评价不高。
名将出身的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当选总统后政绩平平,卸任后理财无方,且当时总统退休待遇体制不完善,文笔原本平平的格兰特不得不靠“爬格子”换钱糊口,他一口气签了两本,得到1000美元预付款。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则雪中送炭,慷慨预支2.5万美元买断其回忆录版权。由于患喉癌,格兰特在1885年6月23日、回忆录截稿后仅4天与世长辞,未能看到自己的回忆录出版、热卖。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是又一位名将出身的美国总统,他没有出版回憶录,却出版过自己的自传,有人评论这位总统“对自己担任‘大红一师’师长的经历更加得意”。
胡佛总统(Herbert Clark Hoover)是个富有争议的总统,也是个经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他被公认为不仅是政治家,也是采矿专家和著名作家,但他的回忆录却是自己口述、找人代笔的,他也成为第一位不隐晦自己著作是“代笔”的美国退休总统(此前人们普遍怀疑总统著作有代笔,但苦无证据)。有趣的是,多年后《胡佛回忆录》还被拍成电影并轰动一时,这是他前后历届美国总统都未能享受的殊荣。
第一个因为出版回忆录发了大财的总统是杜鲁门(Harry S. Truman),据说他的回忆录《抉择的年代》大赚一笔,退休后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这本书。不过他的继任者艾森豪维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虽笔耕不辍,一口气写下《远征欧陆》、《白宫岁月》等一系列回忆录(据说他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正式回忆录字数最多的),但读者反馈并不佳,许多人认为他的回忆录“味同嚼蜡,通篇流水账”。
尼克松总统(Richard Milhous Nixon)是又一个喜欢长篇大论的,他的回忆录历时十多年方才写完,厚1000页以上,分为上中下三册,蔚为壮观。尽管许多读者认为,尼克松回忆录过于严肃,缺乏趣味性,读来不免枯燥,但在书中他对自己在水门事件等问题上的错误直言不讳,赢得了一些好评。
临危受命的福特总统(Gerald R. Ford)被戏称为“二战后最无存在感的美国总统”,这位总统的回忆录《治愈时刻》与其说是自己政治生涯的回顾总结,毋宁说是一本由旁观者撰写的“尼克松本纪”——本来作为前副总统的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转正”的“备胎”,而“换下”的“球员”也正是尼克松。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是又一位善于靠回忆录发财的退休总统,他撰写的《我的生活》为他“创收”逾1000万美元,这让他成为首位著书收入破千万美元的退休总统。
老布什总统(George Bush)经历丰富,曾写过两本书(其中至少一本是朋友代笔),但都不是回忆录,他一直拒绝写回忆录,现有最新的传记是同样当过总统的小布什(George W. Bush)代笔。论当总统的声望,小布什不如乃父,但他撰写回忆录的本事却“强爷胜祖”,2010年推出的个人回忆录《抉择时刻》为他赚了800万美元以上。
拒绝回忆录的前总统们
美国总统,包括著名总统中未撰写回忆录的也不少。
其中有些如老布什,是“写了书,但未写回忆录”,还有些退休总统则什么书也没写过。
不写回忆录的原因各不相同。
像林肯、肯尼迪、小罗斯福等退休总统系中途出现意外,总统任期未满即早早去世,“回忆”来不及展开,“回忆录”也自然无从谈起;而威尔逊、里根等人退休后度过漫长的赋闲生涯,却从未动过撰写回忆录的兴趣,不得不认为他们“不好这一口”了。